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石机研发受阻,又察觉靖安王借炎国之手牵制联盟发展的双重困境下,李砚、赵瑾与陈默等人并未慌乱,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每一步决策都至关重要。李砚一边安排着屯田区的防范工作,加强对可疑人员的排查,一边思索着如何打破当前的僵局,推动联盟继续发展。
而此时,西凉国因“炎国吞并周边小国”的举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西凉国主深知,若再不采取行动,下一个被炎国蚕食的可能就是自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主动派使臣前往靖安国的联盟筹备处,提出“加入止战联盟”的初步提议,愿以“共享边境贸易路线”作为交换,寻求共同对抗炎国的可能。
这日,西凉使臣身着颇具西凉特色的服饰,带着国主的亲笔书信,来到了联盟筹备处。李砚与赵瑾亲自出面接待,在会客厅中,双方分宾主落座。西凉使臣先是恭敬地呈上国主书信,而后诚恳地说道:“李大人、赵公子,如今炎国野心勃勃,四处吞并小国,我西凉国也深受其害。我家国主认为,唯有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炎国,方能保百姓太平,国家安宁。听闻贵联盟以‘止战’为宗旨,我西凉国愿加入其中,共享边境贸易路线,为联盟贡献一份力量。”
李砚展开书信仔细阅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与赵瑾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李砚对西凉使臣说道:“贵国主深明大义,此提议若能成真,对我们联盟对抗炎国必将起到重大作用。我们定会全力促成此事。”赵瑾也点头附和:“没错,如今七国局势,唯有联合起来,方可抵御炎国。西凉国的加入,将让我们的联盟如虎添翼。”
待西凉使臣离去后,李砚与赵瑾立刻联名向靖安王奏请同意西凉国加入联盟一事。他们深知,此事若能成功,联盟的影响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对抗炎国也将更有底气。两人怀揣着奏请文书,匆匆赶往王府。
在王府书房中,靖安王端坐在书桌后,面色凝重地听着李砚与赵瑾的陈词。李砚拱手说道:“王爷,西凉国主动提出加入联盟,愿以共享边境贸易路线为交换。这不仅能让我们联盟获得更多资源,还能扩大联盟影响力,增强对抗炎国的实力,实乃一大良机,望王爷批准。”
赵瑾也在一旁说道:“父王,如今炎国威胁日盛,西凉国此时加入,对我们而言是雪中送炭。我们应抓住这个机会,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靖安王眉头紧皱,沉思良久。他心中并非不明白西凉国加入联盟的好处,但内心深处对李砚权势的忌惮以及对联盟势力壮大后难以掌控的担忧,让他心生犹豫。片刻后,靖安王缓缓开口道:“西凉国与我朝历史恩怨未清,此时贸然接纳,恐生事端。且联盟之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决定。此事本王需再斟酌斟酌。”
李砚心中焦急,说道:“王爷,如今局势危急,炎国虎视眈眈。西凉国此时伸出橄榄枝,我们不应错过。至于历史恩怨,皆可在联盟的框架下慢慢化解。当务之急,是共同对抗炎国。”
靖安王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本王自有主张,你们先退下吧。”李砚与赵瑾无奈,只能行礼退下。
离开王府后,赵瑾气愤地说道:“父王此举,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如此大好机会,怎能轻易放弃。”李砚神色凝重地说道:“王爷忌惮我在联盟中的话语权过重,担心联盟势力扩大后,难以制衡。所以才找借口拒绝西凉国的提议。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还需想办法说服王爷。”
然而,靖安王在李砚和赵瑾离开后,并未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慎重考虑,而是私下直接驳回了西凉国加入联盟的提议。他找来亲信,吩咐道:“去告知西凉使臣,就说我国暂不考虑与西凉国结盟之事,让他们回去吧。无需说明原因。”
这边,李砚和赵瑾并未放弃努力。他们回到联盟筹备处后,立刻商议对策。李砚说道:“我们需搜集更多西凉国加入联盟的益处,以及炎国威胁日益严重的证据,再次向王爷进谏。同时,我们也要安抚好西凉使臣,不能让他们就此离去。”
赵瑾点头道:“好,我这就去安排人手,收集相关证据。先生则去与西凉使臣沟通,稳住他们。”
李砚来到西凉使臣暂居的驿馆,见到使臣后,满脸歉意地说道:“使臣大人,实在抱歉,王爷对结盟一事较为慎重,还需一些时间考虑。但请您放心,我们定会全力促成此事。还望您在靖安多留几日,容我们再与王爷商议。”
西凉使臣面露忧虑之色,说道:“李大人,我家国主此次下此决心实属不易,望贵国能尽快给个答复。如今炎国步步紧逼,我西凉国实在是危在旦夕。”李砚赶忙说道:“使臣大人放心,我们明白西凉国的处境,定会加快与王爷沟通的进度。”
在安抚好西凉使臣后,李砚回到联盟筹备处,与赵瑾等人继续商讨应对之策。陈默此时说道:“先生,我们是否可以联合一些朝中大臣,一同向王爷进谏,或许能增加说服王爷的几率。”李砚思索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但我们需谨慎选择大臣,确保他们能真心支持联盟,且不会泄露我们的计划。”
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准备再次向靖安王进谏之时,靖安王却在王府中与谋士商议着其他事情。谋士说道:“王爷,您驳回西凉国的结盟提议,虽能暂时遏制李砚势力的扩张,但也可能错失一个对抗炎国的助力。还望王爷三思。”
靖安王冷哼一声道:“李砚如今势力渐大,若再让他借助西凉国的力量壮大联盟,本王恐难以掌控局势。至于炎国,本王自有应对之策。”谋士无奈,只能说道:“王爷英明,只是如今局势复杂,还望王爷谨慎行事。”
而此时,在西凉国境内,炎国的密探也将西凉国欲与靖安国联盟的消息传回了炎国。炎烈得知后,冷笑道:“西凉国竟敢妄图与靖安国联盟,看来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炎烈立刻召集将领,吩咐道:“派一支精锐部队,前往西凉边境,制造一些摩擦,给西凉国一点警告,让他们知道与靖安国联盟的后果。”
于是,一支炎国精锐部队悄然向西凉边境进发。而这一切,靖安国的李砚等人还一无所知。他们仍在为说服靖安王同意西凉国加入联盟而努力着,却不知一场危机正悄然降临在西凉国边境,而这也将对他们的计划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砚与赵瑾等人收集到了更多关于西凉国加入联盟益处的资料,以及炎国近期在边境频繁调动兵力、对周边国家构成严重威胁的证据。他们觉得时机已到,准备再次前往王府,向靖安王进谏。
李砚、赵瑾带着精心整理的资料,再次踏入靖安王府。在书房中,靖安王看着他们,神色有些不悦地说道:“你们又来何事?西凉国结盟之事,本王已有决断。”
李砚并未退缩,他恭敬地呈上资料,说道:“王爷,此次我们带来了更多西凉国加入联盟对靖安国以及整个联盟的益处,还望王爷再看一眼。如今炎国在边境频繁调动兵力,对各国威胁巨大,西凉国此时加入,我们可形成更强大的力量抵御炎国。”
赵瑾也说道:“父王,请看这些证据,炎国野心勃勃,我们若不联合西凉国,恐将被炎国各个击破。而且西凉国共享的边境贸易路线,将为靖安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靖安王看着桌上的资料,眉头皱得更深了。他心中虽有动摇,但对李砚权势的担忧仍占了上风。沉默许久后,靖安王说道:“你们所言虽有道理,但本王心意已决,西凉国结盟之事,暂不考虑。你们退下吧。”
李砚与赵瑾满心失望,却又无可奈何。他们行礼退下,离开王府后,赵瑾忍不住抱怨道:“父王为何如此固执,难道他看不清如今的局势吗?”李砚长叹一声道:“王爷的心思,并非仅仅是看不清局势。他是担心联盟壮大后,我的影响力过大,威胁到他的统治。但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还需另想办法。”
就在他们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时,从西凉边境传来消息,炎国的精锐部队已抵达西凉边境,开始制造摩擦,烧杀抢掠,西凉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李砚得知此消息后,心中一惊,说道:“炎国此举,必定是得知了西凉国欲加入联盟的消息,想以此来威慑西凉国。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否则西凉国可能会因畏惧炎国而放弃加入联盟的想法。”
赵瑾焦急地说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如今王爷不同意西凉国加入联盟,我们也无法直接出兵相助西凉国。”李砚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虽不能直接出兵,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帮助西凉国。一方面,我们可以派人去西凉国,给他们提供一些应对炎国的策略和建议;另一方面,我们继续想办法说服王爷,让他明白此时拒绝西凉国加入联盟,只会让炎国更加肆无忌惮。”
于是,李砚立刻安排陈默挑选一些熟悉军事策略的人,秘密前往西凉国,为西凉国提供帮助。同时,他与赵瑾再次商议如何说服靖安王。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靖安王得知炎国在西凉边境制造摩擦后,心中虽也担忧炎国的势力扩张,但仍未改变拒绝西凉国加入联盟的想法。他认为,这或许是炎国与李砚等人联合起来设的局,目的就是迫使他同意西凉国加入联盟,从而增强李砚的势力。
而在西凉国,面对炎国的挑衅,西凉国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继续坚持加入靖安国联盟,恐将遭到炎国更猛烈的攻击;若放弃加入联盟,又担心日后炎国变本加厉。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陈默派去的人抵达了西凉国。
陈默派来的人向西凉国主详细阐述了应对炎国的策略,包括如何利用地形进行防御,如何组织百姓转移以减少损失等。西凉国主听后,心中稍安。但他仍对是否加入联盟心存疑虑,说道:“靖安王至今未同意我国加入联盟,此时我国若与炎国对抗,恐孤立无援。”
来人赶忙说道:“国主放心,我家先生与赵公子正在全力说服王爷。且我联盟一直秉持着共同对抗炎国的宗旨,即便暂时未正式结盟,也不会坐视不理。”西凉国主沉思良久后说道:“好吧,我再给靖安国一些时间。希望你们能尽快说服王爷。”
在靖安国这边,李砚与赵瑾为了说服靖安王,可谓绞尽脑汁。他们想到了利用民间舆论的力量,让百姓们了解西凉国加入联盟的好处以及炎国的威胁,从而给靖安王施加压力。于是,他们安排人在王都的大街小巷张贴告示,宣传相关信息,还组织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士在公众场合演讲,讲述炎国的恶行以及联盟对抗炎国的决心。
这一举措果然引起了王都百姓的广泛关注,百姓们纷纷议论此事,大多数人都支持西凉国加入联盟,共同对抗炎国。靖安王得知民间舆论后,心中有些恼怒,但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