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288章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沉默中,沈铭甚至能听到电流里传来的一丝极轻微的、属于另一个人的呼吸声。那呼吸不似他见过的任何官员,平稳、绵长,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韵律。

林晚秋,远星科技的掌舵人,一个以铁腕和远见着称的女人。她一手将一个实验室项目,在短短数年内打造成了纳斯达克敲钟的行业巨头。她的时间,是以秒来计算价值的。

此刻,她的时间,被清河县这个在中国地图上需要用放大镜才能找到的小地方,按下了暂停键。

“沈主任,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林晚秋的声音再次响起,清冷依旧,但那份居高临下的玩味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审慎,“你承诺的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一个市级开发区专门召开一次常委会。而你,一个县委办副主任,在电话里,就把它给了我。”

“所以,我说了,这不是饼,是军令状。”沈铭的语气没有丝毫波动,仿佛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好一个军令状。”电话那头的林晚秋似乎笑了,但笑声里没有温度,“我凭什么信你?凭你那场精彩的发布会?还是凭你这份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

“你不需要信我。”沈铭说,“你只需要在明天上午九点,打开你的邮箱。”

说完,他便挂断了电话。

周正国从后视镜里看着沈铭,嘴巴张了张,半天没合上。他听到了那几句对话,什么土地五折,什么税收全返,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砸在他的心口。

“沈……沈主任,你这是……玩真的?”

“开车。”沈铭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回县政府。今晚,有得忙了。”

……

清河县招商局,局长老张还保持着那个笔直的站姿,额角的汗珠沿着鬓角滑落,他却一动也不敢动。赵书记那句“就地免职”的余音,还在办公室里盘旋。

沈铭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门口时,老张一个激灵,几乎是小跑着迎了上去。

“沈主任!方案!我们马上就弄!连夜弄!”

“不用了。”沈铭摆了摆手,径直走到老张的办公桌前,拉开椅子坐下,“方案,我来说,你来记。”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愣住了。

“第一,成立‘清河县绿色产业示范园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长东书记。常务副组长,我。成员,财政、国土、税务、人社、发改,各部门一把手。”

老张手忙脚乱地找来纸笔,闻言手一抖,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痕。书记亲自当组长,这规格,是要捅破天了。

“第二,关于土地政策。园区内所有工业用地,统一打包,实行弹性出让。对符合‘绿色产业’目录的企业,土地出让金最低可至基准地价的五折。具体折扣,与企业的投资额、科技含量、单位产值挂钩,形成阶梯式优惠。”

“第三,关于财税政策。凡入园企业,自投产之日起,三年内,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中,县级留成部分,由县财政以‘产业扶持基金’的形式,百分之百奖励返还。第四年、第五年,返还百分之五十。”

“第四,关于人才政策……”

沈铭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响,不疾不徐,条理清晰。他没有讲任何空话套话,每一句都是实打实的政策干货,具体到数字,具体到执行细节。

招商局的几个年轻科员,一开始还只是震惊,听到后面,已经变成了呆滞。他们手里拿着笔,却根本跟不上沈铭的思路。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听一个领导布置工作,而是在旁听一场顶尖的商业谈判。那些条款,每一条都精准地切中了企业最核心的痛点,诱惑力大到让人无法拒绝。

老张已经完全放弃了记录,他只是呆呆地看着沈铭,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干了半辈子招商,自诩为政策专家,可今天才发现,自己那点东西,在眼前这个年轻人面前,简直就是幼儿园水平。

“……以上所有政策,整理成正式文件。明天上午八点之前,我要看到盖好章的最终版。”沈铭说完,站起身。

“沈主任,这……这不可能!”老张终于回过神来,几乎是脱口而出,“这得财政局出测算报告,国土局要核定地价,税务局要走审批流程……最后还要拿到县委常委会上……”

“这些问题,我来解决。”沈铭打断他,“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份文件给我做出来。漂漂亮亮的。”

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满屋子石化的人。

下一站,财政局。

财政局长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斯文胖子,姓钱,人称“钱扒皮”,是县里有名的铁公鸡。沈铭进去的时候,他正对着一份预算报告唉声叹气。

“沈主任?稀客啊!”看到沈铭,钱局长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

沈铭把招商局那边记下的草案往他桌上一放。

“钱局,看看。这是园区初步的财税政策,需要你们财政局出个意见。”

钱局长扶了扶眼镜,只看了一眼,眼珠子就差点瞪出来。

“三年全返,两年减半?!”他失声叫道,声音尖锐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沈主任,你这是要我的命啊!不,你这是要全县财政的命啊!今年光是给干部发工资的口子都还差着一大截,你再这么一搞,我们财政局的门,明天就得被要账的挤破!”

“所以,只是‘县级留成’部分。”沈铭的语气很平静。

“那也不行!绝对不行!”钱局长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这是原则问题,没得上会讨论,谁来都通不过!”

沈铭没跟他争辩,只是拿起桌上的电话,慢条斯理地按了几个号码。

“喂,是纪委刘书记吗?我是沈铭。有点事想跟您咨询一下。我们县财政局钱局长爱人开的那家‘宏发贸易公司’,去年承接了县里好几个单位的办公用品采购,我就是想问问,这……符合规定吗?”

电话是免提的。

钱局长的脸,刷的一下,从涨红变成了惨白。他身上的肥肉,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他看着沈铭,眼神里充满了惊恐,仿佛在看一个魔鬼。

“沈……沈主任……”他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有话……好说……好说……”

沈铭对着电话笑了笑:“哦,刘书记,不好意思,我搞错了,钱局长爱人早就没做生意了。打扰您了。”

挂断电话,他看向钱局长。

“钱局,现在,这个字,能签吗?”

钱局长二话不说,从笔筒里抓起一支笔,手抖得像帕金森患者,在那份草案上龙飞凤舞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又从抽屉里摸出公章,重重地盖了上去。那力道,仿佛是在盖自己的卖身契。

搞定了最难啃的财政局,接下来的国土局和税务局,就变得异常顺利。

沈铭甚至不需要再打电话,他只需要带着那份签了字的草案,往局长办公室里一坐,一言不发地喝茶。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局长们,便会立刻心领神会,以最快的速度签好字、盖好章。

“沈阎王”的大名,和他那通打给纪委的电话,已经在半个小时内,传遍了县委大院的每一个角落。

午夜十二点,县政府大楼,只有一间办公室还灯火通明。

招商局老张和两个年轻科员,眼睛熬得通红,正对着电脑,逐字逐句地校对着文件内容。沈铭就坐在他们旁边,面前摆着一杯浓茶。

他没有催促,也没有指导,只是静静地看着。但他身上那股无形的气场,却比任何监工都管用。

凌晨四点,文件最终定稿。打印机嗡嗡作响,一份格式标准、措辞严谨的红头文件被打印出来。

老张拿着这份还带着油墨温热的文件,手都在抖。从接到任务到拿出成品,只用了不到十个小时。这在清河县的行政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去盖章。”沈铭站起身。

县委、县政府的公章,都锁在各自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按规定,夜间用印,需要一把手特批。

沈铭直接拨通了县委办值班室的电话。

“让赵书记的秘书下来一趟。”

五分钟后,赵长东的秘书睡眼惺忪地跑了下来,手里拿着一串钥匙。他看到沈铭,一句话都没问,直接打开了赵书记办公室的门,取出公章,盖了下去。

如法炮制,县政府那边的章,也顺利到手。

当两枚鲜红的印章,并排烙印在文件末尾时,东方已现鱼肚白。

沈铭将文件扫描成pdF,存进U盘,然后将U盘递给了招商局的一个年轻科员。

“设一个定时邮件,上午九点整,准时发送到这个邮箱。”他递过去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林晚秋的邮箱地址。

年轻科员郑重其事地接过U盘,像是接过了千斤重担。

做完这一切,沈铭才感觉到一股深深的疲惫袭来。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公安局那间“阎王殿”,把自己扔在了一张空着的行军床上。

……

沪市,陆家嘴,远星科技总部大厦顶层。

巨大的落地窗外,东方明珠塔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

林晚秋身穿一套剪裁得体的白色职业装,站在窗前,端着一杯黑咖啡,神情平静。

但她的助理,却能感觉到,今天的林总,有些不一样。她已经在这里站了快半个小时了,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塑。

上午八点五十九分。

会议室里,远星科技的一众高管正襟危坐,等待着这位铁腕女王的到来。

首席技术官看了一眼手表,低声对身旁的首席运营官说:“怪了,林总今天迟到了。这可是第一次。”

“嘘……别说话。”首席运营官使了个眼色。

九点整。

林晚秋的私人助理,快步走进会议室,径直来到首席运营官身边,在他耳边低语了一句。

首席运营官的眼睛,瞬间睁大了。

与此同时,林晚秋终于动了。她放下咖啡杯,拿起桌上的手机,看了一眼屏幕。

上面是一封刚刚弹出的邮件提醒,发件人,是清河县招商局。

她点开邮件,下载了那个名为《关于邀请远星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清河县绿色产业示范园区的若干政策规定》的pdF附件。

当那份盖着两枚鲜红印章的红头文件,清晰地展现在手机屏幕上时,饶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林晚秋,瞳孔也不由自主地收缩了一下。

土地五折、税收全返……每一个条款,都和昨天电话里那个年轻男人说得分毫不差。

这不是画饼,也不是军令状。

这是一封用整个县的信誉和未来做赌注的……邀请函。

她沉默了几秒钟,然后转身,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

所有高管立刻起立。

林晚秋走到主位,环视了一圈众人,声音清冷而果决。

“通知下去,下午去清河县的考察团,由我亲自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