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此处也就差不多了,公孙瓒的目的已经圆满达成,心中的大石头彻底除去。
他开心地同袁基告辞。
袁基微微笑着点头,目送公孙瓒出帐。
帐内再次恢复安静,袁基倒了杯茶,慢慢地喝着,询问身旁典韦:“恶来,吾新招入麾下之人,你更看好何人?”
听到这个问话,典韦直接不假思索回答,想的是谁就直接说的谁。他对袁基从来没有丝毫可隐瞒之事。
“俺比较看好吕奉先。”
吕布?并不意外的回答。
袁基听到这个答案,笑了笑。
不过确实如此,以典韦的性格,若他不看好吕布,不可能同他称兄道弟,毕竟典韦时常护卫在袁基身侧,还是很忙碌的。
能在空余时间抽出功夫同吕布一起比划比划、谈天说地,除了因吕布一身绝顶武力之故,还因为他看好吕布的未来。
而他看好一个同僚的未来,所做的努力就是让其人同袁基团队的联结加深。
典韦在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主公。
所以袁基听到典韦的话后,忍不住会心一笑。
至于典韦为何看好吕布?袁基倒是不必问,左不过那几个理由,吕布也确实是有很多优点之人。
且此时间的吕布,待人真诚,确实很难让人讨厌。
就连心里弯弯绕绕颇多的贾诩,对待吕布都像对待自家小辈一样,笑着看其吵吵嚷嚷。
“唰——”
营帐的门帘被撩开。
在汉营中,袁基处理军政事务的大帐,总共只有寥寥几人可不通传直接进入。
袁基笑着看向帐门处——
果然,贾诩走了进来。
这可是稀奇事。
自从上次袁基将不去干活却在一旁坐着烦人的贾诩赶出营帐后,贾诩就一直在自己的营帐里偷懒。
此次竟能主动来袁基办公的营帐,这得是出了多大的事啊?
“怎么文和?什么事还得劳烦文和出马?”
袁基是真的很好奇啊,这是怎么了?吕奉先把文和的营帐给烧了吗?
对面的贾诩面露无奈,表情还带着些气愤。
实际情况,跟吕布将他营帐烧了,也没什么两样了。
贾诩在袁基对面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一口灌了下去。
……更精神了。
看着对面贾诩这连番举动,袁基更好奇了。
不仅袁基好奇,典韦也好奇,典韦急得直接开口询问:“文和先生,怎么了怎么了?!发生什么了?!”
袁基也点点头附和典韦的话。
两双大大的带着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贾诩。
贾诩无奈开口,道出事情原委。
其实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不复杂。
上午,吕布出发去贾诩的营帐内,找贾诩聊天,询问他西路那一仗的前后经过。
毕竟吕布实在是好奇,西路那个情况,是怎么做到近乎零战损打败两倍于汉军的鲜卑军队的?
随着贾诩慢悠悠地讲述,吕布表情变来变去,一脸“还能这样?!”的表情。
渐渐地,吕布突然露出肃然起敬的表情,对着贾诩佩服至极。
边郡人更能欣赏边郡人,并州的吕布看此过程,肯定不会跟中原士人看待此过程的眼光一样。
他只看到了此过程中,西路的段日逐和拓拔莫被贾诩耍得团团转,被贾诩轻描淡写的几纸书信,耍得满地找头。
尤其是最后的投毒,太妙了啊,妙极了!
吕布一脸“学到了”的表情,除了主公,贾诩是他第二个心生崇拜之人。
就在二人聊得正欢之时,孙坚来了。
孙坚一进营帐,先对着贾诩一礼:“文和先生!坚一直未能同文和先生多相处,今日来叨扰,实在冒昧。”
“还望文和先生可原谅坚。”
其实贾诩是一个很谦逊的人,见孙坚如此,立马说:“孙都尉不必如此,你能来,诩欢迎之至。这里简陋,你随便找个座位坐,还望孙都尉不要嫌弃。”
孙坚立马摆摆手,“怎敢称嫌弃?”
然后他找了个离二人近的位置,不见外地坐下了。
坐下后,他就对着吕布抱拳:“奉先贤弟,日后同样为主公麾下之臣,多多关照。”
吕布本就因为孙坚突然而至,还打扰他和贾诩增进交情而有点不开心,现在见孙坚如此说,立马询问:“你什么时候成为主公臣子了?!”
一旁的贾诩倒是不意外,微笑着同孙坚道贺:“恭喜文台。日后皆为同僚,我等要一起努力为主公效力。”
对面的孙坚立马接上话,猛猛点头,“一起努力为主公效力!”
见状,吕布只好忍下些许怒火,准备不搭理孙坚,继续回头跟贾诩聊。
但吕布和孙坚如今都是袁基臣子,贾诩也不好只回复吕布,而丝毫不搭理孙坚。
若只是如此,三人的气氛或许会这样诡异和谐地进展下去。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今日的人都赶到一起了。
颜良也来找贾诩说话来了。
颜良作为很早就跟随袁基的武将,跟贾诩的关系是很好的。
应该说他们这些北征之前就加入袁基麾下的臣子,得益于袁基时不时的团建,他们彼此之间更多了一份类似家人、朋友一样的情感。
所以颜良来,贾诩自然很是欢迎。
此前,颜良没事就找典韦和吕布对打,吕布和典韦总爱怼颜良几句——这已经成为几人友爱的相处模式了。
今天,吕布也照常怼了两句。
但是孙坚不乐意了!
当初同在东路作战之时,孙坚同颜良等人并肩作战,培养了极好的同袍之情,如今见颜良被针对,立马讲义气地开始怼吕布。
这一下,瞬间将吕布积攒已久的火气怼出来了!
——我在这怼我好兄弟,你插什么话?!显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