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456章 羯族石勒的"北漂"逆袭记,“五胡乱华”揭序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6章 羯族石勒的"北漂"逆袭记,“五胡乱华”揭序幕

石勒站在葛陂的烂泥地里,看着手下士兵互相使眼色的模样,后脖颈子直冒凉气。这哪是军队,分明是群饿疯了的野狗——再这么下去,别说打天下,自己说不定要先成了别人的行军粮。

将军,要不咱回南方吧?副将抹着嘴角的泥,声音发飘。石勒一脚踹在旁边的土坡上,溅起的泥点糊了副将一脸:回?回去给司马家当靶子练箭吗?

说起来这趟北伐也是倒霉催的。去年秋天还在葛陂挖藕摸鱼,今年开春就碰上中原老乡玩起了坚壁清野的新花样。别说粮食,连村口老槐树的皮都被扒得精光,活脱脱像群刚从澡堂子出来的光腚客。石勒摸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突然觉得张宾那小子天天挂在嘴边的战略转移,其实就是换个地方讨饭。

到东燕地界时,探马来报:汲郡的向冰带着几千人守在枋头,船停得跟菜市场的摊位似的整齐。石勒正啃着半块发霉的麦饼,闻言差点把饼渣喷到地图上:这老小子是来春游的?张宾却摸着山羊胡说:将军您看,这向冰把船当宝贝似的守着,咱偏要给他来个偷鸡摸狗

半夜三更,支雄和孔苌带着人摸进河边芦苇荡。孔苌这人有个毛病,紧张了就爱打喷嚏,结果刚摸到船边,一声惊得芦苇里的野鸭扑棱棱飞起来。向冰的士兵以为是闹鬼,提着裤子就从帐篷里钻出来,正好撞见支雄他们扛着船桨往回撤。

抓贼啊!喊杀声里,支雄一船桨拍在对方脑门上,嘟囔着:明明是借船,怎么成贼了?等石勒带着大部队渡河时,向冰的人还在水里扑腾——这群旱鸭子哪见过这阵仗,有的抱着船板喊救命,有的居然还在数自己丢了几只鞋。

清点战利品时,石勒盯着成垛的粮草直咂嘴,突然拍着大腿笑:咱这哪是打仗,分明是参加丰收节!张宾却递过来一张地图,指着邯郸和襄国两个圈:将军,咱总不能一直当流浪军,得找个正经窝。

石勒蹲在粮草堆上扒拉算盘:邯郸是老都城,气派是气派,可房价太高;襄国虽然偏僻,但城墙结实,关键是周边产粮多——对于饿怕了的人来说,粮仓比皇宫靠谱。就这么定了,搬家!

等手下人把襄国的官衙打扫干净,石勒看着院子里那棵歪脖子槐树,突然想起当年当奴隶时,就是靠着一棵老槐树遮风挡雨。张宾进来时正撞见他对着槐树作揖,忍不住打趣:将军这是要封它当树神?石勒白了他一眼:你懂啥,这叫接地气。

派人给汉主刘聪送报告时,石勒特意让使者多带了两袋新收的小米。果然没过多久,任命状就下来了:都督冀、幽、并、营四州诸军事,头衔长得能绕官衙三圈。手下人敲锣打鼓要庆祝,石勒却拎着酒壶爬上城墙:这官帽啊,就像刚蒸好的馒头,热乎的时候香,放久了就硬得硌牙。

那天晚上,襄国城里的狗叫了半宿。张宾看见石勒在院子里练刀,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刀光闪过处,歪脖子槐树的叶子簌簌往下掉。将军,夜深了。张宾轻声说。石勒收刀入鞘,望着远处的烽火台:我在想,当年要是没从葛陂那破地方走出来,现在是不是还在摸鱼?

司马光说

夫石勒起于微贱,困厄之际几至相食,而能听张宾之谋,袭向冰、据襄国,非有过人之量不能为也。盖成大事者,不患无势而患无谋,不患无粮而患无断。向冰恃险而骄,石勒乘虚而进,此兵家之常也。然其能于困厄中思久远,不恋一时之利,择襄国以图霸业,斯可谓知所务矣。

作者说

石勒的逆袭藏着个朴素的道理:人生哪有那么多必须怎样,更多是先活下来再说。他没想着一开始就当皇帝,只想找个能吃饱饭的地方;没纠结邯郸的繁华,选了实用的襄国。这像极了现代人的生活——我们总在规划完美人生,却忘了在困境里先抓住那只向冰的船。所谓霸业,不过是把一个个小选择串起来,就像石勒从偷船到建都,每一步都带着烟火气的实在。

本章金句:能在饿肚子时想到明天的早饭,比盯着远方的盛宴更靠谱。

如果你是石勒,你会怎么选择?是选繁华的邯郸还是实用的襄国?面对向冰的船队,会用什么招儿拿下它?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