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 > 第133章 雷霆手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易京的晨雾还未散尽,街巷间便已布满巡逻的士兵。玄甲上的铜钉在微光中泛着冷光,士兵们手持长枪,目光锐利如鹰,挨家挨户核查身份,连茶馆、客栈都未曾放过。柳清颜的暗探司如同一张密网,撒遍了都城的每个角落 —— 有的乔装成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有的扮成学子,混入学宫旁听;有的潜伏在客栈后厨,打探可疑人员的饮食起居。

三日后,柳清颜捧着一卷名录,走进燕公府的议事厅。案上的地图已用朱砂圈出七个红点,分别标注着 “学宫东斋”“城南客栈”“城西布庄”:“主公,经暗探多日排查,已锁定七名核心可疑人员。他们均在半年内从许都而来,表面是求学或经商,实则频繁秘密接触,且与前几日藏书楼纵火案的火油供应商有过往来。” 她指尖点在 “学宫东斋” 的红点上,“其中三人以学子身份入驻学宫,与冀州士族子弟过往甚密。”

张恒指尖摩挲着案上的名录,目光沉静:“学宫季度大考,是他们最好的发难时机。传令下去,让孔融做好安保部署,侍卫全员乔装成学子、杂役,暗中戒备。既然他们想闹,我们便顺势收网,一网打尽。”

学宫的考场设在藏书楼东侧的开阔庭院,五十张案几整齐排列,学子们身着统一的素色衣衫,奋笔疾书。庭院四周的杨柳树下,几名 “杂役” 正低头扫地,眼角却时刻扫视着考场动静;后排的 “学子” 握着毛笔,指节却微微泛白 —— 他们都是柳清颜挑选的精锐侍卫。孔融身着儒衫,坐在主位监考,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早已将那三名可疑学子的位置记在心中。

午时三刻,正当学子们沉浸在考题中时,考场西侧突然站起三名书生。为首的正是那名身着蓝衫的暗桩,他猛地将毛笔摔在案上,高声嘶吼:“燕公重用寒门,打压士族,废世袭、行考选,简直是逆天而行!藏书楼失火,便是他为销毁古籍、蒙蔽世人而自导自演!我等身为华夏学子,岂能坐视纲纪崩坏!”

另外两名书生也应声而起,一人煽动道:“士族乃天下根基,如今却被寒门宵小踩在脚下,我等当联合起来,逼燕公废除新政!” 另一人则趁乱伸手入袖,指尖已触到裹着油纸的火药包和火折 —— 他们计划点燃火药,制造恐慌,嫁祸给寒门学子,挑起更大动乱。

考场瞬间陷入混乱,学子们纷纷抬头,有的惊慌失措,有的交头接耳。“杂役” 和后排的 “学子” 们立刻起身,正要上前制止,蓝衫书生已点燃火折,就要往火药包上凑!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寒光如闪电般掠过!柳清颜不知何时已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那名书生身后,手中短剑的剑尖稳稳抵住他的咽喉,冷厉的声音如同寒冬的冰棱:“等的就是你。”

那名书生浑身一僵,火折从指间滑落,被柳清颜一脚踩灭。另外两名发难的书生还想反抗,却被周围的侍卫瞬间按倒在地,绳索捆得结结实实。整个过程不过瞬息之间,混乱的考场便已恢复秩序,只剩下三名俘虏的挣扎和喘息。

当晚,暗探司的审讯室灯火通明。刑具的寒光与烛火交织,映照着蓝衫书生苍白的脸。柳清颜坐在主位,面前摆着从他们住处搜出的密信、火药残留和与士族往来的凭证。“说吧,谁派你们来的?与城内哪些世家有勾结?”

蓝衫书生起初还想顽抗,可当柳清颜拿出他与许都曹府的通信密码,以及他收受冀州崔氏财物的账目时,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倒在地,声音颤抖地供认:“是…… 是曹操丞相派我们来的!让我们在易京制造混乱,牵制燕公兵力。城内的崔氏、韩氏、赵氏三个世家,也给了我们不少钱财,让我们趁机打压寒门,恢复士族特权……”

供词递到张恒手中时,已是深夜。他坐在烛火下,逐字逐句翻阅,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果然如此。” 他将供词放在案上,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我命令:崔、韩、赵三氏主犯,即刻捉拿,斩立决;家族男丁流放辽东,充军戍边;家产抄没,一半归入国库,一半用于抚恤藏书楼失火受损的学子和百姓。其余从犯,凡参与密谋者,杖责五十,流放北疆;若只是知情不报,罚没半年家产,闭门思过。”

“主公!” 陈莽匆匆赶来,脸上带着一丝担忧,“崔、韩、赵三氏在冀州经营多年,虽已失势,却仍有不少门生故吏。如此重罚,恐怕会引起士族恐慌,甚至有人暗中作乱!”

张恒抬眼看向他,目光如刀:“就是要让他们恐慌!乱世之中,最忌姑息养奸。我推行新政,本就意在打破士族垄断,他们却勾结外敌,妄图颠覆燕国,若不重罚,何以震慑宵小?何以告慰那些因他们纵火而受损的百姓和学子?”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需严令执法将士,不得牵连无辜,凡未参与密谋的妇孺老弱,一律不得刁难。”

陈莽躬身应诺,心中已然明白:主公这是要借此事,彻底扫清内部的世家残余势力,巩固新政根基。

次日清晨,易京南城门的城楼上,七颗血淋淋的人头被悬挂起来,正是崔、韩、赵三氏的主犯和三名曹营细作、一名牵线的世家子弟。人头下方,张贴着长长的告示,详细列明了他们勾结外敌、纵火作乱、打压寒门的罪行,墨迹淋漓,字字诛心。

城楼下,围满了百姓和学子。普通百姓看着告示,纷纷拍手称快:“这些世家大族,平日里作威作福,还敢勾结曹操害咱们燕公,杀得好!”“燕公为民做主,真是咱们的明君!” 寒门士子们更是激动不已,一名刚通过考选的学子感慨道:“燕公不偏袒士族,不纵容奸佞,让我们这些寒门子弟有了出头之日,此生必誓死追随燕公!”

出乎意料的是,如此严酷的惩罚,不仅没有引起都城动荡,反而让人心更加安定。商铺照常开门,学子照常求学,百姓照常耕作,唯有那些心怀不轨的宵小之辈,吓得收敛了所有心思,不敢再有丝毫异动。

几日后,徐衍在政事堂处理完公务,私下里对孔融感叹道:“主公这一手雷霆手段,真是高明。既以重刑震慑了勾结外敌的世家和曹营暗桩,又因公正处置、不牵连无辜而赢得了民心,寒门士子更是对主公感恩戴德,可谓恩威并施,一举多得。”

孔融抚着颌下长须,眼中带着赞许的笑意:“昔年商汤罚桀、周武伐纣,皆以雷霆手段除奸佞、安民心。主公今日之举,既守住了燕国的根基,又坚定了推行新政的决心,这才是真正的明君之道啊。”

此时的燕公府内,张恒正看着柳清颜送来的后续报告:崔、韩、赵三氏残余势力已被彻底清除,曹营潜伏在易京的暗桩基本肃清,各地士族纷纷表态拥护新政,无人再敢妄议。他放下报告,走到窗前,望着易京城内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清楚,这场内部的暗战,他已然完胜。清除了内部隐患,又赢得了民心,燕国的根基愈发稳固,他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应对南方曹操的下一步动作。而此时,夏侯渊佯攻渤海的兵马已被王屠的舟师牵制,许都杨彪的政变阴谋也因曹操分兵回援而胎死腹中,天下的棋局,正朝着对燕国愈发有利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