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盖伦基金会捐赠的消息被严格控制在核心团队内部。

龙泉工作站的工作节奏更快了。有了林默的明确指令,马保国和张浩几乎是不眠不休地投入到“星火计划”二期方案的细化中。方案的每一个细节,都围绕着如何将那笔即将到来的国际捐赠,精准地用于降低技术门槛、提升基层医院能力、减轻患者负担。数字的每一次精算,流程的每一次优化,都让“普惠”二字从理念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苏晚晴则在滨海与瑞泰的陈薇展开了新一轮的谈判。

视频连线的另一端,陈薇看着苏晚晴传来的、经过脱敏处理的盖伦基金会捐赠意向摘要,震惊之余,是巨大的兴奋。她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一笔生意,更是瑞泰品牌与一项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普惠医疗计划深度绑定的黄金机会。

“晚晴,我明白了。”陈薇果断表态,“基于贵方获得的国际认可和明确的普惠规划,以及未来可预期的手术量提升,我将立刻向瑞士总部申请最高级别的战略合作价格。我有信心,在现有基础上,将核心耗材价格再降低百分之十五到二十!”

这个降幅,已经触及了瑞泰全球价格体系的底线,足以体现其最大的诚意。

“不仅如此,”陈薇乘胜追击,“我们愿意额外投入一笔技术支持和培训费用,与‘星火计划’二期绑定,确保基层医生不仅能拿到优惠的耗材,更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苏晚晴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陈总,感谢您的远见和支持。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共赢’。”

与瑞泰的谈判顺利得出乎意料,国际认可带来的杠杆效应初步显现。这让她对接下来的风雨,更多了几分底气。

然而,对手也并未闲着。

滨海附一院,王副院长办公室内。

王副院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听着心腹汇报。

“调查组那边,李巡视员虽然敲打了一下,但苏晚晴和林默那边应对得很强硬,没露出什么破绽。他们拿着技术标准和病人恢复情况说事,滴水不漏。”

王副院长冷哼一声:“就知道没那么容易。林默那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苏衡那老狐狸的女儿,也不是省油的灯。”

“还有,”心腹压低声音,“我们安排在龙泉的人回报,这两天,林默团队的那个数据专家陆青屿,还有那个瑞士来的埃里克,行踪有些神秘,经常单独外出,似乎在私下调查什么。而且,杂交中心在滨海那边,和苏晚晴接触频繁,像是在准备什么大动作。”

王副院长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眼神阴鸷:“私下调查?大动作?”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危险气息。“康拓那边最近没再出什么纰漏吧?”

“刘天雄董事长保证,所有可能出问题的环节都已经‘处理’干净了,基层那边也打点好了,不会有人乱说话。”

“哼,刘天雄的话,也不能全信。”王副院长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不能光等着调查组施压。我们要主动出击,给他们制造点麻烦,不能让他们在龙泉太舒服了。”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去找几家跟我们关系好的媒体,放点风声出去。就说……滨海附一院专家团队在龙泉开展的所谓‘新技术’,耗资巨大,严重依赖进口天价耗材,与当前国家鼓励支持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政策导向不符,质疑其可持续性和普惠性。重点要突出‘天价’、‘进口’、‘脱离基层实际’这几个词。”

他要用舆论的软刀子,先给林默团队扣上一顶“不顾国情”、“浪费资源”的大帽子,扰乱视线,动摇上级和支持者的信心。

“另外,”他补充道,“想办法给龙泉市一院那边施加点压力。他们医院的评级、资金申请,很多地方还需要省里支持。让他们掂量掂量,为了一个外来专家团队,值不值得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是,我明白怎么做了。”

心腹领命而去。

王副院长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他就不信,凭借他多年经营的人脉和权力网络,还压不垮一个只懂得埋头做手术的林默!

龙泉,林默刚刚完成一台高难度的双侧肺重塑手术。走出手术室,他接过张浩递来的术后初步数据,一边快速浏览,一边走向休息室。

在走廊转角,他遇到了似乎早已等在那里的胡一山。胡一山脸色有些为难,搓着手,欲言又止。

“林主任……”胡一山讪讪地开口。

林默停下脚步,目光从数据上抬起,落在胡一山脸上:“有事?”

“刚……刚接到院里通知,说是下周有个重要的……行政会议,需要我全程参加,可能……可能没办法像之前那样,全力配合咱们工作站的手术排期和人员调配了。”胡一山说得有些磕巴,眼神闪烁。

林默静静地看着他,没有立刻说话。他那双过于冷静的眼睛,仿佛能穿透表象,看到胡一山承受的压力和无奈。

沉默了几秒钟,林默只是淡淡地点了一下头:“知道了。工作安排,让张浩和马主任协调。”

没有质问,没有抱怨,甚至没有一丝情绪波动。

胡一山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涌起一阵愧疚:“林主任,我……”

“去忙吧。”林默打断了他,语气依旧平淡,然后绕过他,径直走向休息室。

胡一山看着林默挺拔而孤直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他知道,林默什么都明白。来自上层和本土的双重压力,已经开始像无形的绳索,悄悄勒紧龙泉这个临时据点。

林默走进空无一人的休息室,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声音。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和连绵的山峦。

对手的反击,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直接。舆论抹黑,行政掣肘,这些都是他过去不屑一顾,却也深知其威力的手段。

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屏幕上陆青屿不久前发来的加密信息:“实物样本检测结果符合预期,证人已初步接触,态度谨慎,需进一步保障。”

证据在握,但引爆的时机需要精准计算。

国际捐赠即将到位,但需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前方的路,潜流暗涌,礁石密布。

但林默的眼神,依旧如同手术刀般锐利和坚定。

他按下通话键,联系苏晚晴。

“晚晴,舆论和行政层面的压力开始了。准备应对方案。”

风暴,似乎要提前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