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东北往事:江湖人生 > 第229章 王建军的调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陈山河集团内部因资金压力和理念冲突而暗流涌动之际,市公安局副局长办公室里的灯光,也常常亮至深夜。王建军如同一头经验丰富的孤狼,在看似纷繁复杂的线索中,耐心地、一寸寸地搜寻着猎物的破绽。

苏丽那份关于商贸城项目融资风险的内参,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为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清晰方向和调查依据。虽然他手中依然缺乏能将陈山河直接定罪的铁证,但内参中提及的“高息”、“内部融资”、“潜在金融风险”等关键词,与他之前掌握的关于山河集团资金异常流动的情报高度吻合。

他不再满足于外围监控和零散的信息收集。在“5.15”专案组的内部会议上,王建军做出了明确部署:

“重点方向,山河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资金流向。特别是其近期是否存在面向内部员工或特定关系人的集资行为。经侦支队的同志,会同税务、银监部门的同事,以‘配合重点企业风险排查’的名义,对与山河集团有密切往来的一些本地中小银行、信用社进行侧面了解,重点关注其大额现金存取、关联账户转账,以及是否有异常的资金归集行为。”

“技侦方面,”王建军看向技侦负责人,“对已知的山河集团几个核心据点,尤其是王朝歌舞厅和商贸城项目指挥部,进行更严密的技术监控。重点是他们的通讯往来,尤其是涉及资金、借贷等敏感词汇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动作要隐蔽,不要打草惊蛇。我们现在是在织网,需要的是耐心。”

命令下达,一张无形而细密的大网开始悄然收紧。经侦的同志穿着便装,以各种合规的身份,出入于金融机构,与信贷经理、柜台职员“闲聊”,不动声色地收集着信息。技侦的车辆伪装成工程车或普通私家车,日夜停留在目标区域外围,捕捉着空中无形的电波。

很快,一些零碎的、却极具价值的信息被汇总到王建军的案头:

· 山河集团旗下几家空壳公司近期有频繁的小额资金流入,汇总后数额惊人,资金来源多为个人账户,且大多与已知的山河集团中下层骨干或关联商户有关。

· 王朝歌舞厅近两个月的现金流水异常增大,与其实体经营规模明显不符。

· 有未经证实的线人反映,听到耿大壮手下的人在酒桌上吹嘘,说跟着“山河哥”投钱,利息比放高利贷还赚。

这些信息虽然依旧无法构成完整的证据链,但指向性已经越来越明确。王建军几乎可以断定,陈山河正在通过某种隐蔽的、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明显违法的方式,进行大规模融资。

然而,就在调查似乎取得进展时,阻力也随之而来。

一天下午,王建军被主管副局长韩东叫到了办公室。韩东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脸色不太好看,他将一份文件推到王建军面前。

“建军,最近你们刑警支队,是不是对那个商贸城项目关注得有点过多了?”韩东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满,“我收到一些反映,说你们频繁接触金融机构,调查企业的正常资金往来。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市里再三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商贸城是市里的重点工程,拉动投资和就业的龙头,你们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项目进度,带来不必要的负面效应?”

王建军看着韩东,心中冷笑。他知道,这肯定是陈山河或者吴天佑那边的关系开始发力了,试图通过上层施压来干扰调查。

“韩局,”王建军声音平静,却毫不退让,“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和相关线索,反映山河集团在融资方面可能存在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作为警察,依法进行调查是我们的职责。如果他们是清白的,调查自然还他们清白。如果存在问题,及早发现并制止,才是对北林经济环境真正的保护,避免酿成更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

韩东皱了皱眉,摆摆手:“我不是不让你们查,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有确凿证据!不能听风就是雨,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是对待像山河集团这样有影响力的企业,更要慎重!”

“请韩局放心,我们一定会依法依规,谨慎行事。”王建军站起身,敬了个礼,语气依旧不卑不亢,“没有确凿证据,我们绝不会轻举妄动。”

离开韩东的办公室,王建军的脸色更加冷峻。韩东的干预,恰恰说明他的调查方向是对的,而且可能已经触及了对方的痛处。

他回到自己办公室,看着白板上那张越来越复杂的、以陈山河为中心的关系图,目光最终落在“非法集资”这个被他用红圈重点标注的词语上。

他知道,与陈山河的这场较量,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对手的反扑和来自内部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但他手中的线索也正在一点点汇聚。他需要更快,更准,在对手彻底堵塞所有漏洞之前,找到那个一击制胜的关键证据。

猎手与猎物,都在与时间赛跑。而北林市的天空,也因此变得更加阴云密布,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