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终于在第四天的黎明时分停歇了。
阳光刺破云层,为这片被洪水浸泡过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色。
高地上的开拓者们几乎是贪婪地仰起头,任由那带着一丝暖意的光芒洒在自己憔悴的脸上。
新的营地,在这片湿润而坚实的土地上,开始了建造。
最初的磨合,是伴随着争吵与斧头的钝响开始的。
何舟是个行动派,在他的认知里,建造营地,首先就需要海量的木材。
他亲自带队,挑选了一百名身强力壮的士兵,组成伐木队,热火朝天地冲进了高地旁的树林。
一时间,林中只听得“砰!砰!”的闷响与士兵们粗重的喘息声。
可是有些树木看似粗壮,内里却早已腐朽,一放倒就碎成了一堆烂木;有些树木则十分坚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砍倒。
蛮力,在自然法则面前,显得如此低效。
就在何舟准备下令,让所有人用毅力强行啃下这块硬骨头时,高平抱着他那卷宝贝羊皮纸,深一脚浅一脚地跑了过来。
“何舟护卫长,停一下!”他喘着气,指着士兵们正在费力砍伐的一棵大树,“不能再砍了!这是铁桦木,硬度极高,用斧头砍效率极低!”
高平展开自己的图纸,那上面画着十几种不同树木的形态、叶片和树皮纹理。
“根据我的观察和初步分类,这片林子里至少有十七种主要树木。”高平指着图纸,语速飞快,“其中,适合做营地主梁承重的,是这种树皮有横纹的青冈木;适合做墙板的,是材质相对松软的杨木和松木;而你们正在砍的铁桦木,以及那种树皮光滑的楠木,应该用双人框架锯配合水力进行切割,作为未来制造船只龙骨的战略储备。”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用炭笔画满插图的小册子,递给何舟。
“这是我根据现有知识和观察,制作的《南境伐木手册》初版,上面标注了不同树木的特性、识别方法以及推荐的采伐工具与方式。按照这个来,我们的效率至少能提升三倍,工具损耗率能降低七成。”
何舟接过手册,点了点头,说了一个字:“好。”
在解决了水源的初步过滤问题后,余瑶带着一支采集小队,满怀信心地进入了丛林,希望能像在故乡那样,找到可以补充营养的野菜和野果。
她们确实收获颇丰,带回了满满几筐看上去鲜嫩欲滴的红色浆果。
余瑶自己尝过,味道酸甜可口。
于是,这些浆果被分发给了营地里的病患,作为单调食物的调剂。
然而,当天下午,灾难就降临了。
所有食用了红色浆果的人,都出现了剧烈的腹痛、呕吐和眩晕症状,采集小队的成员更是首当其冲,一个个吐得脸色发青,几乎虚脱。
营地里一时间人心惶惶。
余瑶看着那些痛苦呻吟的同伴,一张俏脸煞白,充满了自责与恐惧。
何辰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赶了过来,下令道:“医护组,立刻调集所有止泻和催吐的草药,熬成药汤,给每个患者灌下去!”
“后勤组,将所有剩余的浆果全部集中销毁,并对所有炊具进行高温消毒!”
“在查明原因之前,任何人不得再食用任何未经许可的野生植物!”
他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危机,没有一句责备的话。
直到局势被初步控制住,他才走到失魂落魄的余瑶身边,递给她一碗温热的盐水。
“喝了吧,你看起来快要倒下了。”他的语气依旧平淡,“把那种红色浆果的形态、生长环境,以及你们采摘它的具体位置,详细地画出来,越详细越好。”
余瑶接过水碗,眼眶一红,点了点头。
在经历了一次次磕磕绊绊的试错后,“联合指挥部”的日常碰头会,终于从一个火药味十足的角斗场,变成了一个虽然依旧会争吵,但总能找到妥协方案的议事机构。
四个年轻人,如同四块形状各异的齿轮,慢慢有了默契。
当团队的内部矛盾得到缓解,开拓的效率便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展现了出来。
那是一种被后世称为“基建狂魔”的种族天赋,在此刻的长江之畔,第一次绽放出了它璀璨的光芒。
何辰将开拓团分成了十个标准施工队,在他的精密调度下,营地变成了一座流水线式的工地。
而高平设计的“甲型营地”模块化方案,则如同神迹般,将建造的过程变成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搭积木”游戏。
第一天,地基被夯实,排水渠的雏形被挖掘出来。
第三天,由青冈木制成的主梁框架,如同巨兽的骨骼,拔地而起。
第五天,在简易起重滑轮组的吱嘎作响中,那些在上海港就提前预制好的、带着榫卯结构的厚重墙板,被一块块吊装、拼接、严丝合缝地嵌入框架之中。
当最后一面墙板落下,一座坚固的、足以抵御任何野兽侵袭的木墙,便将整个营地牢牢地环绕了起来。
那一刻,所有参与建设的开拓者们都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他们不再是蜷缩在泥潭里的可怜虫,他们在这片蛮荒的土地上,拥有了一个坚固的“家”!
紧接着,是哨塔、营房、工坊……
一座座标准化的建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如果说营地的建立给予了人们物理上的安全感,那么“乙型净水船”的成功,则带来了精神上的救赎。
当第一批经过沉淀、过滤和木炭吸附处理后的江水,从竹管中流淌出来,汇入新建的蓄水池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那水,不再是令人不安的浑黄,而是清澈见底,甚至能看到池底石子的纹路。
一名士兵用木碗舀起一勺,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
“是甜的!”他发出一声惊喜的呐喊,“没有泥沙味!是干净的水!”
困扰他们多日的腹泻和疾病,终于找到了源头,也被彻底掐断。
干净的水源,意味着健康的身体,意味着旺盛的生命力,意味着未来的一切可能。
当营地的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余瑶的贸易天赋,终于迎来了用武之地。
她在营地周边留下的“礼物”——几块雪盐和一把磨损的青铜小刀,终于在三天后消失了。
原地留下的一小堆散发着清香的草药,和几张处理得相当不错的兽皮。
这是一个信号。
余瑶没有冒进,而是听从了何辰的建议,继续以这种“非接触式”的方式,与那个隐藏在暗处的神秘部落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礼物交换”。
直到某天清晨,营地的哨兵发现了一个瘦小的土着人,正独自站在距离营地五十步远的一棵大树下,手里举着一块白色的兽皮,似乎在表达贸易的意愿。
整个过程虽然缓慢而谨慎,但它证明了,在这片土地上,贸易是可行的,沟通是可能的。
而这份和平的基石,则由何舟用最直接的方式奠定。
那是在一次狩猎行动中,何舟带领的二十人小队,在河边取水时,遭遇了十几条的扬子鳄的伏击。
这些扬子鳄,皮糙肉厚,性情凶猛。
换做任何一个原始部落,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然而,面对这些水中霸主,何舟的士兵们没有丝毫慌乱。
“结阵!”
随着何舟一声令下,二十名士兵迅速组成了一个紧密的圆形盾阵。
塔盾如同一面移动的城墙,将所有人牢牢护在其中,一根根闪烁着寒光的黑铁长矛,则从盾牌的缝隙中精准地刺出。
扬子鳄的疯狂撕咬,撞在盾阵上,只发出一阵阵“咯吱”声,却无法撼动其分毫。
而每一次长矛的刺出,都会精准地命中扬子鳄的要害。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猎杀。
战斗结束时,二十名士兵毫发无伤,而河滩上,则躺满了扬子鳄的尸体。
这一切,都被远处密林中几双惊恐的眼睛,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些外来者,拥有着如同天神般、无可匹敌的武力。
武力威慑下的和平贸易,才是最稳固的贸易。
三个月后。
一座拥有着两丈高木墙、四座哨塔、能容纳千人居住的标准化营地,伫立在蛮荒的江边高地之上。
营地内,道路整洁,房屋林立。
营地外,新开垦出简易农田,已经种上了从上海港带来的麦种,一片新绿,充满了希望。
为了庆祝营地的正式落成,以及第一次贸易带回的新鲜食物和重要情报,开拓团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
火焰熊熊燃烧,映红了每一张洋溢着喜悦与自豪的脸庞。
士兵们大口地吃着烤肉,放声高歌,庆祝着在这里站稳脚跟。
在篝火旁的一块高岩上,何辰、余瑶、何舟、高平四人,并肩而立,看着眼前这片他们亲手缔造的、充满生机的景象,感慨万千。
“看来,你的计划也并非一无是处。”余瑶举起手中的陶碗,朝何辰示意了一下,碗里盛满了从上海港带来的果酒。
何辰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碰了一下碗:“你的贸易,也确实为我们省了不少力气。”
何舟则默默地撕下一大块烤肉,递给了身边埋头画着什么的高平。
高平受宠若惊地接过烤肉,咧嘴一笑。
他们终于可以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喝酒,聊天,甚至开几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了。
他们看着这片被自己征服的土地,看着这个欣欣向荣的营地,所有人都相信,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