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426章 晋武帝司马炎选妃:一场啼笑皆非的"皇家相亲大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6章 晋武帝司马炎选妃:一场啼笑皆非的"皇家相亲大会"

西晋泰始年间的洛阳城,比过年还热闹——不是因为丰收,也不是因为打仗赢了,而是皇帝要给自己挑媳妇了。这消息一传开,满城适龄姑娘家的窗户都蒙上了层灰,不是没人擦,是姑娘们哭的眼泪把玻璃都糊住了。

一、史上最霸道的禁婚令

晋武帝司马炎大概觉得自己后宫的莺莺燕燕还不够热闹,某天突然拍板:传朕旨意,公卿以下人家的闺女,都给朕送到宫里来!没选上之前,谁也不许嫁人!这道圣旨下来,洛阳城直接炸了锅。

有户姓王的小官,本来定了腊月给儿子娶媳妇,彩礼都送了,结果圣旨一到,亲家连夜把闺女接回了家,理由很硬核:万一被皇上看中,你家小子不就成了皇亲国戚的前夫?这福气你消受得起吗?急得王家老太太拿着拐棍追着亲家打,边打边骂:我儿子娶的是媳妇,不是娘娘!

更绝的是城南的张屠户,他家闺女刚及笄,听说要选妃,连夜让老婆把闺女头发剪了,脸上抹了锅底灰,穿着破棉袄在猪圈里拱了三天,愣是把个水灵姑娘折腾成了野猪精。选妃官来的时候,一进门就被熏跑了,边跑边喊:这户不用看了,皇上见了得以为进了盘丝洞!

二、皇后的奇葩审美

选妃这事儿,按规矩得皇后先把关。杨皇后是个实在人,审美却清奇得很——她挑姑娘,不看脸蛋好不好看,专挑肤白、个高的。有回选上来个姑娘,眉清目秀跟画里走出来似的,杨皇后扫了一眼就摆手:不行不行,太矮了,站在宫里像个墩子。旁边太监小声嘀咕:皇后娘娘,您这是选妃子还是选旗杆呢?

晋武帝在旁边看得直跳脚。他看中个卞家姑娘,那姑娘眼如秋水,笑起来俩酒窝能盛酒,武帝当场就拍板:这姑娘不错,留下!杨皇后赶紧拦着:皇上三思!卞家是名门望族,让她家闺女做妃子,屈就了!

武帝一听就火了,拍着桌子站起来:合着你挑的都是高个子大白脸,我看中个好看的倒不行?行,这活儿我自己干!说着就抢过选妃的花名册,亲自动手。看中哪个,就叫人拿块红纱巾往姑娘胳膊上一系,跟菜市场挑猪肉似的,系了红绳就等着过秤。

有个姓赵的姑娘不服气,被系上红绳后梗着脖子说:皇上选妃只看脸,跟选美似的,成何体统?武帝乐了:朕是选妃子,又不是选宰相,不好看难道要选个面黑的天天辟邪?气得赵姑娘差点当场撞柱子。

三、五千姑娘的集体哭丧

第一轮选完还不够,武帝觉得后宫空位还多,又下旨:再找五千个清白人家的姑娘来!小吏家的也行,只要长得周正!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五千个姑娘被送进宫那天,场面堪称大型哭丧现场。有姑娘拉着娘的手哭:娘,我不想进宫,听说宫里的马桶都是金子做的,坐着硌得慌!有娘哭女儿:傻闺女,到了宫里别跟人争宠,皇上要是不喜欢你,就赶紧装病回来,娘给你蒸肉包子!

最绝的是个将军家的闺女,不哭不闹,进了宫就往柱子上撞,侍卫拦都拦不住。武帝听说了,好奇地去看,那姑娘抹着眼泪喊:我爹是打仗的,我生是将军府的人,死是将军府的鬼,才不做这笼中鸟!武帝被她逗乐了,居然真把她放回去了,还赏了十匹布,说:这性子,跟朕年轻时有一拼!

可大多数姑娘没这好运。选上的愁眉苦脸,没选上的更伤心——回去后街坊邻居都指指点点:皇上都不要,肯定有啥毛病。有个没选上的姑娘,回家后愣是半年没出门,天天对着镜子问:我到底哪儿不如那些被系红绳的?

司马光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这事儿时,估计气得胡子都歪了。他老人家肯定会说:晋武帝刚统一天下,不想着怎么治理国家,反倒一门心思选妃,还禁止天下嫁娶,这叫什么事?皇后选妃不重德行重身高,皇上选妃只看脸蛋,如此荒唐,难怪西晋后来乱成一锅粥!

作者说

其实这事儿换个角度看挺有意思——晋武帝的选妃内卷,早早就暴露了封建皇权的荒诞。他以为把全天下的美女都收进后宫是福气,却不知三千佳丽的眼泪能淹了整个皇宫;杨皇后看似在讲规矩,实则用身高标准搞权力寻租;而那些哭哭啼啼的姑娘,不过是皇权游戏里的棋子。

最讽刺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选妃大典,选来选去也没选出个能帮武帝治理国家的贤内助,反倒让后宫成了是非窝。后来八王之乱,那些曾经被红绳系过胳膊的妃子们,跑得跑,死的死,连金马桶都被抢了去。这告诉我们:用强权霸占的东西,终究守不住;靠颜值维系的关系,早晚要翻车。

本章金句

用皇权圈住的美人,不如用真心留住的知音。

如果你在西晋选妃现场,你会怎么替杨皇后做选择?是像她那样死守自己的审美标准,硬磕皇上,还是有什么更聪明的办法既能达到自己目的,又不得罪皇上?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