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188章 石显:从权倾朝野到"凉凉"的官场游戏,翻车现场过于真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石显:从权倾朝野到"凉凉"的官场游戏,翻车现场过于真实

要说西汉政坛最跌宕起伏的宫斗剧,石显从巅峰到谷底的人生绝对能c位出道。这位老哥靠着一张巧嘴和满肚子坏水,在汉元帝时期混得风生水起,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可风水轮流转,汉成帝一登基,石显就像被戳破的气球,迅速开启了模式,那翻车现场,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在汉元帝当政那会儿,石显堪称朝堂上的头号狠人。他就像皇宫里的地头蛇,仗着皇帝的宠信,把朝廷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别的大臣说话得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个字就惹祸上身,可石显不一样,他在朝堂上横着走,想整谁就整谁。什么排除异己、结党营私,这些操作对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当时的石显,那权力大得离谱。官员的升迁降职,他吹吹耳边风就能决定;谁要是敢跟他作对,分分钟就能让人家社会性死亡。他的党羽更是遍布朝廷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就拿少府五鹿充宗和御史中丞伊嘉来说,这俩人跟着石显混,在朝堂上狐假虎威,没少干坏事。整个朝廷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忠臣良将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石显一伙人作威作福。

可再厉害的狠角色,也得看皇帝脸色。汉元帝去世后,汉成帝即位,石显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新皇帝上位,自然要培养自己的势力,石显这个前朝的大红人,一下子就成了尴尬的存在。汉成帝大手一挥,把石显调任长信中太仆,这表面上是给了个官职,实际上就是明升暗降,把石显的实权全给撸没了。这下石显就像被拔了牙的老虎,再也嚣张不起来了。

石显失势的消息一传开,那些被他欺压已久的大臣们可算逮到了机会。丞相、御史第一个跳出来,连夜整理石显的黑材料,把他这些年贪污受贿、结党营私、陷害忠良的旧恶一股脑全抖了出来。那奏折写得,简直比小说还精彩,桩桩件件都是石显的。其他大臣一看,也纷纷加入吐槽大军,你一言我一语,把石显骂得狗血淋头。

墙倒众人推,石显的党羽们这下也慌了神。平日里跟着石显作威作福的时候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狼狈。朝廷一道命令下来,这些党羽们的乌纱帽全被摘了。少府五鹿充宗从京城的高官,一下子被贬到偏远的玄菟当太守,那地方又远又穷,简直就是变相的;御史中丞伊嘉也好不到哪去,直接被打发到雁门当都尉,远离权力中心。

而石显本人的下场更惨,他和妻子被打包遣送回故郡。这一路上,曾经前呼后拥的石显,现在身边冷冷清清,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想想以前在京城呼风唤雨的日子,再看看现在的落魄模样,石显心里那叫一个憋屈。他越想越气,越气越难受,最后竟然忧懑得吃不下饭。还没走到故郡,就死在了半路上,一代权臣,就这么草草落幕。

更绝的是,朝廷还来了个大扫除,凡是和石显有过交往、靠着他当官的人,通通被废黜。这一波操作下来,整个朝廷焕然一新,那些被石显压制的忠臣们,终于能喘口气了。

司马光说

司马光在写这段历史的时候,估计也是大快人心。他虽然没像现在网友一样直接,但字里行间都透着对石显这种奸臣的批判。在司马光看来,石显这种人就是国家的蛀虫,靠着阿谀奉承上位,掌权后只知道谋取私利、祸乱朝纲。而石显的倒台,正应了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借此警示后世,一定要警惕身边的小人,君主更要明辨忠奸,不能让石显这样的人掌握大权,否则国家迟早要出大乱子。

作者说

石显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权力警示录。他告诉我们,靠不正当手段得来的权力,就像建在沙滩上的高楼,看着风光,塌起来也是分分钟的事。石显以为抱上皇帝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风水轮流转的道理。在权力的游戏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远的规则——那就是正道才能走得长远。

再看看石显的那些党羽,跟着他狐假虎威的时候有多风光,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就有多狼狈。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跟对人、走对路有多重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有些人想走捷径,靠攀附权贵上位,但石显的例子告诉我们,这种投机取巧的路,迟早要翻车。

而汉成帝对石显一党的清算,也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现实。这就像一场大扫除,只有把腐败和奸佞清理干净,朝廷才能运转得顺畅。放在今天,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不管是团队还是企业,只有剔除那些害群之马,才能健康发展。石显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年,但其中的智慧和教训,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