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514章 赌桌上的谋反:孔熙先把范晔“坑”进大狱始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4章 赌桌上的谋反:孔熙先把范晔“坑”进大狱始末

南朝刘宋那阵子,要是搞个“最憋屈人才排行榜”,孔熙先绝对能排进前三。这人搁现在就是标准“学霸+全能选手”,天文地理、诗词歌赋、骑马射箭,就没有他玩不转的。可偏偏生不逢时,朝廷里的人眼瞎,愣是让他蹲了个闲职,每天除了喝茶看云,啥正经事儿没有。孔熙先心里那叫一个窝火:“我这一身本事,难道就用来数天上的鸟?”

不过他倒不是一直这么“怀才不遇”,早年间他爹孔默之犯了错,眼看要被拉去打板子丢官,是彭城王刘义康伸手帮了一把,才算保住了全家体面。孔熙先这人心眼实,认定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心里总琢磨着得给刘义康干点大事。

那会儿流行看“天文图谶”,就是拿星星的位置、河里的石头纹路瞎解读,说这是上天给的暗示。孔熙先本来就懂天文,夜观星象的时候,突然一拍大腿:“哎?这星星的排列,不就是说要变天了吗!而且看这趋势,江州那地界要出天子啊!”他眼睛一亮,刘义康正好在江州待过,这不就是上天在暗示“该轮到刘义康当皇帝”了?

可谋反这事儿不是过家家,一个人干不成,得找个有分量的同伙。孔熙先扒拉着朝廷官员名单琢磨,突然想到了范晔。这范晔更厉害,写《后汉书》的那位,文章写得顶呱呱,在朝廷里也算个名人,而且出身名门,家底清白——要是能把他拉进来,谋反队伍的“门面”和实力都有了。

但问题来了,范晔这人有点清高,平时不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才能跟他搭上话?孔熙先挠了挠头,打听了一圈,发现范晔有个小爱好:爱赌钱,而且赌品不怎么样,输了还容易急眼。孔熙先乐了:“这不就好办了?”

于是他天天往范晔常去的赌坊凑,一开始假装不认识,就在旁边看。等范晔输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他凑上去搭话:“这位兄台,我看你这牌路不对,要不我陪你玩两把?”范晔正郁闷,见有人主动送上门,立马点头。结果呢?孔熙先故意“放水”,一把输、两把输、三把还输,没几天就把自己口袋里的钱输了个精光,连身上的玉佩都押给了范晔。

范晔一开始还觉得这人技术差,后来见他输得干脆,还从不耍赖,反而觉得他“够意思”。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酒肉朋友,每天赌完钱就一起喝酒吹牛。孔熙先见时机差不多了,开始“下套”。

有次喝到半醉,孔熙先故意叹口气:“范兄啊,你说你这么有才华,出身又好,按说早该跟皇室攀个亲家,当个驸马爷啥的,怎么到现在还是个普通官员?这朝廷也太不把你当回事了!”

这话可说到范晔心坎里了。他早就因为自己门第清高,却没能和皇室联姻这事耿耿于怀,觉得是朝廷看不起他。被孔熙先这么一激,当场拍着桌子骂:“可不是嘛!那些草包都能娶公主,凭啥我不行?这皇帝老儿就是有眼无珠!”

孔熙先见他上钩,赶紧趁热打铁:“范兄,我最近夜观星象,发现要变天了,江州那边有天子气,彭城王刘义康大人在江州待过,这不就是上天的意思?咱们要是能帮刘大人一把,将来你就是开国功臣,别说娶公主,就算想让皇帝给你当亲家,那都不是事儿!”

范晔一开始还有点犹豫,谋反可是掉脑袋的活儿。但架不住孔熙先天天在他耳边吹风,一会儿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会儿说“凭你的才华,跟着现在的皇帝可惜了”,再加上他心里那点憋屈劲儿一直没散,最后脑子一热:“干了!不就是谋反吗?成了我就是功臣,输了大不了一死!”

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孔熙先负责联络旧部,范晔负责起草谋反檄文。为了让更多人相信,他们还伪造了刘义康的书信,信里把当今皇帝骂得狗血淋头,说自己是被迫害的,号召大家起来反抗。

可他们忘了,谋反这事儿最忌讳的就是“人多嘴杂”。参与的人里有个叫徐湛之的,心里一直打鼓,怕事情败露连累自己,思来想去,干脆跑到皇帝面前告了密。皇帝一听,立马派人去查,没几天就把孔熙先、范晔等人抓了个正着。

范晔被抓的时候还嘴硬,说自己是被冤枉的。结果官兵把他起草的檄文、伪造的书信往他面前一扔,他立马没话说了。最后,孔熙先、范晔还有一群参与谋反的人,全被拉到刑场砍了头。范晔到死都在后悔:“早知道不跟孔熙先赌钱了,这一赌,把命都赌没了!”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里写这事儿的时候,司马光老爷子估计得拍着桌子骂范晔“糊涂”。他说范晔“博学多才,而薄情寡义”,人家孔熙先是为了报恩,好歹有个理由,范晔就因为“没娶到公主”这点破事,就跟着别人谋反,简直是脑子进水。而且司马光特别强调,孔熙先虽然有才华,但用错了地方,报恩没错,可选择谋反这种极端方式,最后落得身首异处,纯属自找。说白了,这俩人都是“有才无德”,一个拎不清报恩的方式,一个扛不住几句激将法,栽跟头是迟早的事。

作者说

这事儿往深了想,其实是两个“职场失意者”的抱团作死。孔熙先的憋屈在于“怀才不遇”,范晔的憋屈在于“怀才不被重视”,两人都觉得朝廷亏欠自己,所以一合计就想“换个老板”。但他们忘了,“换老板”可以跳槽,没必要把原公司给炸了啊!

而且孔熙先的“报恩”,本质上是“道德绑架”。刘义康帮过他爹,他想报恩没问题,但他没问过刘义康“想不想要这个皇位”,就自作主张拉人谋反,这不是报恩,是把恩人往火坑里推。范晔更有意思,他的“清高”其实是“玻璃心”,就因为没联姻就觉得被看不起,说白了就是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一激就失去理智,这种心态别说谋反,就算在普通职场,也容易栽跟头。

还有个有意思的点:两人都是靠“赌”开始的交情,最后也真的把命“赌”进去了。这就像现在有些人,因为一点小利益就跟陌生人称兄道弟,最后被人拉着干违法的事,回头想想,当初要是不贪那点小便宜(范晔贪孔熙先输的钱,孔熙先贪范晔的名气),也不至于落得身败名裂。

本章金句

把才华用错地方,比没才华更可怕;为了泄愤赌前途,输的从来不止是面子。

如果你是文中的角色孔熙先,会用这种方式报答刘义康吗?要是你是范晔,听到孔熙先的荒唐提议,会当场拒绝还是假装答应再告密?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