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386章 技术人才就是最大的缴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6章 技术人才就是最大的缴获

李旦看了一场热闹的战斗,可惜自家船队也毁了两艘船。

他们正好在水道边,被岛上火炮当做后队打,死了二十来个人。

岱山岛上的战斗时间很长。

林茂江和耿仲明都带着双屿俘虏的远洋船出现了,岱山还没打完。

卫时觉不准轰杀,战斗起来更慢。

越来越多的僧兵上岸,开始拉网搜索,明军则把港口、工坊、库区保护起来。

卫时觉上岸,与众人直奔火器工坊和库区。

林奇逢说的对,偷袭太突然,规模太大,白毛鬼不知道防御哪个方向,很多东西没来得及用,仓库的架子上堆满各类火器。

火龙出水、长枪箭,这是二级火箭的不同类型。

神火飞鸦,是对付步卒和海船的利器。

神机箭、百虎齐奔箭,就是厢式密集箭阵。

震天雷、万人敌、轰天雷、飞空雷、毒烟球、霹雳炮……全是单兵爆破的炸弹。

红夷大炮、无敌大将军、神威大将军、加农炮…全是铁蛋炮,大小轻重区别。

卫时觉对火炮没什么兴趣,太笨重了,以后都得熔铸。

面前是一人高的神火飞鸦。

这玩意好像宋代就有,大明朝的非常大。

飞鸦尖头上翘,气动外形很合理。

屁股后面四支大烟花,中间一根空心竹竿。

烟花燃烧快到尽头的时候,就会引燃空心竹竿的火捻子,点燃四个麻布包裹的铁蛋,顺带把麻布烧穿,铁蛋就掉下去了。

为了保证点燃效果,竹竿里面是双头捻子。

这玩意说起来简单,制作太复杂了,费时费力。

而长枪箭就是火箭溜的变种,竹竿里面塞火药,前端顶着一个单兵铁蛋。

火龙出水更复杂,三层竹片粘起来,五支火箭一圈,前后四排,中间镂空填火药,需要精准控制分支引线。

空中燃烧爆炸,二十支火箭引燃,在推力和重力下加速,靠火箭本身的火药引火。

至于单兵爆破的炸弹,内部是木头,破片粘连,爆炸后靠破片伤人。

林奇逢带着一个工匠,胆颤心惊的给卫时觉讲解火器。

这是林奇逢的堂叔,观海卫世袭军户,岛上的工匠,一个月五两银子。

大明朝不知珍惜人才啊,都被白毛鬼利用了。

尚可喜到身边汇报,“少保,战斗结束了,七艘鸟船被毁,兄弟们阵亡400,重伤百人,轻伤1100人,倭国僧兵很糟糕,阵亡两千,受伤三千,他们太密集了,被工匠拿爆破的炸弹伤了不少。”

卫时觉回头,“僧兵有没有报复性杀戮?”

“暂时没有发现,俘获的东西还在清点,南海猴子全杀了,白毛鬼有六百人投降,2700工匠,家眷有8000多人,这岛上有个很特别的地方,是海商从院馆买来的女人,有二百多人,全部三十岁以上。”

卫时觉眨眨眼,对身旁的邓文映道,“夫人去训斥一下倭国的几个大名,让他们准备分兵跟随大军,工匠和家眷夫人带去朝鲜吧,天亮就出发。”

邓文映点点头,大步向港口而去。

卫时觉这才对尚可喜道,“送那些女人去轮回,马上识别工匠和家眷,全部登记带到船上,现在就开始,满载一艘就离港,晚上在东边集合离开,不允许他们在岛上停留。”

下了两个命令,卫时觉对火器也失去兴致了。

耶速会还在研究底火,配比没问题,不会弄成黏块使用,就这么点区别。

林茂汉兄弟、王洽,一起去舟山,把所有的海船都带了过来,算是缴获了三百艘船。

这些船不能全带走,否则海贸就完蛋了。

卫时觉抱胸站在山顶,脚下是密集的工坊、宿舍,此刻都在冒烟。

四周密密麻麻的船只,外围的水师还在来回巡视。

像是糟蹋自己家。

没有胜利的喜悦。

看着工匠和家眷被带上大福船,卫时觉才露出一丝笑意,这就是最大的缴获,等他们去朝鲜,很多东西就可以制作了。

夕阳西下,郑一官来到身边,十分疲惫。

他审了一整天的俘虏,双屿那边还俘虏了六百人,一共1200人。

“少保,白毛鬼不知忠诚,只要管吃,他们就投降,还幻想家里来赎人。

这里的负责人叫努埃尔,是卜加劳家族的人,濠境火炮厂的东主,在葡萄牙专门生产火器,西班牙王室给子爵称号,还有两个工匠负责人,公沙和德谢拉,大明工匠的负责人是郭氏和林奇逢的堂叔。

岱山不制作木炭,直接从岸上购买,硝石、硫磺都是由商人采购,岛上库存还各有万余斤,这里实际就是濠境炮厂的一个工坊。”

卫时觉回头,淡淡说道,“卫某改主意了,明日水师四百艘随你南下,不够找林氏调拨,顺着海岸南下,找到炮舰追杀,李旦带路,一路去吕宋,直接端了马尼拉。

你则带十艘船联系尼德兰,能做生意就做生意,幻想炮舰东来,那就让水师回头绞杀,然后去濠境,留一万僧兵、五千水师驻守濠境。”

郑一官思索片刻,犹豫问道,“您打西班牙,义父肯定高兴,小人能说个建议吗?”

“说!”

“既然您不准备南下,别的将军恐怕难以做主,小人建议您炮击泉州和福州水师。”

卫时觉下巴差点掉了,“你这想法很惊人啊。”

郑一官深吸一口气,“少保,就算您本人去福建,恐怕也没用,可能会更加生气,福建海商最大的倚仗就是水师。

福建水师总兵乃俞大遒的儿子俞咨皋,俞氏乃沿海唯一世袭总兵的将门,在福建的人脉类同辽东李氏,俞咨皋热衷与士绅豪商打交道,眼高手低,表里不一,您不把俞咨皋揍服,做什么都拖后腿。”

卫时觉想起郑一官就是揍了俞咨皋才做大,点头同意了,招手叫过砝壳、尚可喜。

“你们明日南行,带两万僧兵,打寺庙的旗帜,补给到舟山拿,带走所有缴获的远洋炮舰,砝壳主将,尚可喜、郑一官为辅,战事可参考郑一官的决定。

若福建不配合,可以把水师船只击沉,避免他们捣乱,卫某只有一个要求,撵走西葡两国,把杨师傅送到交趾,飓风季来临前,你们得带粮食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