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荣廷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面色恢复了一贯的沉稳。那总督府军官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双手捧上一封札文:“江大人,奉总督大人令,送达军令,请大人接令!”

江荣廷深吸一口气,微微弯腰,双手接过那封沉甸甸的札文,他打开札文,快速浏览起来。越看,他眼神中的惊讶之色越浓。

札文内容,正是徐世昌的那三条命令:否认他与舒淇案的关联,申饬朱、孟,以及命令他即刻带兵支援延吉。

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徐世昌非但没有问罪,反而将他的行为“合法化”,并且委以重任!

那亲兵见江荣廷看完,又从怀中取出一个普通信封,恭敬地递上:“江大人,总督大人还有一封信,嘱托小人务必亲手交给您。”

江荣廷接过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笺。上面只有四个力透纸背、墨迹淋漓的大字:

下不为例。

落款只有一个简单的名字:徐世昌。

只有这沉甸甸的四个字和那个代表无上权威的名字。

江荣廷捏着信纸,徐世昌用这封札文,替他扛下了所有的压力,化解了眼前的灭顶之灾,给了他一条生路,甚至给了他一个继续掌兵、立功边疆的机会。但这四个字,也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清晰地划出了底线。

恩威并施,莫过于此。

舒淇在一旁,虽然看不到信的内容,但从江荣廷凝重的神色和那亲兵的态度,也猜到了七八分,心中亦是翻江倒海。

送走总督府亲兵后,江荣廷将札文和信递给闻讯赶来的刘绍辰。刘绍辰仔细看完,沉吟良久,缓缓道:“统领,眼下日本人步步紧逼,内部再乱,则全局崩坏。制台大人这是借您这把刀,去挡日本人的枪口。”

江荣廷默默点头,他何尝不明白。他走到院中,望着东南延吉的方向,目光渐渐变得坚定而锐利。

“传令!”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命朱顺、王猛两营,携带全部装备,配足弹药粮秣!明日拂晓,前往延吉支援张福山!”

江荣廷率精锐一路穿山越岭,不敢有丝毫耽搁。延吉的局势瞬息万变,去得晚了,恐怕张福山独木难支。心中虽对徐世昌的意图有所揣测,但更多的是一种临危受命的紧迫感。

就在他率军赶路的途中,奉天总督府内,徐世昌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延吉危局,已迅速做出部署。仅靠原有的地方行政体系,已难以有效应对日本人有组织、有预谋的蚕食渗透。一道电令从奉天发出,正式设立“延吉边防督办公署”,统筹延吉地区一切军政边防事务。

任命珲春副都统陈昭为边防督办,总揽全局;任命左路巡防营统领江荣廷为边防帮办,负责军事策应与一线指挥;另调留日士官生吴禄贞为会办,协理军务,尤其负责对日交涉与情报分析。徐世昌通过电报,提前两天将江荣廷即将到任的消息,通知了延吉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延吉厅同知陶彬。

数日后,江荣廷风尘仆仆,率部抵达延吉。但见城内气氛紧张,巡防营士兵巡逻的频率明显增加,百姓脸上也带着惶惶不安之色。

当日晚间,陶彬、张福山等地方文武官员设下宴席,为江荣廷接风洗尘。宴席算不上奢华,但规格颇高,延吉有头有脸的官员几乎到齐。

陶彬身为同知,乃是地方父母官,率先举杯,笑容可掬:“江帮办一路辛苦!我等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您给盼来了!有您坐镇,我等心中踏实不少啊!”

江荣廷正端起酒杯准备客套,闻言一愣,手臂僵在半空,脸上露出明显的错愕:“帮办?陶大人,您这是……巡防营整编早已结束,江某这‘整编帮办’一职,早已卸任了啊?”

一旁的张福山见状,哈哈一笑,连忙打圆场,语气中带着亲近与尊敬:“荣廷,你这一路紧赶慢赶,怕是还没得到消息。不是那个整编帮办,是新的差事!陶大人,快把总督府的电报拿出来给荣廷过目,别让他蒙在鼓里了!”

陶彬这才恍然,一拍额头:“瞧我这记性!光顾着高兴,差点把正事忘了。”他连忙从袖中取出一份电报抄件,双手递给江荣廷,“江帮办!这是徐制台刚发来的任命,您请看。”

江荣廷接过电报,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文字。当看到“特任命左路巡防营统领江荣廷兼任延吉边防帮办”一行字时,他心头猛地一跳,脸上的错愕渐渐转为一种复杂的了然。他本以为徐世昌只是让他带兵来支援张福山,打完了或许还能回他的碾子沟。没想到,徐世昌这是直接一纸命令,要把他江荣廷钉在这延吉前线,当这抵御日本人的“门神”了!

徐世昌早已算计好。若他江荣廷听话,接到命令即刻赶来,那么这个手握实权的“边防帮办”就是他的。若他迟疑、推诿,甚至抗命不来,那么这个位置,就是那位奉天赶来的吴禄贞了。徐世昌这是将他牢牢绑在了国门之上。

静园的救命之恩,舒淇被劫一事的压下,如今这委以边防重任……这一桩桩,一件件,恩威并施,层层加码。江荣廷心中暗叹,这徐世昌徐制台,为了稳住这吉东局面,还真是……用心良苦。

这徐世昌,还真成了第二个“舒淇”,而且是一个权势更大、手段更高的“舒淇”。

心中念头电转,江荣廷面上却已恢复平静,他放下电报,对着陶彬和张福山拱了拱手,语气沉稳:“原来如此。荣廷甫一到任,诸多情况尚未熟悉,日后还需陶大人、福山兄以及诸位同僚鼎力相助。”

宴席气氛重新热络起来。江荣廷虽与众人应酬,但心思早已飞到了边境线上。他通过延吉厅的电报房,向奉天的徐世昌发去了一封“谢恩”电文,言辞恭谨,表示已抵达延吉,定当恪尽职守,不负制台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