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市绿化局的邀请来得又快又恳切,就在林小满斩获“城市生态保护先进个人”奖项的第二天,对方的负责人周明就亲自打来了电话。电话里,周明语气带着急切:“林老师,我们早就关注到你的事迹了,最近我们市正在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可绿化问题频发——行道树枯死率居高不下,公园水生植物接连发黄,老城区的古树也总出状况,恳请你带着团队来给我们指导指导!”
挂了电话,林小满立刻召集团队开会。会议室里,李婷已经把邻市的绿化资料翻了个遍,指着照片说:“从图片看,他们的绿化做得挺气派,主干道种的全是香樟,公园还有大片的荷花池,怎么会出问题呢?”
刘宇推了推眼镜,指着数据报表:“我查了他们公开的资料,近半年行道树存活率只有65%,水生植物补种了三次,确实不对劲。可能是品种选择和养护方式出了问题。”
张胖子一拍桌子,立刻起身:“那正好!我这就去准备物资,带上我们的耐污染幼苗、土壤改良剂和营养液,到时候不仅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还能拓展下外地市场!”
帆布包里的多肉叶片猛地一挺,用叶片轻轻戳林小满的胳膊,林小满无奈地笑了:“知道了,带你一起去,给你安排‘植物观察员’的身份。”听到这话,多肉的叶片晃得更欢了。
少年绿植团的孩子们听说要跨市交流,纷纷吵着要去。最后林小满选了琪琪、浩浩和轩轩三个核心成员,他们不仅养护经验丰富,还能帮忙记录植物状态,琪琪自告奋勇要全程照顾多肉。
出发那天,张胖子的货车装得满满当当——除了各类工具和物资,还有给邻市绿化部门准备的多肉伴手礼。琪琪抱着裹着小外套的多肉坐在副驾驶,多肉时不时用叶片蹭蹭她的手心,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车子行驶了两个小时,终于抵达邻市。周明带着绿化局的工作人员早已在路口等候,一见到林小满就热情地上前握手:“林老师,可把你盼来了!我们这半年为绿化愁坏了,你可得给我们支支招!”
车子一路往市区开,林小满隔着车窗观察路边的绿化。主干道两侧的香樟排列得整整齐齐,枝叶却显得有些稀疏,不少叶片边缘发黄,看起来没什么精神。公园入口处的月季开得倒是鲜艳,但凑近一看,叶片上布满了细小的虫洞。
“我们这主干道统一种的香樟,都说香樟树形好看、耐阴,结果种下去不到一年,就开始成片黄叶。”周明指着路边的香樟,语气懊恼,“我们加大了浇水和施肥的力度,可情况一点没好转。”
林小满刚推开车门,指尖还没碰到香樟的树干,就听到一阵压抑的抱怨声:“憋死我了!这土硬得跟石头似的,我的根根本扎不下去,吸不到水也吸不到养分,还天天被汽车尾气熏着,叶子能不黄吗?”
她蹲下身,用小铲子轻轻拨开表层土壤,土壤板结得厉害,铲子下去都费劲。旁边另一棵香樟的声音带着委屈:“他们天天给我浇大水,根泡在水里都快烂了,表面还盖着厚厚的水泥砖,我连喘气的地方都没有!”
琪琪抱着多肉凑过来:“林老师,香樟爷爷是不是不舒服呀?它的叶子好多都黄了。”多肉的叶片对着香樟晃了晃,像是在打招呼。
林小满点点头,对周明说:“周主任,香樟发黄不是缺水缺肥,是土壤板结和排水不畅的问题。你们铺的水泥砖把土壤封死了,根系没法呼吸,浇水多了又排不出去,自然长不好。”
周明一脸惊讶:“可我们之前请的专家说香樟喜湿,让我们多浇水。而且铺水泥砖是为了美观和方便行人啊。”
“每种植物的喜湿都是有前提的,得保证土壤透气。”林小满解释着,耳边又传来香樟的吐槽:“美观有什么用?好看能当饭吃吗?我只想好好扎根,不想天天泡在烂泥里!”
一行人接着往市中心的生态公园走去。公园里的荷花池曾经是邻市的网红景点,可如今池子里的荷花蔫蔫的,荷叶上布满了褐色的斑点,水面还漂浮着一层油污。周明叹了口气:“这荷花池更让人头疼,之前夏天满池荷花,现在成了这样,游客都少了很多。我们换了三次荷花苗,都没活多久。”
林小满走到池边,指尖刚碰到一片荷叶,就听到荷花虚弱的哭诉:“这水太脏了!有污水偷偷往池子里排,还有游客扔的垃圾,我的根都被污染了,叶子也被虫子咬,根本活不下去!”
池边的菖蒲也跟着抱怨:“污水里的化学物质太多了,我旁边的小芽刚长出来就烂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都要枯死了!”
张胖子凑到池边,皱着眉闻了闻:“这水确实有股怪味,肯定是水质出了问题。我那儿有水质净化的生态药剂,还有耐污染的水生植物品种,比如菖蒲、鸢尾,比荷花耐造多了。”
周明面露难色:“我们也排查过污水来源,可附近都是居民区和商铺,排查起来难度太大。而且游客乱扔垃圾的问题,我们派了保洁也管不过来。”
浩浩举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我们城市的公园都有绿植团的孩子巡逻,看到乱扔垃圾的会主动劝说,还会在植物旁边挂提示牌,效果挺好的!”
林小满点点头:“除了净化水质,引导市民爱护环境也很重要。孩子们的方法就很管用,既能减少垃圾问题,还能传播保护理念。”
离开荷花池,一行人前往老城区的古街区。这里有几棵百年朴树,是邻市的古树名木,可如今树干上缠绕着不少电线,根部被商铺堆的杂物压着,枝叶稀疏,连新芽都很少冒。周明看着朴树,语气沉重:“这几棵朴树是我们的宝贝,可周边商铺多,居民也密集,保护起来特别难。之前想给古树围个保护栏,还遭到了商户的反对,说影响生意。”
林小满走到最粗的那棵朴树旁,轻轻抚摸着树干,耳边传来它苍老而无力的声音:“我活了一百多年了,从来没这么难受过。电线勒得我疼,根部被压得喘不过气,连阳光都被旁边的广告牌挡着,我快撑不住了……”
旁边的一棵小朴树也附和:“我爷爷太可怜了,商户们的箱子堆在它根部,雨水都渗不进去,它的树皮都干裂了。”
林小满心里一阵难受,她指着朴树根部的杂物和缠绕的电线:“周主任,古树的根系和树皮是生存的关键,电线缠绕会影响养分输送,杂物堆积会导致土壤板结,再这样下去,这些朴树真的会出大问题。”
周明叹了口气:“我们也知道这些问题,可协调起来太难了。商户们觉得古树挡着他们的招牌,居民也习惯了在周边堆东西,沟通了好几次都没结果。”
轩轩指着朴树旁边的广告牌:“我们城市的古树都挂了保护牌,还有绿植团的孩子定期巡逻,谁敢破坏,孩子们都会去劝说,大家慢慢就习惯保护古树了!”
一行人边走边看,从主干道到公园,再到老城区,林小满听到了无数植物的吐槽——小区里的月季抱怨被频繁摘花,学校里的绿萝因为浇水太多烂根,城郊的侧柏被施工队的车辆碾压得枝叶折断。这些问题看似零散,却暴露了邻市绿化的核心症结:重颜值轻适配、重种植轻养护、重管理轻沟通。
中午吃饭时,周明召集了邻市绿化部门的核心成员,想让林小满多提提具体意见。饭桌上,一位年轻的技术员忍不住问:“林老师,你怎么能这么快就发现这些问题?我们天天巡查,都没觉得这么严重。”
林小满放下筷子,笑着说:“其实是植物告诉我的。”她没有明说自己能听到植物说话,而是换成了通俗的说法,“我们团队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蹲下来仔细观察植物的状态——叶片发黄可能是土壤有问题,枝叶稀疏可能是光照不足,根系腐烂肯定是浇水不当。这些细节,都是植物在给我们传递信号。”
她举了自己城市的例子:“我们之前有条主干道,种的也是香樟,同样面临尾气重的问题,后来我们换成了耐污染的侧柏和构树,再搭配麦冬做地被植物,存活率一下子就上来了。还有古树保护,我们发动孩子们认养,商户们看到孩子们这么爱护古树,也主动加入了保护队伍。”
张胖子趁机插话:“没错!合适的品种和科学的养护才是关键!我那儿有专门针对城市污染环境培育的幼苗,还有土壤改良剂、生态营养液,你们要是需要,我马上就能送货过来!”
刘宇推了推眼镜,拿出平板电脑:“我刚才记录了你们这里不同区域的植物问题,主干道香樟的土壤板结率达70%,荷花池水质的氨氮含量超标,古树周边的土壤透气性不足,这些数据都能支撑林老师的判断。”
陈阳补充道:“而且养护方式也有问题,比如香樟不需要天天浇水,荷花池不能用化学药剂除虫,这些都需要针对性调整。我们可以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养护方案。”
周明听得连连点头,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林老师,你们说得太有道理了!我们之前就是太追求景观效果,忽略了植物的实际需求,养护也全凭经验,没有科学依据。你一定要帮我们想想办法!”
饭后,林小满带着团队再次来到生态公园,这次她准备现场演示如何判断植物问题。她让陈阳挖开香樟根部的土壤,白色的新根寥寥无几,大部分根系都发黑腐烂;又让刘宇检测荷花池的水质,数据显示多项指标超标;还让孩子们给朴树的树干做了简单的伤痕记录。
这些直观的证据,让随行的绿化工作人员都信服了。一位老技术员感慨道:“我们之前只看表面,没想到根系和水质的问题这么严重。林老师,你这趟来得太及时了!”
李婷举着相机,把这些画面都记录下来,嘴里念叨着:“这些都是最真实的素材,剪进视频里,肯定能帮邻市的市民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琪琪抱着多肉,蹲在朴树旁,轻声说:“朴树爷爷,你再坚持一下,林老师会帮你的。”多肉的叶片对着朴树晃了晃,像是在安抚它。林小满看着这一幕,心里更坚定了要帮邻市解决问题的想法。
夕阳西下时,林小满团队和周明做了初步沟通,约定第二天召开专题会议,详细制定解决方案。往酒店走的路上,张胖子兴奋地算着账:“他们这里至少需要上万株耐污染幼苗,还有大量的土壤改良剂,这单生意要是成了,我的店就能在邻市站稳脚跟了!”
刘宇在整理白天记录的数据:“我要把这些问题分类整理,按区域、按品种制定解决方案,这样他们执行起来更方便。”
陈阳在思考具体的养护培训计划:“光提供方案还不够,得教会他们怎么操作,不然问题还会反复。”
李婷已经开始剪辑今天的素材:“我要剪个短视频,先在网上预热,让邻市的市民也了解下他们身边植物的困境。”
林小满走在最后,晚风一吹,路边的香樟又传来抱怨声,荷花池的荷花还在低声啜泣,朴树的声音依旧虚弱。她心里清楚,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找对方向,像对待自己城市的植物一样用心,邻市的绿化一定能慢慢好转。
回到酒店,琪琪把多肉放在桌上,给它浇了点水。多肉的叶片蹭了蹭林小满的手指,像是在提醒她什么。林小满笑着说:“放心,我不会丢下这里的植物不管的。”
她打开笔记本,开始梳理明天要讲的方案:主干道品种替换、荷花池水质净化、古树保护协调、市民参与机制……每一条都结合了白天听到的植物吐槽和自己城市的经验。她知道,明天的会议是关键,她要让邻市的绿化部门真正意识到“植物友好”的重要性,也要让这里的植物早日摆脱困境,重新焕发生机。
窗外,邻市的路灯亮了起来,灯光下的绿植显得有些落寞。林小满合上笔记本,心里默默期盼着,下次再来时,能听到这里的植物不再是抱怨,而是欢快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