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禁睡区 > 第126章 这火,得烧下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人间,终究需要一簇不灭的火。

司空玥的清晨,是从点燃那簇幽蓝色的火苗开始的。

她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醒来,走向厨房,将那只素色砂锅架在灶台上。

清水注入,阀门拧开,点火。

整个过程精准得如同钟表的齿轮,不多一分,不差一秒。

水在锅里翻滚,蒸汽升腾。两分钟后,她会准时熄火。

这已经成了一种仪式,一种不再指向任何结果,只为维持自身节奏的仪式。

她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对着空无一人的厨房轻声低语,也不再期待掀开锅盖时能看到一碗热气腾腾的粥。

他走了。这是她用理性强行烙印在脑海中的事实。

可今天,当她伸手准备关掉阀门时,指尖却在半空中微微一顿。

灶台上的水汽,没有像往常一样散开,而是在那幽蓝火苗的光影映照下,于半空中诡异地凝滞了片刻。

无数细小的水珠聚拢、扭曲,拼凑成一个模糊不清,却又能依稀辨认的汉字。

字迹只存在了不到半秒,便“噗”地一声彻底溃散,重新化为一团氤氲的白雾,消失在冰冷的空气里。

司空玥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她没有抬头,没有去寻找天花板上可能存在的任何投影源,也没有试图用任何已知的物理学知识去解释这转瞬即逝的幻象。

她只是缓缓收回手,关掉了燃气,然后对着那口仍在散发着余温的砂锅,用一种近乎自语的音量低声说道:

“我知道你听见了。”

这不是归来。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更像是一种共鸣。

她的坚持,她的仪式,她日复一日点燃的这簇火,本身就成了一面巨大的回音壁。

那消散在规则深处的意识碎片,只是被这规律的震动,激起了一丝微不足道的回响。

他听见了。这就够了。

北环,废弃铁道。

生锈的铁轨在阴沉的天色下延伸向远方,像两条被遗弃的巨大伤疤。

老刀带着一队波段猎人正在进行例行巡查,靴子踩在碎石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突然,走在最前面的年轻人停下了脚步,举起手里的信号探测器用力晃了晃,“刀哥,不对劲。”

老刀眉头一皱,快步上前。

前方百米,是一片绝对的“静区”。

不仅是信号探测器,所有人的对讲机、电子表、甚至是最简单的手电筒,都在跨过一条无形界线的瞬间,彻底失灵。

空气仿佛变得粘稠而沉重,连风声都消失了。

“撤!”老刀当机立断,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种地方绝对不能久留。

然而,就在他转身准备下令时,一股熟悉的寒意从他背后的保温箱里传来。

那只印着“0473”的箱子,其内嵌的电子温度计,此刻竟凝固在了一个诡异的数字上——47.3c。

他心头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

他立刻打开箱子,将手伸到底部。

那张被他小心翼翼贴在内壁上的泛黄订单,此刻竟无风自动,轻轻翻了个面。

纸张的背面,原本是空白的,现在却浮现出一行从未见过的、仿佛用浓墨写下的字迹。

墨色深沉,像是刚从深渊里捞出来。

“老刀,替我看看3号信号塔。”

老刀的瞳孔骤然收缩。

3号信号塔。

那是三年前,他还只是个普通骑手时,那个叫陈三皮的愣头青第一次接单的地方。

一个早就被废弃,甚至被官方从地图上抹去的坐标。

“刀哥?”身后的队员见他迟迟不动,忍不住催促道。

老刀缓缓合上保温箱,箱体扣合的“咔哒”声在死寂中格外清晰。

他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决绝的狠厉。

“计划变更。”他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所有人,跟我来。”

他没有解释,只是带头折返,重新踏入了那片令人不安的“静区”。

当他们最终抵达那座锈迹斑斑、几乎要被荒草吞没的信号塔架下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塔根处的泥土呈现出不祥的龟裂,裂缝中心,一株通体漆黑、形如伞盖的巨大蘑菇破土而出。

它的表面光滑如墨玉,在昏暗的光线下,伞盖的正中央,清晰地浮现出四个由菌丝构成的白色数字——04-73。

老刀默默地凝视着那株诡异的蘑菇,许久,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金属打火机,“啪”的一声点燃。

他将火苗凑近蘑菇,橘红色的火焰瞬间将那片漆黑吞噬。

在升腾的火光与黑烟之中,他仿佛听见了一声极轻、极淡,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笑。

同一时间,城南第七分坛的地下祭坛。

韩九正主持着新一任守墓人的传承仪式。

年轻的弟子跪拜在地,准备接受守墓人烙印。

就在韩九拿起烙铁,准备印下去的瞬间,他面前那块刻着“不封,只护”的巨大黑色石碑,突然毫无征兆地起了变化。

一道道细密的裂纹从石碑的沟壑中蔓延开来,紧接着,一股温热的、带着浓郁醇香的液体,从裂纹中缓缓渗出,竟是陈年的老酒!

酒液顺着之前刻字的笔画流淌,汇聚成行,最终在“不封,只护”四个大字下方,凝成了一句新的、由酒液组成的句子:

“别怕新人,他们才是喂得最香的。”

韩九怔住了。

他看着那句充满调侃与黑色幽默的话,仿佛看到了那个总是揣着手、一脸市侩却总在做着惊天动地之事的年轻人。

下一秒,他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大笑,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好!说得好!”他扔掉手里的烙印,转身对着所有弟子吼道,“去!把祖师爷留下来的那七十二坛‘镇魂酿’,全都给我搬出来,打开!一滴不留,全给老子灌进地脉里去!”

弟子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愣着干什么!”韩九豪气干云地一挥手,“今天起,咱们这地脉,不光要护,还得喂!给我喂饱了!”

随着一坛坛陈年烈酒被灌入地脉的七十二口泉眼,酒气蒸腾中,整座分坛都响起了一阵低沉而悠长的嗡鸣,仿佛沉睡了千年的万千亡魂,在这一刻被酒香唤醒,发出了满足的应和。

这片土地,已不再惧怕改变。它开始渴望被记住,被讲述,被投喂。

暴雨如注的深夜,城西一处临时搭建的运送点。

炉火在风雨中摇曳,眼看就要熄灭。

值守的少年慌乱中打翻了最后的油壶,柴火也被雨水打湿,根本无法续火。

“完了……”他看着越来越微弱的火苗,急得几乎要哭出来。

这个点的炉火是为后半夜归来的巡逻队准备的,要是灭了,他们回来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绝望之际,他忽然想起老刀离开时反复叮嘱的话——“0473的东西不能丢,关键时刻能救命。”

他猛地从背包里翻出一个用油布包着的小东西,打开一看,是一枚在火灾现场捡到的、已经烧得焦黑变形的金属片,上面隐约还能看到“……食录”的残缺字样。

来不及多想,他把心一横,将那枚金属片奋力投入即将熄灭的炉膛。

“轰——!”

一道远超柴火燃烧亮度的苍白色火焰猛地蹿起三尺多高,竟将劈头盖脸的雨水瞬间蒸发成大片浓雾。

雾气在漏雨的棚顶汇聚,投下了一个巨大而清晰的影子——一个提着老式保温箱的瘦削人影,正弯着腰,默默地往炉膛里添加着看不见的柴薪。

少年呆立在原地,怔怔地看着那个影子。

片刻之后,他像是明白了什么,默默地擦干眼泪,从角落里拖出备用的干炭块,一块,又一块,小心翼翼地码进炉口。

“您歇着,”他对着那跳动的火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念叨着,“剩下的活儿,我来。”

司空玥正在整理陈三皮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旧物,试图从这些冰冷的物件中,寻找更多关于“幽冥食录”和“禁忌存在”的线索。

当她拉开书桌最底层一个卡死的抽屉时,指尖触碰到了一个冰冷的圆形物体。

她将其取出,发现是一只她从未见过的白色搪瓷杯,杯身有些磕碰的痕迹,但被擦拭得很干净。

在杯底,用红漆刻着一行小字:0473补给专用。

又是0473。

她的指尖下意识地抚过那行红漆,就在触碰到的瞬间,一股灼热的刺痛感猛地从她掌心那枚蛰伏的家族符文中爆发出来!

这股热流仿佛一道钥匙,瞬间撬开了她脑海深处的某道门扉。

一段不属于她的、断断续续的低语,毫无征兆地响起:

“……砂锅……水别凉……咳咳……她们……她们熬得太狠了……冷……”

声音嘶哑、微弱,带着剧烈的喘息,仿佛随时都会断气,但其中蕴含的焦急与担忧却清晰无比。

声音戛然而止,但一个清晰的意象却如同烙铁般印在了她的脑海里——

城南,棚户区,一间四面漏风的破旧雨棚下,三位头发花白、衣衫单薄的老妇人,正蜷缩在一起,借着彼此的体温抵御着湿冷的寒意,手里……啃着早已冰冷的馒头。

司空玥的呼吸猛地一窒。

她立刻认出,那是三位常年在城南废弃工厂附近,为夜间工作者提供免费热水的志愿者。

“她们熬得太狠了……”

那句话在她耳边反复回响。

她没有丝毫犹豫,猛地抓起挂在门口的外套,钥匙插进锁孔,在转身冲出门的瞬间,她的手紧紧攥住了桌上那只冰冷的搪瓷杯。

夜雨冰冷,城市的霓虹在雨幕中化为一片片模糊的光斑。

司空玥的身影消失在楼道里,脚步声急促而坚定,那只白色搪瓷杯在她手中,仿佛一尊被唤醒的罗盘,正固执地指向那片被遗忘的黑暗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