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 第121章 组建两千五百铁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诩忽然提议道:“主公可想前往冀州分一杯羹?”

戏忠当即摇头道:“恐怕不妥!”

“志才细言?”贾诩笑着看向戏忠。

戏忠皱眉解释道:“冀州世家豪强太多,世家亲近世家,冀州世家喜袁绍而背主公。”

“主公前往冀州,恐不得冀州世家之心。”

戏忠心中也有些感慨。

实在是袁绍和主公相比,冀州世家大族肯定喜欢袁绍。

同样冀州世家也不喜欢公孙瓒。

到时候争不过就算了,恐怕还会浪费时间在冀州。

得不偿失。

贾诩笑着问道:“志才以为主公十万大军争不过袁绍吗?何况主公还有天子在手。”

戏忠沉吟道:“话是如此,只是......只是我等眼下大军在长安......”

贾诩一脸笑意地开口:“诩以为,我等占据了河东等地,已有了望河北的机会。”

“眼下无论中原或是北方,甚至整个天下,冀州是最适合夺取天下的州。”

“或者说冀州是全天下最完美的根基之地。”

“钱粮,人口,大才,冀州皆不缺。”

“主公眼下已拥兵十余万,要争冀州,不难。”

“我等挥兵河东,然后带兵入河内,再入魏郡。”

“至于理由,助韩馥对付公孙瓒。”

“我军只要不带特别多的兵马,想必韩馥会让主公入邺城的。”

“只要我等大军入了邺城,谋划冀州就有了机会。”

“到时候先破麴义与公孙瓒,如此这冀州或有主公的一席之地。”

“或者三家争冀,冀州或一分为三。”

“主公有河东河内等地,占据冀州部分郡县,而后可先取并州。”

“冀州土地肥沃,人口众多。”

“若得冀州一郡,可养三万大军。”

“得冀州两郡,养兵五万不是问题。”

“得冀州三郡,养兵十万。”

“若全据冀州,养兵二十万根本不是问题。”

“而冀州养兵,不愁粮草。”

“不像长安,人口太少,根本养不了多少大军。”

“坐吃山空后,便只能等待灭亡。”

“所以,主公可先在冀州扎根,然后速取并州。”

“有了并州和京兆尹来支援,主公便有了取冀州的机会。”

“占据冀州,取河北四州,南下中原,取天下易如反掌。”

“当然,若是今后冀州为袁绍与公孙瓒占据数郡,我等于冀州可与其对峙。”

“而后大军先破西蜀,再据雍凉。”

“有了这些底蕴,他日取河北也不难。”

“但要是河北为袁绍或公孙瓒所据,他日就算我等与其决战而大败之,亦要数年才能夺取河北之地。”

“不知志才以为何如?”

贾诩说完,笑吟吟的看着戏忠。

“文和言之有理!”戏忠微微点头。

要是主公有机会取冀州,他自然是万分赞成。

不过这贾文和如此自信,莫非心中已经定下了方略或者有了取冀州的详细谋划?

但他也不多问。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要厉兵秣马,让主公麾下的十一万大军可以带上战场。

至于谋略,只要确定先取哪里,大家一起谋划就行。

曹性听完贾诩的分析,心中满是认可。

说实话,他也喜欢冀州和河北。

历史上袁绍大败后跟着病死,曹操取分崩离析的河北都花了好些年。

甚至就攻打邺城都打了一两年。

袁绍大败了还病死了,曹操以大胜之势攻打邺城都打一两年,这不难想象河北的底蕴。

至少不缺钱粮人口。

秦末汉初,刘邦取天下都才用了七年来的时间。

而曹操携大胜之势取河北都用了近七年时间。

这样一对比,着实有些恐怖。

特别现在的天下是着实不好打。

世家天下,世家林立。

无论荆州还是益州,都难打。

江东更是有长江天险。

所以要是把河北让了,以后就算大胜河北诸侯然后取河北恐怕都要三五年。

再打益州几年,打中原几年,打江东几年,那自己也老了。

这还是顺利的情况下,要是不顺利,恐怕连河北都打不过,更莫说取天下了。

所以河北不能让。

现在的袁绍只有几万兵马,公孙瓒同样只有几万兵马。

他们要谋韩馥,而韩馥至少有三五万大军。

他们要争冀州,这便是自己入冀州的机会。

所以自己现在对付袁绍公孙瓒还是不难的。

至于益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不是开玩笑。

刘备只以一个益州就能开国,甚至诸葛亮以一个益州多次北伐,不难想象益州的难打。

当时的魏国花了好几十年才破了蜀汉。

还是刘禅投降的情况下。

要是刘禅拼死守城,守个几年甚至都不是问题。

所以要取益州最好是等刘焉病死的时候。

据说那时候甘宁都在益州叛乱,甚至还能谋划甘宁。

有了甘宁这个水军大都督,攻打江东绝对是好帮手。

那个刘焉老了,活不了几年,倒是不错。

李儒提议道:“主公,眼下当组建骑兵,然后派遣大军占据京兆尹周边郡县,而后稳固京兆尹周边郡县。”

“不错!”

曹性笑着点点头,认可道:“眼下我军新得两千五百余战马,可组建两千五百铁骑。”

“京兆尹周边的话,冯翊当派遣一支兵马驻守,河东当派遣一支兵马驻守。”

“弘农的话......还有段煨的兵马,当破之。”

“当然,若是其愿投降,那更好。”

李儒闻言,一脸自信地抱拳道:“主公,段煨是聪明人,若我等大军压境,属下可确保劝其投降。”

“好!”

曹性笑着点点头,朗声道:“如此,过两日某亲领两万大军前往华阴。”

他知道,段煨是个识时务的人,有李儒作为使臣去劝,段煨肯定投降。

此刻的曹性也很自信。

十多万大军,可以说已经将段煨包围。

段煨但凡不傻,都会投降的。

要是弘农全取,自己地盘就从京兆尹到弘农河东连成一条直线。

破河内就简单了。

也有了争冀州的出兵路线。

商议了一番后,众人也没离开。

曹性摆了个宴会后大家边吃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