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明,砣矶岛。

夜色笼罩着砣矶岛,海浪声阵阵。

临时营地点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与天空中的繁星交相辉映。

营地规模比数日前扩大了许多,简陋但坚固的木栅栏沿着海岸线延伸,新建的了望塔上隐约可见哨兵的身影。

靠近新建的小码头方向,人声嘈杂,又一艘来自南方的海船在夜色掩护下悄然靠岸,船上下来的是几十名衣衫褴褛但眼神中带着期盼的汉子,在锦衣卫的引导下,默默排队登记,领取简单的食物和被褥,然后被带往指定的营地区域。

山谷深处,零星的、有别于鸟铳沉闷声响的清脆枪声(AK-47点射训练)不时划破夜空,提醒着人们这里正在锻造一支新的力量。

叶云帆的身影悄然出现在营地中央的御帐外。

守卫的锦衣卫见到他,无声地行礼让开。

他掀开帐帘走了进去。

帐内点着几盏油灯,光线明亮。

朱慈烺(新帝)正与户部尚书倪元璐、兵部尚书李邦华围在一张铺着简陋地图的木桌旁,低声商议着。

见到叶云帆进来,三人立刻停下话语,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带着询问和期盼。

“云帆兄,你回来了!”朱慈烺率先迎上一步,年轻的脸庞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急切,“事情……办得如何?”

叶云帆(主体)点了点头,神色平静:“陛下,事情已办妥。四万份传位诏书与即位诏书,已悉数抛洒于北京、南京两京上空。此刻,想必消息正在城中急速传开。”

朱慈烺闻言,长长舒了一口气,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悲痛,有释然,更有一种重任在肩的沉重。他喃喃道:“好……好……父皇殉国的消息,连同朕继位的诏书,天下臣民,终是知晓了……但愿……但愿能唤醒些忠义之士。”

倪元璐抚须叹道:“叶先生此计,犹如暗夜投光,必能震动天下!尤其京师之地,闯贼得知太子……陛下已然正位,其心必乱!对我等凝聚人心,大有裨益!”

李邦华也点头道:“不错!消息传出,江南各地观望的官绅,乃至北地心存明室的义士,得知正统在此,必会纷纷来投!只是……”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忧色,“如此一来,也必引得闯贼更加忌惮,恐怕会加紧搜捕,甚至发兵来攻这海外孤岛。”

“李尚书所虑极是。”叶云帆接口道,“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壮大自身。倪司徒,眼下岛上人员物资情况如何?”

倪元璐连忙从桌上拿起一本账册,翻开禀报道:“回叶先生,陛下。截至今日傍晚,陆续乘船抵达岛上的各地官员、士子、军户、匠户及其家眷,已登记在册者,共计八千三百余口。青壮男丁约四千人,其中原卫所兵、家丁护卫出身者,约有一千五百人,已初步编练。其余多为文吏、匠人及百姓。粮食、药品、布匹等日常用度,消耗极大。虽叶先生此前所留物资颇丰,但按眼下人数,若无新的接济,恐难支撑月余。”

八千多人!这个数字比叶云帆预想的要快得多。

看来,崇祯殉国、太子即位的消息,以及他之前安排锦衣卫有意放出的一些风声,已经开始产生效应,吸引着散落各地的忠明力量向这里汇聚。

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朱慈烺听到“难支撑月余”,脸色微变,看向叶云帆的目光中带上了担忧。

叶云帆神色不变,平静地对倪元璐道:“倪司徒不必过于忧虑。物资之事,我来解决。明日便会有一批新的粮食、药品、建材运抵。你只需做好接收、登记和公平发放即可。眼下人多,更要立好规矩,避免混乱和争端。”

倪元璐闻言大喜,连忙躬身:“叶先生雪中送炭,下官代岛上数千军民,拜谢先生!下官定当严格规章,绝不敢有负所托!”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叶云帆看向朱慈烺和李邦华,“人员增多,既是压力,亦是根基。李尚书,当务之急,是再从新来的这些青壮中,择优选拔忠勇可靠、身强力壮者,充入新军,加紧操练!就以之前的两千五百人为基础继续进行扩军,等这些人训练有成,就可以全部装备‘连珠铳’与横刀!我要你在最短时间内,练出一支令行禁止、敢打敢拼的精锐!粮饷器械,我来保障,但练兵之事,不容有失!”

李邦华精神一振,抱拳肃然道:“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与先生重托!只是……这铳械弹药……”

“铳械弹药,明日与粮草一同到位。”叶云帆肯定地回答,“修俨,李尚书,扩军练兵,乃当前第一要务!唯有手中有强兵,方能在这乱世立足,图谋光复!”

“云帆兄所言极是!”朱慈烺重重点头,脸上恢复了坚定,“一切就依云帆兄安排!李卿,练兵之事,朕全权委付于你与襄城伯等人,务必严格!”

“臣遵旨!”李邦华大声应诺。

正事商议已毕,帐内气氛稍缓。

这时,御帐内侧通往后面寝帐的门帘被轻轻掀开,周太后和张太后在坤兴公主朱媺娖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两位太后气色比刚离京时好了不少,但眉宇间依旧带着哀戚。

坤兴公主身着素雅宫装,清丽的脸庞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眼神怯怯的,看到叶云帆在场,下意识地低下头,耳根却微微泛红。

“母后,皇伯母(张太后),你们怎么出来了?”朱慈烺连忙上前。

周太后温和地笑了笑:“听闻叶先生回来了,想必是大事已了,心中稍安,便出来走走。”她的目光转向叶云帆,带着感激:“叶先生为我朱家、为大明奔波劳碌,真是辛苦你了。”

叶云帆拱手行礼:“太后娘娘言重了,此乃叶某分内之事。”

张太后也微微颔首示意,目光在叶云帆和低着头的坤兴公主之间微妙地扫了一下,没有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