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 > 第272章 公孙瓒:瓒愿一生追随袁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2章 公孙瓒:瓒愿一生追随袁公!

袁基眼中带着笑意,询问公孙瓒,仿佛此问题只是随口一问。

但公孙瓒敏锐地感知到,此问题不可随意一答。

他看着对面袁公注视过来的目光,突然福至心灵——袁公要的是他的真实想法!

所以这次,公孙瓒低头认真思索半晌。

而后眼中藏着骄傲之色,郑重开口:“瓒依旧会追随明公。瓒想功成名就,想声名远扬,瓒本就不弱于他人,凭何不能显耀于世?”

“瓒愿时刻追随明公脚步,瓒想拥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之地,凭自己的真本事扬名于世。望袁公不弃,收瓒为臣!”

说完以后,公孙瓒后知后觉有些忐忑,但他强自忍下忐忑之色,面上依旧保持自信的表情。

他在等袁基做出肯定答复。

但袁基面不改色,只是在对面观察公孙瓒,观察他的表情神态,没开口说任何一个字。

半晌后,在公孙瓒快要坐立不安之时,袁基终于露出一个笑容,轻轻拍了两下桌子。

“好,有志气!伯圭敢想,亦敢打敢拼,肯为心中目标付出努力,就是吾欣赏之人。”

“世间大部分人的内心都愿功成名就,都想留名史书,这不是什么不能明说之事。想入吾麾下之人,又有几人不想功成名就呢?”

“甚至吾可直言,吾愿带麾下之人扬名天下,亦彪炳史册,因为这就是吾为之奋斗的目标。”

随着袁基的几句话,一直屏气凝神的公孙瓒,忍不住小声松一口气。

“呼……”

随着这口气,一直不上不下的心,也总算安稳落地。

不过,即使公孙瓒有些庆幸之感,仍然再次打起精神,竖起耳朵聆听袁公接下来的话语。

此时,袁基也不卖关子,直接开口:“伯圭,吾可收你入吾麾下,但你亦需向吾证明你自己。”

先不说什么证明不证明的,这话明显是收他为臣子了!

对面的公孙瓒从听到这话的一刻起,嘴角就疯狂上扬,忍不住露出激动的神色!

但他并未放任自己激动下去,因为袁公明显还有话未说完。

“吾可为你规划两条未来之路,如何选,全看你自己。首先第一条路,你继续升迁,任校尉一职,留于洛阳。”

听到这,公孙瓒忍不住双眼放大。

留于洛阳任校尉?!这是什么天大的好事?

公孙瓒瞬间正襟危坐起来,坐得更加挺拔。

他原本为都尉,经过这几月同鲜卑对战,累计前功,确实可任校尉。

但在外的校尉和在洛阳的校尉,含金量和意义可是与众不同。

洛阳南北军的校尉,总共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中原士族子弟轮都轮不完,居然可轮到他公孙瓒任此职位?!

不过情况确实如此。

回洛阳后,袁术和曹操都会从长水校尉、射声校尉职位上升迁,空下来的两个职位,基本全凭袁基运作。

没管在对面激动不已的公孙瓒,袁基接着往下说:

“第二条路,任边郡校尉。回洛阳后,吾会向天子提出为草原设立三部校尉,镇守此次北征成果。”

“在此处,需要防备外族,需要引导汉民放牧,亦需要看管鲜卑奴隶。辛苦肯定是辛苦,但更能一展伯圭所长。”

“此两条路,看伯圭如何选择了。无论伯圭如何选,吾都可给出承诺。”

袁基想为草原设立东、西、中三部校尉,三部校尉职权很大,几乎可类比原本鲜卑的三部大人。

但校尉只管军事。具体安排汉人安居乐业、建设草原一事,袁基会上奏刘宏立一些类似太守、刺史的官职。

具体该如何定,还需回朝之后,文武百官一同商议。

草原这块地方,资源也不少,既然打了下来,不用十分可惜。若要迁徙部分边郡百姓至此,这个决定在朝中一经提出怕是会毋庸置疑地通过。

一旦通过,这片袁基集团努力征战打拼下来的成果,袁基必定要留人守住。

方才孙坚来此,后面还有夏侯渊要来,时间比较紧,袁基就没说。

公孙瓒倒是来的巧,袁基就正好就同他说了。

公孙瓒选择留在洛阳或留在草原都可,反正都是他袁基的臣子。

但留在洛阳,接下来几年公孙瓒在袁基视野中可用之处不算大。

而留在草原则不同,袁基会非常关注此地诸事,是很容易留下好感和印象的一个官位。

其实二者皆有好处有缺点,全看公孙瓒如何选择。

这一次,公孙瓒没让袁基等多久,只稍微思考片刻,答案就脱口而出:

“主公,瓒愿留在草原任校尉!”

实不相瞒,草原校尉一职,对公孙瓒来说简直是来了瞌睡送枕头。

公孙瓒本就发愁此次北征鲜卑没做出什么功绩,在袁公这里留的印象也不大。袁公麾下臣子众多,若他没什么突出之处,怕是会渐渐将他给忘了。

正好,打外族他最在行,他最喜欢打外族了。

周边的外族若有异动,如乌桓一族,那他公孙瓒定要带兵好好收拾一下这群蛮夷!

对面,袁基听到公孙瓒说想留在草原上任校尉,不置可否。

他温声开口:“伯圭,此事不急。你先回去好好思考,等我军返回洛阳后,伯圭再告知吾你的选择,亦不迟。”

袁基此意也是为公孙瓒考虑,毕竟众人如何都要先往洛阳一去。

若公孙瓒之后改变主意,却因早已做出选择只能前往草原而心有遗憾,那他即使在草原,也不能拿出百分百的认真态度对待此职位。

公孙瓒今日之后,就正式成为了他的臣子。

袁基对待自己的臣子,与对待旁人是不同的。

他会认真为臣子考虑,因此,他希望公孙瓒不必当下立即作出选择。

但公孙瓒貌似不这么想,他好像是真的认为草原这地方的校尉一职更适合自己。

他再次抱拳行礼:“主公!瓒愿留于草原任校尉,此意不会更改。”

他目光坚毅,表情坚定,看起来确实是跟随内心的选择。

既然如此,袁基就不会再驳回了。

臣子都如此坚定,作为主公自然是信任对方。

“好,伯圭,既然你坚定,那此事就如此定下。望你在日后可护好汉民、护好草原,在此天地广阔之处作出一番功绩!”

袁基目光带着期待、鼓励,看向公孙瓒。

他是真的很期待历史上的白马将军,此世可走到何处,可做出怎样一番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