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小姐,姑爷又摆烂了 > 第141章 商业蓝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半夏想起林轩之前那些鬼画符般的毛笔字。

“哎,娘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林轩立刻摆出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表情,叹了口气,再次将手中的鹅毛笔在她眼前晃了晃,开始即兴发挥,“我从小家里穷得叮当响,连一支像样的毛笔都买不起,更别说请先生教导,系统练习毛笔字了。所以,我就一直用自制的鹅毛笔写字,习惯了,也觉得比毛笔顺手些。”

他在心里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这番说辞合情合理,应该不会让她起疑吧?

苏半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涌上些许心疼和愧疚。是了,她竟忘了这一层。他入赘苏家,之前的日子想必过得十分清苦。

她轻轻“嗯”了一声,不再纠结于字体的问题,转而将全部注意力都投向了纸上的内容,秀眉微蹙:“那……你这写得都是些什么呀?我看着,似乎与酿酒、工坊有关,但这些词语、句式,还有这些分门别类的框线……我竟大多看不太明白。”

林轩见她被内容吸引,心中暗喜,拍了拍身边另一张空着的椅子,示意她坐下:“娘子既然感兴趣,那就坐下,容为夫慢慢为你道来。这可是关系到我未来能否安心躺……呃不,是关系到苏家未来产业兴衰的大计!”

苏半夏从善如流,将食盒放在一旁,优雅地在他身侧坐下,一副认真聆听的姿态。

林轩清了清嗓子,拿起那叠计划书,开始化身“林总裁”,为他的“苏cEo”进行第一次正式的工作汇报和培训。他首先从酿酒工坊讲起:

“娘子你看,这里我写了‘标准化生产流程’。意思是,我们不能像以前小作坊那样,全凭老师傅的经验。我们要把酿酒的每一个步骤,从选粮、浸米、蒸煮、摊凉、下曲、糖化、发酵,到最后的蒸馏、陈化,都制定出明确的标准。比如,蒸煮要达到什么程度,温度控制在多少,发酵的时间多长,都用统一的尺度和方法来衡量。这样,就算换了一批工人,只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做,出来的酒品质也能基本稳定。”

他指着另一处:“还有这个‘流水线作业’。我打算把整个酿酒过程分成几个明确的环节,每个环节由固定的工人小组负责,他们只专注于自己这一块,熟练之后,效率会大大提高。就像……就像织布一样,有人负责纺线,有人负责织造,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接着,他又讲到人员管理:“这是‘岗位职责’,明确每个人该干什么,承担什么责任。这是‘绩效考核’,我们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我设想,将工人的工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底薪,保证基本生活;另一部分,则跟他们酿出的酒的数量、质量挂钩。出酒率高、酒质好的,就能拿到更多的工钱。这样,大家才会有动力去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还提到了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原材料成本控制方法、甚至初步的财务记账格式等等。

林轩讲得深入浅出,尽量用她能理解的比喻和事例来解释这些超前的概念。苏半夏一开始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但随着林轩耐心的讲解,她那双清澈的眸子渐渐亮了起来,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她时而蹙眉深思,时而恍然点头,虽然有些更深层的管理逻辑和数学模型她未必能立刻完全理解,但她凭借出色的商业天赋和敏锐的直觉,已然清晰地感受到,林轩所描绘的这套体系,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远超当前时代的先进性。

她看着纸上那些条理清晰的规划,再看向身边这个时而眉飞色舞、时而认真讲解的男子,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波澜。他这些闻所未闻的想法,看似离经叛道,却又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直指经营的核心效率与利益。

她的一双美眸中,充满了惊叹与折服的光芒,也不知是真正完全理解了其中精妙,还是纯粹被林轩这运筹帷幄、仿佛能掌控一切的气度所吸引,总之,她是连连点头,看向林轩的目光,在不经意间,又悄然柔软了几分。

窗外的阳光将最后一道金光投入室内,笼罩在并肩而坐、探讨着未来的两人身上,拉长了交织的影子,暖意融融。

林轩大致将自己对酿酒工坊的蓝图、管理制度以及未来规划讲解完毕,放下手中的“计划书”,看向身旁凝神倾听的苏半夏,语气温和地问道:“娘子,关于这些,可还有哪里不明白?若有疑问,为夫可以再为你详细解释一遍。”

苏半夏闻言,先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随即又像是意识到什么,轻轻摇了摇头。

林轩被她这矛盾的反应逗笑了,追问道:“娘子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到底是懂了,还是没懂?若是不懂,千万别客气,为夫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苏半夏抬起眼眸,莞尔一笑,那笑容清浅却动人,仿佛春水泛起的涟漪:“并非全然不懂,只是有些地方还需细细琢磨。不过,暂且不急。”

她话锋一转,目光落在那一叠厚厚的纸张上,带着几分关切,“你今天一上午,都在伏案撰写这些东西吗?”

林轩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避重就轻地回答:“也……不全是。早些时候去了一趟二房那边,正巧碰上二婶回来了。”

他下意识地将碧波阁那段经历彻底略过,虽然自问没做什么出格之事,但那种地方,终究是容易引人误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婶今日回府,我已知晓了。”苏半夏点了点头,对此并不意外。府内大小事务,她大多心中有数。

林轩顺势将心中的疑惑问出:“对了娘子,有件事我觉得挺奇怪。为何二叔和二婶一见面就针尖对麦芒似的争吵?我瞧着……他们二人心里分明是在乎对方的。”

他想起了苏永年那别扭的眼神和柳氏话语下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