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2章 铁甲舰的全球航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热那亚港,意大利海军的摇篮与心脏,在初春的清冷空气中沸腾。巨大的船坞旁,人潮如同密集的蚁群,翘首以盼。彩旗在略带咸味的海风中猎猎作响,军乐队卖力地吹奏着激昂的《皇家进行曲》,但这一切喧嚣,都被船坞中那艘即将问世的钢铁巨兽的沉默威严所压倒。

这是一艘凝聚了意大利最新造船技术与海战经验的结晶。流线型的舰体超过百米,犹如一头蛰伏的钢铁巨鲸,水线以上包裹着厚重的新型复合装甲(钢面铁甲),在略显苍白的春日阳光下泛着冷峻的灰蓝色光泽。前后两座粗矮的旋转炮塔内,双联装大口径重炮的炮管森然探出,彰显着毁灭性的力量。舰艏,一块打磨得锃亮的铜质铭牌已然就位,上面镌刻着那个承载着荣誉与伤痛的的名字——“意大利号”。它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利萨海战中英勇战沉的那艘同名旗舰的继承者与升华,更大、更快、更强,每一块钢板都仿佛熔铸了前者的不屈英魂。

观礼台上,权贵云集。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身着戎装,勋章闪耀。但所有人的目光焦点,却不由自主地落在站在他身旁稍前位置的那人身上——亚历山德罗·科斯塔首相。他今日未穿繁复的首相礼服,而是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蓝色海军大臣制服,简约而锐利,一如他此刻的目光。他平静地注视着“意大利号”,仿佛一位父亲审视着自己最杰出的儿子,沉稳的外表下,是奔涌的战略图景。

海军司令官的声音通过扩音筒,洪亮地回荡在港湾:“今天,我们不仅是为一艘新舰洗礼,更是为一个不朽精神的加冕。‘意大利号’从未沉没,它的意志已与钢铁和烈火重生,将承载着王国的荣耀,驶向更广阔深蓝。”

在无数道目光的聚焦下,国王陛下接过侍从奉上的酒瓶——并非寻常香槟,而是特意选用产自亚得里亚海靠近利萨岛区域的葡萄酒,意义非凡。他用力将酒瓶掷向舰艏。

“为了意大利!”

“砰!”清脆的碎裂声被巨大的滑轨轰鸣瞬间淹没。涂满了油脂的滑道上,“意大利号”这头钢铁巨兽仿佛被瞬间唤醒,伴随着地动山摇般的摩擦声与两岸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浪,它开始缓慢移动,继而加速,庞大的舰体优雅而不可阻挡地滑入蔚蓝的第勒尼安海,舰艏劈开白色的浪花,舰体沉稳地浮起,随波轻荡。礼炮轰鸣二十一响,汽笛长鸣,整个热那亚港陷入了狂热的庆典气氛。

下水仪式盛大落幕,但真正的决策才刚拉开帷幕。在海军司令部戒备森严的作战室内,海图铺满了长桌,硝烟味被雪茄和咖啡的气息取代。亚历山德罗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图前,身后是海军将领们和几位核心内阁成员。

“先生们,”亚历山德罗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肃静,清晰而有力,不容置疑,“‘意大利号’的重生,绝非只是为了填补舰队名录上的一个空缺,或是抚平利萨的伤痕。它的下水,是一个信号,一个宣言——标志着意大利海军已彻底摆脱近海防御的桎梏,成为一支真正具备远洋行动能力的战略力量。”他语气中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利萨海战后期表现、持续的技术革新和眼前这艘世界一流铁甲舰的基础之上。

“然而,”他话锋一转,手指划过地图上的地中海,然后猛地向外推开,囊括了整个大洋,“力量若无法被看见、被感知,便等同于不存在。真正的世界强国,其影响力必须能投射到全球任何一片关乎其利益的海域。因此,我决定,并已获得内阁授权,王国海军将执行一次史无前例的行动——组织一支特遣铁甲舰队,进行环球航行。”

“环球航行?”几位老成持重的将领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想法太过大胆,远超乎他们的想象。这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持,面对未知的海况和潜在风险,其政治含义更是极其敏感。

海军参谋长显然已与亚历山德罗深入沟通,他立刻上前,展开详细的计划书:“舰队将以新下水的‘意大利号’和同级舰‘胜利号’为核心主力,配属两艘最新型的高速燃煤补给舰‘墨西拿号’与‘卡拉布里亚号’,组成特遣编队。这将是一支足以令任何国家都不敢小觑的海上机动力量。”

亚历山德罗接过话头,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人员,阐述此次航行的深层战略意图,每一点都直指核心:“第一,实力展示,奠定地位。我们要让伦敦、巴黎、柏林、维也纳、圣彼得堡的战略家们清醒地认识到,亚平宁半岛崛起的,不再是一支仅限于地中海澡盆的舰队。我们要将最先进的铁甲舰开到他们的家门口,进行‘友好访问’,让他们亲眼评估,亲手触摸。这是提升国际话语权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

“第二,航道勘测,商路护航。科斯塔集团的商船队正在不断扩张,我们的贸易利益将遍及全球。舰队此次航行,负有重要使命:详细勘察主要贸易航线的水文、气象、暗礁险滩,记录港口设施、补给点分布,绘制精确海图。这是帝国血管的勘察,价值无可估量。同时,舰队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潜在海盗和挑衅者的威慑,为我们的商船提供无形护航。”

“第三,军火外交,开拓市场。我们的造船业和军工业需要持续订单来维持领先。这次巡航,就是移动的、最有力的广告。我们要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重建市场、在南美各国军备竞赛的浪潮中、在远东即将开启现代化的日本和古老而虚弱的清国面前,展示意大利铁甲舰的卓越性能。订单,将是最好的战利品。”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雄心万丈的航线,如同帝王的权杖指点江山:“初步航线规划:从热那亚启航,首站访问法国土伦、西班牙卡迪斯——既是礼节,也是对传统海军强国的姿态展示。随后北上,直抵英国朴茨茅斯,我们必须让‘日不落帝国’看到我们的成色。”

“之后,挑战大西洋,访问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华盛顿,这个新兴的巨人值得我们给予最高级别的重视。沿美洲海岸南下,访问巴西里约热内卢、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智利瓦尔帕莱索,拓展在新世界的影响力。”

“跨越浩瀚太平洋,访问正在进行明治维新、渴求强兵的日本,他们的需求是我们的巨大机遇。继而前往清国,停泊天津大沽口,与清廷高层接触,展示舰容,并南下考察台湾岛基隆等港口的潜力(此为长远伏笔)。”

“经停西班牙控制的马尼拉,穿越至关重要的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访问我们在东非的新兴殖民地港口,鼓舞移民士气,震慑土着势力。最后,通过我们拥有股份的苏伊士运河返回地中海,顺道访问奥斯曼土耳其(展示实力而非友好)和希腊,最终凯旋热那亚。全程预计历时14至16个月。”

计划宏大至极,也充满了难以预料的挑战——漫长的补给线、变幻莫测的远洋气候、复杂的国际政治、舰艇的长期机械损耗……

“陛下,诸位同僚,”亚历山德罗最后总结,目光坚定如铁,“这将不仅仅是一次航行,更是一次流动的国力展示,一次全球范围的战略侦察,一场持续经年的海军外交。我们的将士将代表新生的意大利,将三色旗的荣耀带往世界每一个角落。所需一切经费与资源,财政部将予以最高优先级的保障,不容有失。”

1872年2月末的一个清晨,热那亚港再次人声鼎沸。以“意大利号”和“胜利号”为首的钢铁编队,锅炉升压,烟囱喷吐着浓密的黑烟,舰艇悬挂满旗,缓缓驶离挚爱的母港。送行的人群欢呼声震耳欲聋,鲜花与彩带抛向空中。

亚历山德罗独立于码头尽头,海风拂动他深色的衣摆。他凝视着舰队逐渐变成海平面上的剪影,目光深邃,仿佛已穿越重洋,跟随着那支承载着他野心的舰队,驶向波诡云谲的世界舞台。意大利的星芒,自此不再局限于地中海,开始向全球的深蓝,投下自己清晰而强硬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