靖安元年五月下旬,高丽 釜山港
清晨的海风裹挟着湿气,掠过刚修整完毕的海防工事,将旌旗吹得猎猎作响。叶青站在码头的望楼上,目光扫过下方忙碌的营地 —— 数百顶青色帐篷沿着海岸线铺开,新招募的高丽兵丁正排队领取甲胄,晨光中,他们黝黑的脸上满是忐忑与期待。
“主公,花木兰都尉与周泰将军已在演武场等候。” 赵云手持兵符,大步走上望楼,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身后跟着两名将领,左侧一人身着银甲,眉眼锐利如锋,正是刚从北疆赶来的花木兰;右侧那人面生虬髯,腰间悬着一柄玄铁刀,正是随叶青平定高丽后留下的周泰。
叶青转身,将手中的征兵文书递给二人:“此次召你们前来,是有要事托付。如今神都局势暗流涌动,北疆虽稳,但高丽地处辽东与东瀛之间,战略位置至关重要。我要你们在此征兵二十万,编练一支精锐之师,既需防备东瀛倭寇袭扰,也要随时支援辽东。”
花木兰接过文书,指尖划过 “二十万” 的字样,眉头微蹙:“主公,高丽民风虽悍,但多为农夫渔民,未经战阵。二十万之数,恐难在短期内练成劲旅。”
“我知此事不易。” 叶青走到栏边,指向远处的训练场,“故而我已让人在此修建新兵营,划分步兵、骑兵、水师三营。你擅长练兵,可任步兵营统领,负责操练阵型与近战;周泰熟悉水战,可任水师营统领,镇守釜山港,防备倭寇;至于骑兵营,我会从北疆调派千名老兵过来,由你二人共同节制。”
周泰上前一步,声如洪钟:“主公放心!某在江东时,曾率水师抵御过黄祖的船队,定能将高丽水师练出模样!只是…… 征兵需耗费粮草,高丽刚经历战乱,粮草储备恐不足。”
“粮草之事我已安排妥当。” 叶青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我已让人从北疆调运十万石粮草过来,明日便会抵达。另外,北平府那边也会送来一批军械,足够装备五万新兵。你们只需专心练兵,三个月内,我要看到一支能战之师。”
花木兰与周泰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末将遵命!”
叶青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赵云:“子龙,辽东乃北疆屏障,仍需防备其与高丽残余势力勾结。我意让你率五千精兵镇守辽东,,统筹军政要务。”
赵云躬身领命:“主公放心!某定当守住辽东,只是…… 长公主送亲之事,主公是否需要某调派兵力支援?”
“不必。” 叶青摇头,“苏清雪已在沿途布置了锦衣卫,北疆骑兵也会在北平集结。你只需守好辽东,便是对我最大的支援。待我从神都回来,便会前往辽东,与你商议修筑长城之事,彻底断绝鲜卑人的念想。”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振奋:“若能修筑长城,辽东便可高枕无忧!末将定当提前勘察地形,为修筑长城做好准备。”
安排妥当后,叶青与三人一同前往新兵营。演武场上,新招募的兵丁正在老兵的指导下练习握枪姿势,虽动作生疏,却个个神情专注。花木兰走到一名少年兵面前,接过他手中的长枪,示范起刺杀动作:“握枪要稳,出枪要快,瞄准敌人的咽喉与心口,这才是杀敌的要害。”
少年兵看得目不转睛,跟着花木兰的动作反复练习。周泰则走到水师营地,查看新造的战船,不时叮嘱工匠加固船身,增加箭窗。赵云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主公此举,不仅是为了防备外敌,更是为了稳固北疆与高丽的联系,将来若有战事,这支兵马定能成为重要力量。
午后,叶青登上前往神都的快船。站在船头,他回望釜山港,只见花木兰与周泰仍在演武场上忙碌,赵云则已率领五千精兵朝着辽东方向进发。海风卷起他的衣袍,他知道,高丽的二十万新兵与辽东的防线,将是他稳固北疆的重要基石。而神都的婚礼与潜藏的危机,正等着他去面对。
此时的新兵营中,花木兰正将兵丁分为十队,每队由一名北疆老兵带领,开始进行队列训练。她看着眼前整齐排列的队伍,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三个月后,这支队伍定能成为主公手中的利刃。周泰则亲自带领水师兵丁出海,熟悉釜山港的海域,演练战船的攻防战术。
辽东边境,赵云率领的五千精兵已抵达辽阳城。他站在城楼上,下令道:“立刻加固城墙,增设箭楼,同时派人勘察周边地形,绘制地图。另外,传我命令,严禁牧民擅自出入边境,若有可疑人员,立刻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