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 > 第120章 是谁为这个“完美家庭”按下了暂停键?(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是谁为这个“完美家庭”按下了暂停键?(5)

法医中心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连平日里细微的设备嗡鸣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无影灯下,程寒和程心幼小的身体静静地躺在不锈钢解剖台上,皮肤呈现出一种毫无生气的蜡黄色,与他们在现场那诡异的安详微笑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苏棠站在台前,已经连续工作了数小时,护目镜下的琥珀色眼眸布满了血丝,却依旧锐利如鹰。

她知道,这两个无法开口的孩子,是他们揭开凶手真面目的最关键证人,而她,是唯一能聆听他们“无声呐喊”的人。

解剖过程细致而漫长。

当苏棠小心翼翼地打开程寒的胸腔和腹腔时,即便是见惯了各种惨状的她,呼吸也不由得一滞。

腹腔内,本应存在的肝脏、肾脏、脾脏等内脏器官,已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被紧密塞入的、混合了干燥薰衣草、迷迭香等香草的医用脱脂棉。

这些香草显然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散发着过于浓烈、试图掩盖却反而与残留的腐败气息混合成更令人作呕的甜腻怪味。

胸腔内的情况类似,心脏和肺部被移除,填充着同样的混合物。

“记录,”

苏棠的声音透过口罩,带着一丝压抑的沙哑,

“死者程寒、程心,胸腔、腹腔主要脏器被摘除,创缘整齐,工具疑似为专业手术器械或极其锋利的特制刀具。摘除手法……精准而冷静,目的明确。”

“填充物为干燥香草与医用脱脂棉混合体,具有一定防腐、吸湿及掩盖气味的作用,但效果有限。判断为死后操作,是现场布置的一部分。”

这不仅仅是谋杀后的处理,更像是一种扭曲的“清理”和“再装饰”,与那人偶父母、昆虫标本盛宴一起,构成了凶手病态美学的一部分。

他将孩子们的身体,也当成了他“作品”的载体。

随后,毒理学检测带来了更令人心碎的发现。

对两个孩子血液、胃内容物及肝脏残留组织的初步化验分析显示,他们体内存在多种精神类药物的代谢残留,主要是苯二氮卓类衍生物,具有强力的镇静、催眠作用。

更隐蔽的是,在他们的头发分段检测中,发现了一种复杂的、源于多种植物生物碱的慢性毒素积累痕迹。

这种毒素并非急性致命,而是长期、低剂量摄入,会缓慢损害神经系统,导致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最终造成器官功能衰竭。

“长期、低剂量摄入镇静药物,复合慢性植物毒素……”

苏棠低声对助手说,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寒意,

“这解释了孩子们近半年为何沉默、成绩下滑、面色不佳。他们不仅被控制了身体自由,连精神和意志,也被药物一点点侵蚀、摧毁。”

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凶手像喂养笼中鸟一样,用掺杂了药物和毒素的食物,日复一日地“喂养”着他们。

让他们变得顺从、麻木,直至失去反抗的念头和能力,完美扮演他剧本中那对“安静”的儿女。

在细致的体表检查中,苏棠的目光定格在妹妹程心的手指上。

她拿起放大镜,几乎是屏住呼吸,用精细的镊子,小心翼翼地从程心右手食指的指甲缝里,提取出了几缕极其微弱的、不足半厘米长的蓝色纤维。

在强光下观察,纤维呈现聚酯材质特有的光泽和形态。

紧接着,在同样的位置,她又发现并提取了数点几乎肉眼难辨的、颜色较浅的极细微木屑。

“采样,立刻送交微量物证检验。”

苏棠的语气带着一丝发现突破口的急切,

“重点分析纤维具体成分、可能来源(如工装、布料类型),木屑的树种、加工状态。”

这些微小的证物,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虽然微弱,却可能直接指向凶手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最后,骨骼和牙齿的检查,揭示了更深层的苦难。

x光片显示,两个孩子均存在轻微的、旧性的骨密度偏低迹象,这与长期营养不良的医学表征吻合。

他们的牙齿釉质也存在一些非典型的磨损和色泽变化,可能与饮食结构异常或某些特定物质长期接触有关。

当所有的检验数据汇总成一份详尽的尸检报告时,苏棠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

她脱下沾染了各种气味的手套、手术服和护目镜,仔细地清洗了双手,仿佛想要洗去那份浸透在报告字里行间的绝望。

她拿着那份厚重的报告,走向一直在隔壁观察室等待的陆珩。

他靠在墙上,双臂环抱,闭着眼睛,眉宇间是化不开的疲惫与冷峻。

听到脚步声,他睁开眼,深邃的目光立刻落在她手中的报告上。

苏棠走到他面前,没有像往常那样带着调侃或轻松的表情。

她罕见地收起了所有的外壳,将报告递过去时,手指甚至微微蜷缩了一下。

她抬起眼,看向陆珩,那双总是灵动狡黠的琥珀色眼睛里,此刻弥漫着难以消散的阴霾,眼眶微微泛着红,那是长时间专注、愤怒与悲伤共同作用下的痕迹。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怕惊扰了那两个已然安息,却承受了太多痛苦的灵魂:

“长期用药,慢性中毒,内脏被当成香料盒……”

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冰冷的重量,

“陆珩,一定要找到那个混蛋。”

陆珩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报告,指尖触碰到纸张的冰凉。

他没有立刻翻开,而是目光在苏棠微红的眼眶上停留了一瞬。

那眼神极其复杂,有对案情的凝重,有对受害者遭遇的愤怒,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她此刻状态的细微关切。

他喉结微动,最终只是沉沉地、近乎承诺般地回应了两个字:

“……知道。”

他没有多说一句安慰的话,也不需要。

他们都知道这份报告意味着什么——它不仅记录了两个孩子生命最后时刻的悲惨遭遇,更是指向那个隐藏极深的恶魔的路线图。

药物控制、慢性毒杀、最后清理内脏完成“作品”……

凶手的残忍、冷静与变态,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畴。

现在,蓝色纤维和木屑成为了关键。

它们能否带领他们,穿越迷雾,直达那个制造了这起完美之家惨剧的罪魁祸首面前?

陆珩握紧了手中的报告,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这场无声的战役,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