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368章 灾报再惊暖阁殿,圣怒欲遣栋梁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8章 灾报再惊暖阁殿,圣怒欲遣栋梁臣

王守仁刚走出暖阁的朱漆门,就见户部尚书韩文提着官袍下摆,急匆匆地往这边赶。

两人身形交错的瞬间,王守仁主动侧身站定。

他躬身行礼:“王畿见过韩大人。”

韩文脚步一顿,连忙侧身回礼。

他的目光落在王守仁身上,满是赞许:“伯安不必多礼。方才听闻你在殿内与陛下议事,能让陛下召你密谈如此之久,伯安的才学,果然名不虚传啊!”

王守仁拱手道:“韩大人谬赞,臣不过是据实直言,侥幸契合陛下心意罢了。”

“据实直言才最难得啊!” 韩文叹了口气,压低声音。

“如今宗室、藩王之事棘手,朝廷财政吃紧,正需伯安这样的栋梁之才。陛下有你辅佐,实乃大明之幸。”

王守仁刚要再开口,殿内传来朱厚照的声音:“韩文进来!”

“陛下传唤,老夫先行一步。” 韩文对着王守仁拱了拱手,快步走进暖阁。

王守仁看着韩文的背影,轻轻点头。

他转身朝着兵部衙门的方向走去。

他要尽快把那三策的具体细则写出来,明日呈给陛下。

暖阁内,朱厚照重新坐回龙椅,脸色还带着几分方才与王守仁议事的兴奋。

韩文走进殿中,“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躬身道:“臣户部尚书韩文,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朱厚照摆了摆手,指了指御案旁的凳子。

“说吧,赈灾粮草调运出了什么问题?”

韩文站起身,却没有落座。

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报,双手捧着递上前,语气凝重:“陛下,南直隶的赈灾粮草,臣已安排妥当,户部左侍郎亲自押送,半个月内便可抵达应天府,交由李首辅统筹。”

“只是…… 还有一桩灾情,臣不得不向陛下禀报。”

“哦?” 朱厚照接过奏报,眉头微皱。

“南直隶、江西的灾情,李首辅早已奏报过,还有什么灾情?”

“是宁夏!” 韩文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

“宁夏巡抚派人送来八百里加急奏报,宁夏自入夏以来,滴雨未下,已闹了两个月的旱灾!”

朱厚照的动作顿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南直隶、江西的灾情他知道,可宁夏的旱灾,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旱灾?” 朱厚照展开奏报,快速浏览起来。

“奏报上说,宁夏的旱灾虽重,但百姓家中尚有存粮,本可勉强支撑,怎么会突然变成灾情?”

韩文叹了口气,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陛下,宁夏的灾情,表面是天灾,实则是人祸啊!”

“人祸?” 朱厚照猛地抬起头,眼神瞬间锐利起来。

“你详细说说!”

“是!” 韩文躬身道。

“宁夏巡抚奏报,安化王朱寘鐇借着旱灾的由头,说是要‘替朝廷筹集赈灾粮’,在宁夏境内横征暴敛 —— 每亩地加收三成赋税,百姓家中的存粮要交出一半,甚至连牛羊都要按头缴税!”

“百姓本就因旱灾颗粒无收,被安化王这么一折腾,存粮耗尽,牛羊被夺,根本活不下去!”

“如今宁夏境内,已有数千百姓逃到陕西,陕西巡抚秦肱大人虽已开仓放粮,安置了一部分灾民,可陕西的常平仓存粮也不多了,秦大人派人来户部求援,说至少还需要十万石粮食、三万两白银,才能安置所有灾民,否则恐生民变!”

“岂有此理!”

朱厚照猛地一拍御案,龙椅都跟着晃了晃,案上的笔墨纸砚散落一地,脸色铁青,眼中满是怒火。

他能容忍朱寘鐇有不臣之心,能容忍他拉拢边军、勾结蒙古。

可他绝不能容忍朱寘鐇祸害百姓!

藩王谋反,争的是江山社稷。

可祸害百姓,是断了江山的根基!

“朱寘鐇这个混账东西!” 朱厚照咬牙切齿,声音里带着杀意。

“他以为靠着横征暴敛,就能收买人心?就能让百姓跟着他谋反?简直是痴心妄想!百姓要是活不下去,第一个反的就是他!”

张永连忙上前,蹲下身收拾散落的笔墨,大气不敢出。

他跟着朱厚照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皇爷因为灾情发这么大的火。

韩文站在一旁,也不敢说话,只是低着头,等待着朱厚照的决断。

朱厚照在暖阁里来回踱步,胸口剧烈起伏。

过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平复下来,沉声道:“韩大人,你说,宁夏的灾情,该如何处置?”

韩文连忙道:“回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安置灾民,再处置安化王。”

“第一,立刻从陕西、山西的常平仓调运十万石粮食、三万两白银,送往宁夏,交由秦肱大人统筹,先让灾民有饭吃、有衣穿,稳定民心。”

“第二,派一名得力的官员前往宁夏,协助秦肱大人救灾,同时暗中调查安化王横征暴敛的证据。”

“第三,下旨斥责安化王,命他停止横征暴敛,将搜刮的粮食、钱财全部交出,用于赈灾,试探他的反应。”

朱厚照点点头,韩文的办法条理清晰,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就按你说的办!粮食和白银,立刻调拨,不得耽搁!斥责安化王的圣旨,让翰林院即刻拟写,朕亲自批阅!”

“只是…… 派谁去宁夏协助救灾呢?” 朱厚照的目光落在御案上的户部官员名册上,眉头微皱。

派去宁夏的官员,不仅要懂赈灾事宜,还要有足够的胆识和谋略。

既要协助秦肱稳定局面,又要暗中调查安化王,不能打草惊蛇,更不能被安化王拉拢或陷害。

韩文试探着道:“陛下,户部左侍郎已去南直隶,右侍郎在山西整顿漕运,剩下的官员中,要么资历太浅,要么缺乏赈灾经验,恐怕难以胜任……”

“资历浅不怕,关键是有能力、有担当。” 朱厚照打断他的话,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影,眼睛一亮。

“有了!欧阳铎!”

“欧阳铎?” 韩文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陛下说的是户部主事欧阳铎?”

“正是他!” 朱厚照点头道。

“欧阳铎是朕亲自找来的人才,去年入仕,在户部担任主事,负责核查各地常平仓的存粮,这一年来,他办事严谨,条理清晰,查出了三起地方官虚报存粮的案子,能力出众。”

“而且他出身平民,深知百姓疾苦,对赈灾之事也颇有研究,今年四五月北直隶闹蝗灾,他曾向朕上过一份赈灾疏,里面的办法切实可行,只是当时有更资深的官员负责,没能让他去历练。”

“如今正好,让他去宁夏,既能协助秦肱救灾,又能暗中调查安化王,给他一个历练的机会,看看他的真本事!”

韩文眼睛一亮,连忙道:“陛下英明!欧阳铎确实是个可塑之才,去年核查常平仓时,臣也见过他的卷宗,做事一丝不苟,心思缜密,派他去宁夏,再合适不过!”

“那就这么定了!” 朱厚照沉声道。

“你回户部后,立刻把欧阳铎叫来,让他即刻进宫见朕,朕要亲自吩咐他差事!”

“臣遵令!” 韩文躬身道。

“那陛下,赈灾粮草的调运文书,臣这就去安排,确保三日内送到陕西!”

“去吧!” 朱厚照摆了摆手。

“记住,粮草和白银,必须亲自交到秦肱手中,不能经过安化王的手,要是有半分差池,朕唯你是问!”

“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出现差池!” 韩文郑重地躬身行礼,转身快步走出暖阁。

暖阁外的阳光正好,韩文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心里松了口气。

有陛下的决断,再加上欧阳铎这样的得力官员,宁夏的灾情应该能稳住。

他快步走向户部衙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找到欧阳铎,让他立刻进宫见陛下!

而暖阁内,朱厚照重新拿起宁夏的奏报,手指在 “安化王横征暴敛” 几个字上轻轻敲击,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朱寘鐇,你不仅谋反,还祸害百姓,这一次,朕不会再让你逍遥法外!

欧阳铎要是能查清你的罪证,等赈灾结束,就是你的死期!

他靠在龙椅上,闭上眼睛,开始盘算着。

宁夏的灾情要解决,宗室的改革要推进,宁王的动向要盯紧,还有南直隶的赈灾……

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得力的官员去办。

还好,他身边有李东阳、王守仁、韩文这样的贤臣,还有欧阳铎这样的新锐人才。

只要这些人各司其职,大明的江山,定能稳如泰山。

殿外传来小太监的声音:“皇爷,户部主事欧阳铎已在殿外候旨,是韩尚书亲自带过来的。”

朱厚照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沉声道:“传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