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靠听懂花草说话称霸全国 > 第152章 邻市绿化存活率飙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2章 邻市绿化存活率飙升

第二天上午,邻市绿化局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周明不仅召集了局里的核心成员,还邀请了各街道绿化负责人、公园管理人员,甚至特意请了几位老城区的商户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桌中央摆放着林小满团队连夜整理的方案手册,封面印着“植物友好型绿化改进方案”,旁边还放着侧柏、鸢尾等耐污染植物的幼苗样本,绿意盎然。

林小满站在投影幕前,身后是刘宇制作的详细ppt,第一张就展示了邻市绿化问题的汇总图——主干道香樟发黄、荷花池水质污染、古树被破坏的照片触目惊心。“各位,昨天我们实地走访了多个区域,发现的问题虽然多样,但核心可以归结为三点:品种与环境不匹配、养护方式不科学、市民参与度不足。”

她点击鼠标,切换到解决方案页:“针对这三大问题,我们制定了分区域、分阶段的改进方案。首先从主干道开始,这是城市绿化的门面,也是问题最集中的地方。”

“主干道的香樟虽然树形美观,但耐板结、耐尾气能力较弱,且根系需要充足的透气空间,”林小满指着ppt里的植物对比数据,“我们建议逐步替换为侧柏和构树,这两种植物耐污染、根系发达,适合在主干道生长;同时将水泥砖换成透水砖,增加土壤透气性,搭配麦冬作为地被植物,减少水土流失。”

张胖子立刻站起来,指着桌上的幼苗:“这些就是我们培育的优质侧柏和构树幼苗,根系发达、成活率高,还有配套的土壤改良剂,能快速改善板结土壤。我们可以提供全程的物资支持,保证幼苗供应和养护指导。”

一位街道绿化负责人皱着眉问:“替换树种会不会影响景观?而且成本会不会很高?”

“不会影响景观,侧柏四季常青,构树夏季枝叶繁茂,秋季还有红色果实,各有特色,”林小满解释道,“成本方面,侧柏和构树的养护成本比香樟低30%,长期来看更划算。我们城市的主干道就是这样改造的,现在存活率达到93%,比之前提升了30多个百分点。”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们可以分阶段替换,先在问题最严重的路段试点,效果好再全面推广,这样风险也小。”

接下来是荷花池的改进方案。“荷花池的核心问题是水质污染和垃圾乱扔,”林小满切换到水质净化的ppt页面,“我们建议分两步走:第一步,用生态浮岛和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种植菖蒲、鸢尾、狐尾藻等耐污染水生植物,它们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第二步,建立‘植物守护者’巡逻队,借鉴我们少年绿植团的经验,招募志愿者定期清理垃圾、监测植物状态。”

陈阳站起来补充:“我们还会提供水质监测工具和生态养护方案,教大家如何判断水质是否达标,如何科学防治水生植物病虫害,避免再出现大面积枯死的情况。”

一位公园管理人员问:“招募志愿者会不会很难?我们之前试过,报名的人很少。”

琪琪举着小手站起来,声音清脆:“我们城市的绿植团有三千多个孩子,大家都是自愿报名的!可以先从学校招募学生,再带动家长参与,还可以设置‘植物守护之星’奖励,大家积极性可高了!”

浩浩也补充道:“我们还会制作提示牌,挂在荷花池边,告诉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保护植物,很多市民看到了都会主动配合。”

最后是老城区古树保护方案。“古树是城市的活化石,保护它们不仅是保护绿化,更是保护文化记忆,”林小满的语气郑重,“我们建议:第一,立即移除古树周边的杂物和缠绕的电线,安装透气的防护栏,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第二,对土壤进行改良,添加有机肥和透气基质,修复受损的树皮;第三,和商户、居民签订‘古树保护公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古树旁设置介绍牌,让大家了解古树的历史和价值。”

轩轩拿出自己城市古树认养的照片:“我们每个班级认养一棵古树,定期给它松土、浇水,还会给游客讲解古树的故事,商户们都很支持我们,还主动给我们提供工具呢!”

一位商户代表犹豫着说:“防护栏会不会挡着我们的招牌?我们做生意也不容易……”

林小满笑着说:“我们会设计弧形的防护栏,既不影响商户经营,又能保护古树。而且古树保护好了,会吸引更多游客来打卡,反而能带动生意。我们城市的老街区就是这样,古树成了网红景点,周边商户的客流量增加了不少。”

会议进行了三个小时,林小满团队详细解答了大家的疑问,从方案细节到物资供应,从人员培训到市民动员,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周明最后拍板:“就按林老师的方案来!我们成立专项工作组,分区域推进,争取三个月内看到明显效果!”

方案落地的速度比预想中还要快。当天下午,张胖子就联系了苗圃,调运侧柏和构树幼苗;刘宇和陈阳留在绿化局,指导工作人员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李婷则带着琪琪、浩浩和轩轩,在老城区和公园拍摄宣传视频,招募“植物守护者”志愿者;林小满则跟着周明,协调各部门的资源,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主干道的改造最先启动。施工队小心翼翼地挖起发黄的香樟,换上健壮的侧柏和构树幼苗,张胖子带着工人撒上土壤改良剂,铺上透水砖。林小满蹲在新种的侧柏旁,指尖轻轻触碰叶片,耳边传来侧柏欢快的声音:“这里的阳光正好,土壤也很松软,我要好好扎根,快点长高!”

旁边的构树也附和:“终于不用挤在板结的土里了,我要长出茂密的枝叶,给行人遮阴!”

不到一周,试点路段的改造就完成了。原本稀疏发黄的香樟被替换成了生机勃勃的侧柏和构树,透水砖铺成的人行道既美观又实用,下雨时雨水很快渗入土壤,再也不会积水。周明看着焕然一新的街道,激动地说:“林老师,你看这效果,比之前好多了!路过的市民都说街道变精神了!”

荷花池的改造也同步进行。工人清理了池底的淤泥和垃圾,种植了菖蒲、鸢尾和狐尾藻,搭建了生态浮岛。林小满带着招募来的志愿者——大多是附近学校的学生和退休居民,教他们如何监测水质、清理水面漂浮物。她凑近刚种好的菖蒲,听到它兴奋的声音:“这水虽然还有点脏,但比之前好多了!我要快点长大,净化更多的水!”

一个月后,荷花池的水质明显改善,水面不再漂浮油污和垃圾,菖蒲和鸢尾长势旺盛,连之前发黄的荷花也冒出了新的绿芽。一位经常来公园散步的大爷笑着说:“现在的荷花池又有以前的样子了,孩子们在这里巡逻,垃圾也少了,看着就舒服!”

老城区的古树保护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沟通。林小满和周明多次拜访周边商户,给他们讲古树的历史和保护的重要性,还带着孩子们给商户送多肉幼苗,邀请他们参与古树养护。商户们被孩子们的热情打动,主动移走了堆在古树根部的杂物,还和社区签订了“古树保护公约”。

施工队小心翼翼地移除了缠绕在朴树上的电线,安装了弧形防护栏,给土壤添加了有机肥。林小满抚摸着朴树的树干,耳边传来它舒展的声音:“舒服多了!电线勒得我疼了好几年,现在终于松快了,根部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了,谢谢你们……”

朴树的枝条轻轻晃动,像是在表达感谢。旁边的商户老板看着这一幕,笑着说:“以前觉得这树挡着招牌,现在才知道它是个宝,以后我们会好好保护它的!”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当林小满团队再次来到邻市时,眼前的景象已经焕然一新——

主干道两侧的侧柏和构树长势喜人,叶片翠绿,枝叶繁茂,行人走在树下,能感受到阵阵清凉;荷花池里水清草绿,荷花重新绽放,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老城区的朴树枝条上冒出了嫩绿的新芽,防护栏旁围着不少市民,听孩子们讲解古树的故事。

周明拿着最新的绿化数据报表,兴奋地说:“林老师,效果太明显了!主干道新种的侧柏和构树存活率达到85%,比之前的香樟高了20个百分点;荷花池的水生植物存活率90%,水质达标率提升了40%;古树的生长状态也明显好转,已经有专业机构来评估,说它们至少能再活几十年!”

绿化局的会议室里,再次坐满了人,这次却是为了庆祝。周明给林小满团队颁发了“城市绿化顾问”的聘书,还特意给少年绿植团的孩子们颁发了“荣誉植物守护者”证书。“林老师,太感谢你们了!你们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绿化难题,还教会了我们‘植物友好’的理念,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张胖子笑得合不拢嘴,他的绿植生意在邻市打开了市场,不仅和绿化局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还在邻市开了一家分店。“我这分店开业第一天,就卖出去上千株幼苗,都是冲着‘植物友好’品牌来的!”

李婷拍摄的改造纪录片在邻市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市民主动报名加入“植物守护者”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很快突破了一千人。“现在邻市的市民都知道要爱护植物了,我的视频下面全是求植物养护知识的留言!”

琪琪抱着多肉,蹲在新种的侧柏旁,多肉的叶片对着侧柏晃了晃,像是在打招呼。林小满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欣慰。耳边传来侧柏欢快的歌声:“阳光照,雨水浇,我们长得高又高,守护城市真骄傲!” 荷花池里的菖蒲也跟着附和,古树的声音沉稳而温暖,整个城市的植物都在欢快地歌唱。

离开邻市时,周明送了他们很远。“林老师,我们已经把你们的方案推荐给了周边的几个城市,他们都很感兴趣,想邀请你们去指导。” 林小满点点头:“只要能帮到大家,我们很乐意去。‘植物友好’的理念,就应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城市受益。”

车子行驶在返程的路上,窗外的绿意渐渐远去,但林小满知道,那份绿意已经在邻市扎根、生长,也在更多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她转头看向身边熟睡的孩子们,琪琪怀里的多肉也安静地蜷缩着,心里默默规划着下一步的计划。周边城市的邀请已经排上了日程,“植物友好”的理念即将辐射到更大的区域,而她和她的团队,还有那些可爱的植物们,会继续走在这条绿意盎然的路上,让更多城市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