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 第449章 烈焰焚寺清余孽,铁甲围城定鹿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9章 烈焰焚寺清余孽,铁甲围城定鹿儿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49 章:烈焰焚寺清余孽,铁甲围城定鹿儿

嘉靖三年五月十一日,寅时。 夜色尚未褪去,石山海域的大明舰队已悄然集结。郑崇礼站在龙王壹号舰桥,望着远处灯火稀疏的石山本愿寺,下令道:“各舰主炮装填开花弹,凌晨卯时整,对寺院主体建筑发起炮击!登陆部队做好冲锋准备,务必一举攻克核心区域!”

陆承熠身着湿透的水师制服,双眼布满血丝却精神矍铄。昨夜他与炮组士兵一同检修火炮,结合地形测绘数据优化了射击参数,此刻正手持望远镜观察寺院布局:“萧先生,寺院西侧有一处高塔,疑似指挥中枢,且能俯瞰滩头阵地,需优先摧毁。”

萧策点头认同,立刻对郑崇礼道:“提督,承熠贤侄所言极是。那高塔若不除,我军冲锋时恐遭居高临下的攻击。”

郑崇礼当即调整指令:“龙王级重点打击西侧高塔与寺院主殿,巨龙级覆盖外围僧兵营房!”

卯时整,晨曦微露。15艘龙王级的950mm主炮同时喷射火焰,开花弹如流星般掠过海面,精准命中石山本愿寺的高塔与主殿。木质结构的高塔被炮弹炸开缺口后,内部梁柱轰然坍塌,塔顶的了望僧兵惨叫着坠落;主殿的屋顶被直接掀翻,开花弹炸裂后的弹片横扫殿内,浓烟滚滚升起。40艘巨龙级的炮火紧随其后,开花弹密集落在外围营房,砖石与木料飞溅,睡梦中的僧兵大多葬身废墟。

“冲锋!”登陆部队指挥官一声令下,千名大明士兵在机枪掩护下,朝着寺院发起冲锋。陆承熠手持嘉靖一世步枪,跟随第二梯队冲入寺院,只见残存的僧兵仍在负隅顽抗——他们依托断壁残垣,手持初代燧发枪与火铳交替射击,更多人则挥舞长刀,试图近身搏杀。

“左侧断墙后有燧发枪手!”陆承熠敏锐地发现墙角的火光,立刻示意身旁士兵:“你掩护,我去侧翼包抄!”他借着浓烟掩护,矮身绕至断墙侧面,端起嘉靖一世步枪接连三枪,精准命中三名僧兵,燧发枪声戛然而止。身后士兵趁机冲锋,肃清了这处抵抗据点——嘉靖一世步枪的远射程与高精度,在近距离巷战中尽显优势,远超僧兵手中简陋的火器。

激战至辰时,寺院主体区域已被明军控制。陆承熠在主殿密室中发现了一批密信,其中一封详细记载了石山本愿寺与毛利藩的勾结计划,甚至提及要联合西域部落再度侵扰大明北疆。“萧先生,这些密信是重要罪证!”他将密信封装好,递交给赶来的萧策。

萧策翻看后脸色凝重:“立刻派人送回京城,禀报镇国公与徐阁老。看来东瀛诸藩的勾结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必须加快平定步伐。”

此时,寺院西侧的火势已渐渐熄灭(开花弹炸裂引燃木质建筑所致),残存的僧兵要么被歼,要么投降。郑崇礼下令清理战场,安抚被胁迫的平民,同时派遣舰队封锁石山周边海域,防止残敌逃脱。

辰时,鹿儿岛。 武田信长的军队已将内城团团围住,却因内城城墙坚固、粮草充足,久攻不下。岛津义弘站在城头,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武田军,心中仍存侥幸——他坚信毛利藩会派兵支援,只要坚守数日,便能逆转战局。城头的萨摩军士兵手持火铳与燧发枪,不时朝着城外射击,箭矢与铅弹交织成简陋的防线。

突然,远处的海面上传来震天的汽笛声,20艘迅龙级与10艘猛龙级铁甲舰驶抵鹿儿岛近海。郑崇礼已派遣部分舰队赶来支援,猛龙级的450mm主炮对准内城城墙,迅龙级则用130mm副炮压制城头守军。

“开炮!”舰队指挥官一声令下,密集的开花弹如雨点般落在内城城墙。原本坚固的城墙在铁甲舰炮火面前不堪一击,很快便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砖石飞溅间,城头守军死伤惨重。武田信长见状,立刻下令:“全军冲锋!拿下内城,活捉岛津义弘!”

武田军士兵士气大振,推着云梯从缺口涌入内城。岛津义弘见城墙失守,深知大势已去,却仍不甘心,率领亲信士兵在城主府负隅顽抗——这些亲信大多配备了萨摩藩最先进的初代燧发枪,依托府内建筑顽强阻击。明军舰队派出登陆小队,与武田军合力围攻城主府,25mm机枪的弹幕如钢鞭般抽打,嘉靖一世步枪的精准射击更是压制得萨摩军抬不起头,他们手中的燧发枪射程不足,根本无法对明军造成有效威胁。

午时,城主府被攻破。岛津义弘被武田军士兵生擒,他望着涌入府中的明军与武田军,绝望地嘶吼:“萨摩藩百年基业,竟毁于一旦!”

武田信长走到他面前,冷声道:“勾结外敌,侵扰大明,此乃取死之道。你若早降,何至于此?”

此时,陆承熠随支援小队抵达鹿儿岛,他看着被生擒的岛津义弘,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不仅是大明铁甲舰的威力彰显,更是盟约合力的成果。他捡起一把被丢弃的萨摩藩燧发枪,对比手中的嘉靖一世步枪,只见燧发枪工艺粗糙、枪管弯曲,射程与精度远逊于前者,心中愈发为大明的军工实力感到自豪。

未时,鹿儿岛城外。 武田信长与大明水师将领举行会师仪式。郑崇礼与武田信长并肩而立,身后是整齐列队的明军与武田军士兵,铁甲舰在近海列阵,气势磅礴。

“郑提督,多谢大明水师相助,方能顺利攻克鹿儿岛与石山本愿寺。”武田信长拱手致谢。

郑崇礼回礼道:“武田公客气了。平定萨摩藩与石山本愿寺,是盟约之责。如今首恶已擒,后续还需武田公主持东瀛大局,安抚百姓,整顿秩序。”

武田信长点头道:“本公已有规划。萨摩藩残余势力,本公将逐一清剿;石山本愿寺的僧众,除首恶外,其余愿意归顺者,将迁往偏远寺院修行。同时,本公将按盟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与大明永世修好。”

陆承熠站在一旁,看着双方达成共识,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他取出在石山本愿寺发现的密信,递交给郑崇礼:“提督,这是从寺院密室中搜出的密信,涉及毛利藩与西域部落的勾结。”

郑崇礼接过密信,脸色一沉:“毛利藩竟敢暗中作祟!传我命令,舰队即刻前往毛利藩海域,施加压力,令其交出勾结萨摩藩的罪证,否则便发起进攻!”

武田信长补充道:“本公也将派遣陆军,从陆路逼近毛利藩边界,配合大明水师行动。毛利藩虽也装备了少量火铳与燧发枪,但战力远不及萨摩藩,且无坚固城防可依,若识时务,便会乖乖就范;若顽抗,正好一并平定,以绝后患。”

夕阳西下,鹿儿岛的天空被染成金色。大明舰队的铁甲舰缓缓驶离港口,朝着毛利藩海域进发。陆承熠站在甲板上,手持嘉靖一世步枪,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场远征尚未结束,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但只要大明水师同心协力,依托先进的铁甲战舰与精良火器,定能平定东瀛,扬我国威。

而京城的镇国公府内,陆砚昭收到了石山与鹿儿岛大捷的捷报,他望着窗外的天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徐阶走来,手中拿着武田信长的书信,笑道:“砚昭,承熠贤侄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精准识破敌阵弱点、用嘉靖一世步枪屡立奇功,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陆砚昭点点头,眼中满是骄傲:“这孩子,总算没辜负我与徐伯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后续的战事中,继续历练,成长为可堪大用之人。”

此刻,东瀛的海面上,铁甲舰的汽笛声再次响起,朝着毛利藩的方向,破浪前行。一场新的征程,已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