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已是极其明显的敲打。

蔡姝瞬间感觉后背渗出一层薄汗。

荀采是在警告她,

认清自己的位置——她首先是魏王的嫔妃,其次才是蔡家的女儿。

在魏宫,

任何试图为母家谋取不当利益或传递消息的行为,都是取祸之道。

家族将她献出以求存,但在这位深不可测的王后面前,

家族的名头并非护身符,反而可能是催命符。

“娘娘教诲,字字珠玑,

妾身定当铭记于心,恪守宫规,谨言慎行,

绝不敢有负大王与娘娘恩德,亦不敢有损蔡氏门楣。”

蔡姝深深拜伏下去,额头几乎触碰到冰凉的金砖地面。

姿态谦卑至极,声音带着一丝强压的哽咽。

她知道,这是她唯一能做的表态。

荀采看着她伏低的背影,眼中并无太多波澜。

蔡姝的惶恐在她意料之中。

她并非存心刁难,只是身为王后,统御后宫,

维系与大王前朝政局的微妙平衡,是她无可推卸的职责。

蔡姝的身份敏感,荆州刘表的态度也未必全然可信,

她必须在一开始就划清界限,树立规矩。

恩威并施,方是驭下之道。

她正欲开口让蔡姝起身,殿外传来侍女清晰而恭敬的通禀:

“启禀娘娘,张夫人求见。”

荀采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淡淡道:

“让她进来吧。”

殿门轻启,一阵混合着淡淡花香与脂粉气的香风随之飘入。

一位身着鹅黄云锦宫装、身姿窈窕婀娜的女子款款步入。

她云鬓高耸,珠翠环绕,容颜娇艳如春日海棠,

尤其一双杏眼,顾盼间流光溢彩,带着天然的妩媚风情。

正是刘复在青州临淄时纳的宠妾——张莹。

“妾身给王后娘娘请安。”

张莹的声音娇柔婉转,行礼的姿态也如弱柳扶风,风情万种。

她是典型的以色事人者,

父亲是青州颇有名气的绸缎商,家资丰厚。

当年刘复坐镇临淄,大力发展商贸,张父眼光独到,积极靠拢,

献上巨资助军,更将容貌出众的独女献入府中。

张莹凭借美貌与懂得讨好的性子,颇得刘复一段时间的宠爱,

虽无显赫家世,但在后宫中也算站稳了脚跟,尤其在临淄旧宫时期,风头颇盛。

迁都陈留后,荀采地位愈发稳固,张莹才收敛了些。

她起身后,目光流转,

几乎是立刻就落在了仍跪伏在地的蔡姝身上,

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审视与不易察觉的警惕,随即化作明媚的笑意,声音愈发甜腻:

“哟,这位姐姐瞧着面生,真真是天姿国色,气度不凡,想必就是大王新纳的荆州蔡姐姐吧?

妾身在临淄时就听闻荆州蔡氏出美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呢!”

她这番话,既是夸赞,也是在不动声色地点出蔡姝的来历,

更隐晦地提醒荀采和自己——这是个有强大母家背景的新人。

蔡姝此时已得荀采示意起身,闻言连忙向张莹行礼,姿态依旧恭敬:

“妾身蔡姝,见过张姐姐。

姐姐谬赞了,姐姐才是光彩照人,令小妹自惭形秽。”

她初来乍到,对后宫形势一无所知,只能以最谨慎的态度应对。

张莹的热情让她有些不适,

但那份直白的美艳与扑面而来的存在感,也让她感到了另一种压力。

荀采端坐上首,将两人的互动尽收眼底。

张莹的突然出现,绝非偶然。

这位张夫人,心思活络,消息也颇为灵通,定是听闻大王带回一位出身名门的荆州贵女,特意前来“认人”,

也是来试探王后的态度,顺便在新人面前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张夫人来得正好。”

荀采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蔡妹妹初入宫闱,许多规矩尚需熟悉。

你们姐妹日后同在宫中,当和睦相处,互相照应才是。”

她这话,既是场面话,也是定调子——后宫不许生事。

张莹立刻笑靥如花,上前亲热地挽住蔡姝的手臂,仿佛真是多年姐妹:

“娘娘放心!

妾身一见蔡姐姐就喜欢得紧呢。

姐姐若有不懂的,尽管来问我,这宫里的路啊、人啊、事儿啊,姐姐我还是知道一些的。”

她话语热情,眼神却飞快地瞟了荀采一眼,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和试探。

荀采看着张莹那过于亲昵的举动,

又看看蔡姝身体略显僵硬却不得不强颜欢笑的模样,心中无声地叹了口气。

眼前的场景,一个娇艳如花,心思活络;

一个清丽脱俗,背后牵连荆州;

所幸之前刘复后宫之中人数不多……

但……

大王刘复的后宫,随着他基业的扩张,定然也会如这天下局势一般,变得越发复杂起来。

“大王啊大王,”

荀采端起微凉的茶盏,指尖感受着那细腻的瓷温,

目光落在殿外庭院中摇曳的兰草上,心中暗忖,

“你于前朝运筹帷幄,扫荡群雄,开疆拓土,

这魏国疆域日益辽阔,中枢架构渐趋稳固,四方将军各镇一方。

可这后庭之内,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暗流涌动。

旧人如张莹,尚需敲打;

新人如蔡姝,更需引导,其背后牵扯的荆州蔡氏与刘表,犹如悬丝。

再加上以后可能增加的莺莺燕燕,必然各有心思……

这平衡之术,丝毫不比你在前朝与袁绍、韩馥、吕布、公孙瓒周旋来得轻松。”

她想起刘复将蔡姝交给她时那隐含托付与信任的眼神,

又想起他每每在前朝议政归来,眉宇间挥之不去的思虑与疲惫。

作为他的王后,

他的妻子,亦是他在内廷最坚定的支持者与执行者,

她必须为他守好这“家宅”后院。

这不仅是女人的战场,

更是维系魏王权威、稳定前朝政局的重要一环。

新政推行,吏治改革,屯田统筹,桩桩件件耗费心力,

她不允许后宫的纷争牵扯到前朝,

更不允许任何可能动摇魏国根基的隐患在此滋生。

“热闹些也好,”

荀采心中念头百转,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雍容,

她放下茶盏,对着下首看似亲热实则暗藏机锋的两人,语气温和:

“只是莫要忘了根本。

张夫人,你素来懂得分寸。

蔡妹妹,本宫方才的话,望你时时谨记。

今日也乏了,都退下歇息吧。”

“是,臣妾\/妾身告退。”

张莹和蔡姝连忙行礼。张莹依旧挽着蔡姝的手臂,

笑语嫣然地一同退了出去,仿佛真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姐妹。

殿门在她们身后轻轻合上。

兰芷殿内恢复了宁静,只剩下沉水香悠长的余韵。

荀采独自静坐,目光重新落回案几上的简牍,

那是关于兖州新一批屯田点粮食预估产量的报告。

她提起朱笔,开始批阅。

殿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

在她沉静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前朝的风云激荡,冀州的血火纷争,后宫的暗香浮动……这一切,

都汇流到这位年轻的王后手中。

她不仅要打理好这个日益庞大的“家”,更要确保这个“家”的根基——魏国的稳定与强盛,

能够支撑起大王那逐鹿天下的雄心。

蔡姝的到来,张莹的试探,不过是这宏大棋局中,

几枚需要精心摆放的棋子罢了。

真正的挑战,如北方那即将爆发的幽州剧变(刘虞与公孙瓒的矛盾),

如冀州袁绍、韩馥、吕布、张燕的混战,

如颍川曹操面临的西线压力,才是此刻萦绕在她心头,

需要与大王、戏志才、郭嘉、程昱共同筹谋的天下大势。

后宫的涟漪,她自有手段抚平。

而前朝的惊涛骇浪,才是她与她的君王,将要共同驾驭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