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光霁峪的“马贼”事件余波未平,日方少壮军官显然不甘心就此认栽,很快便寻衅报复。这一次,他们选择了江荣廷和吴禄贞苦心经营、视为延吉防务标杆的六道沟要塞区域。

一日清晨,一支六十余人的日军小队,在一名少尉军官板垣征四郎的带领下,打着“例行巡逻,追查马贼踪迹”的旗号,未经任何通报,公然越过双方默认为的边界线,闯入了六道沟中方防区的核心地带。

驻守此地的靖边军巡逻小队立刻上前阻拦。

“站住!这里是大清国靖边军防区,请你们立刻退出!”巡逻队长厉声警告。

板垣征四郎骑在马上,嘴角挂着一丝轻蔑的冷笑,用生硬的中国话说道:“我们在追捕威胁双方安全的马贼,有权进入任何可疑区域搜查。”他非但没有理睬警告,反而命令部队继续前进,甚至在推搡间,他手下的士兵悍然用枪托砸伤了三名上前阻拦的中国士兵,其中一人额头破裂,鲜血顿时染红了军服。

消息传到主营,朱顺闻讯,勃然大怒!他当即点起麾下一营兵马,如旋风般冲出工事,不到一刻钟,便将那六十多名日军团团包围在了一处相对开阔的洼地。

“把路给我堵死!一个都别放跑!”朱顺策马立于阵前,怒吼道。

“咔嚓——咔嚓——” 一片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响起,数百名靖边军士兵动作整齐划一,明晃晃的刺刀瞬间套上枪口,在晨曦下反射出森冷的光芒。士兵们圆睁怒目,死死盯着被围在核心的日军,浓烈的杀气几乎凝成了实质。

被团团围住,板垣征四郎却毫无惧色,他甚至示意部下举枪与靖边军对峙,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挑衅神情。双方士兵相距不足十步,刺刀几乎相碰,手指都扣在扳机上,空气凝固得如同灌了铅,任何一点微小的火花,都可能瞬间引爆这场血腥的火并。

“朱统领,你们这是何意?难道想挑起战争吗?”板垣高声喊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放你娘的屁!”朱顺马鞭直指板垣,“你非法闯入我军防区,打伤我的人!今天不给老子一个交代,你们谁也别想竖着出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帮办到——!”

一声高呼,只见江荣廷单人独骑,如一道黑色闪电,疾驰而至!他径直冲入对峙两军之间那狭窄而危险的真空地带,猛地勒住战马。骏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江荣廷稳坐马背,目光先扫过朱顺,示意他稍安,随即死死盯住板垣征四郎。

“板垣少尉,”江荣廷的声音冷得像冰,“给你三息时间,命令你的部下放下武器。否则,我将视你们为武装入侵!”

板垣被江荣廷的气势所慑,但年轻人的狂妄让他不肯低头:“江帮办!我们是在执行任务!你们无权阻拦!”

“无权?”江荣廷厉声打断他,声量陡然提高,响彻整个洼地,“在这六道沟,我说的话,就是权!你脚下踩的,是我江荣廷的防区!你打伤的,是我江荣廷的兵!我最后说一次——放下武器!”

就在这时,远处烟尘再起,马蹄声如雷。是江荣廷在赶来途中,已命人急调的一队靖边军骑兵赶到了!近百名骑兵在洼地边缘迅速展开,马刀出鞘,在阳光下寒光凛凛,形成了第二道铁壁合围,彻底封死了日军任何突围或顽抗的可能。

板垣的脸色终于变了,他环顾四周密密麻麻的枪口和雪亮的马刀,额头渗出了冷汗,但依旧咬牙硬撑。

也正是在此时,得到紧急报告的斋藤季治郎,才得知板垣竟擅自行动,他大惊失色,立刻带着几名卫兵骑马狂奔而来。赶到现场附近的高坡,望见洼地中被绝对优势兵力层层包围、已成瓮中之鳖的小队,以及阵前态度强硬如铁的江荣廷,斋藤心中暗骂板垣的鲁莽,知道这次挑衅玩脱了。

他猛抽一鞭冲到现场,挤入对峙中心,先是严厉地瞪了板垣一眼,然后用日语呵斥道:“八嘎!谁允许你擅自行动的?!”

随即,他转向江荣廷,脸上挤出极为难看的笑容,语气也缓和下来:“江帮办!请息怒!这完全是一场误会!是板垣少尉误解了命令,误入了贵方防区,产生了不幸的冲突。我对此深表遗憾!”

他见江荣廷面色依旧冷峻,立刻又对板垣命令道:“板垣君,立刻向你鲁莽行为伤害的士兵道歉!这是命令!”

在绝对武力的威慑和上级的严令下,板垣征四郎脸色铁青,极不情愿地,朝着受伤士兵的方向,微微低头,用生硬的中文含糊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江荣廷冷冷地看着这一切,知道今日之事若再逼下去,便是全面开战,时机未到。他冷哼一声,目光锐利地扫过斋藤和板垣,沉声道:“斋藤,管好你的人!这不是你们能撒野的地方!”

说完,江荣廷才挥了挥手。靖边军士兵让开一条通道,目送着那队来时嚣张、去时狼狈的日军,在斋藤的带领下,灰溜溜地退出了六道沟防区。

朱顺看着他们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妈的,便宜这帮小鬼子了!”

六道沟这场惊心动魄的刀锋对峙,消息很快通过电报传到了奉天东三省总督府。

徐世昌仔细阅读着陈昭发来的详细报告,面色凝重。他既欣赏江荣廷在处理危机时表现出的强硬与果断,成功震慑了日军,维护了国格军威;同时也深感忧虑,日方的挑衅一次比一次露骨,延吉的局势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仅靠江荣廷的靖边军,恐怕难以长久压制。

“必须进一步加强军事存在,以绝对优势的实力,震慑倭人,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徐世昌下定决心。他一方面电令陈昭、江荣廷,表彰其处置得当,要求他们继续坚守立场,严密监视日军动向;另一方面,他目光投向了刚刚入驻长春南岭大营的北洋劲旅——曹锟的第三镇。

很快,一道命令从总督府发出:急调北洋陆军第三镇第六协协统张鸿逵,率领其所部官兵,火速向延吉方向开拔,增强该地区防御力量!

随着张鸿逵的第六协数千官兵陆续抵达,延吉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瞬间发生了决定性的倾斜。中方在此集结了靖边军、前路巡防营主力以及北洋军一个精锐协,总兵力超过万人,且装备精良,士气高昂。这股强大的力量,如同磐石般镇守在图们江畔,使得斋藤季治郎及其背后的日本朝鲜统监府,再也不敢轻易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