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对面的巨人
“环球美食文化交流中心”坐落在城市新兴的中央商务区,与“山海轩”所在的、充满烟火气的老城区形成了地理与气质上的双重对立。那是一座极具未来感的流线型建筑,通体覆盖着蓝黑色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像一块巨大的、经过精密切割的蓝宝石,又像一头匍匐在城市中心的沉默巨兽。
林晓、孙炜和经过简单伪装的石磊,此刻就站在这头“巨兽”的对面。安曼则远程提供信息支持,她的声音通过微型耳机传入林晓和孙炜耳中:“建筑内部网络防护等级极高,我的初步扫描被挡住了。公开信息显示,它由‘寰宇餐饮集团’、‘未来生物科技’等三家跨国巨头联合控股,明面上的宗旨是‘促进全球美食创新与技术融合’。”
孙炜看着那气派的大门和穿着制服、身姿笔挺的保安,忍不住咂了咂嘴:“好家伙,这排场……比咱们那儿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感觉咱们那‘共济联盟’像是要跟正规军打游击的土包子。”
林晓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他看到衣着光鲜的商务人士和挂着工作证的研究员进进出出,看到媒体采访车停在门口,看到巨大的电子屏上轮番播放着关于“分子料理”、“感官科学”、“可持续蛋白质”等概念的炫目宣传片。一切都显得那么高端、前沿、无可挑剔。
然而,在这无可挑剔的表象下,林晓却感受到一种冰冷的、非人的疏离感。这里没有食材堆积时散发的泥土气息,没有灶火升腾带来的温热,更没有后厨里那种专注而充满生命力的喧嚣。这里更像是一个实验室,一个精密工厂。
“走吧,进去看看。”林晓整理了一下衣领,平静地说道。他们此行的名义,是作为本地知名餐饮从业者,前来进行“交流学习”。
内部的空间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开阔和冷清。挑高的大厅,光滑得能照出人影的大理石地面,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经过净化和调香的、略带甜腻的人工气味,彻底覆盖了任何可能存在的、属于食物的自然气息。
一位自称是市场部经理的年轻女士接待了他们,她笑容标准,言辞得体,带着他们参观了对外开放的展示区。
“我们中心的核心理念,是运用科技的力量,突破自然的限制,为人类创造更极致、更稳定、也更符合未来需求的美食体验。”经理指着一个个充满科技感的展台,熟练地介绍着,“请看,这是我们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拥有和牛大理石花纹的植物肉;这边是我们通过感官分析系统,为不同人群精准定制风味配方的体验区;那边是我们在模拟极端环境下,培育的高效营养藻类……”
孙炜看着那些形态各异、色彩艳丽但总让人觉得缺少点灵魂的“食物”,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石磊则一直沉默着,他的鼻翼微微翕动,似乎在努力分辨着这片过于“干净”的空气里,隐藏着的复杂信息流。他的脸色有些苍白,这里无处不在的、各种合成香精和化学清洁剂的味道,对他而言是一种混杂的、令人不适的冲击。
“很震撼,”林晓适时地表达着赞赏,语气真诚而不过分,“贵中心的技术确实代表了前沿方向。不知道对于我们这些专注于传统食材和烹饪技法的从业者,中心有什么具体的合作或指导建议吗?”
经理的笑容依旧完美:“林先生过谦了。传统是基石,但我们认为,未来在于融合与创新。我们很快会举办一场大型的‘未来美食博览会’,届时会展示全球最新的餐饮科技和产品。我们相信,像‘山海’这样在本地有影响力的品牌,如果能积极参与,拥抱变化,一定能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话语客气,但潜台词却带着居高临下的“指点”和“招安”的意味。
在参观一个关于“风味增强技术”的展台时,石磊的脚步微微一顿。他的目光落在展示柜里一小瓶无色透明的液体上,旁边的标签写着“万物基底精华——赋予食材更深邃的灵魂”。
“这款产品,”石磊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打破了长时间的沉默,“它的气味……很复杂。”
经理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职业笑容:“这位先生好敏锐。这是我们实验室的骄傲之一,它包含了数百种风味分子,能够与任何食材结合,提升其风味的层次感和冲击力。”
“不,”石磊轻轻摇头,眼神专注而略带困惑,“我不是说它复杂……我是说,它内部的气味是不协调的。有一种……强行拼凑起来的‘完美’,像一件打了太多补丁的衣服,虽然遮住了破洞,但针脚凌乱,经纬扭曲。”他无法用更科学的语言描述,只能凭借自身独特的感官给出最直观的感受。
经理的笑容僵硬了一瞬,随即笑道:“先生您的比喻很独特。不过,科学的美就在于它的精准和可复制性,或许与您习惯的、依赖个人经验的烹饪哲学有所不同。”
气氛一时间有些微妙。
就在这时,一行人从内部的非开放区域走了出来。为首的是一个穿着定制西装、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气质儒雅,眼神却锐利如鹰。他身边跟着几位一看便是高管或科学家模样的人。
市场部经理立刻恭敬地打招呼:“霍华德先生。”
被称作霍华德的男人目光扫过林晓几人,在林晓的脸上停留了片刻,露出了一个无懈可击的、仿佛经过度量衡计算过的微笑:“如果我没猜错,这位就是‘山海’的林晓主厨吧?久仰大名。我是中心的负责人,霍华德·杨。”
他的中文流利,却带着一种异样的腔调。他主动伸出手:“感谢各位莅临指导。我们中心初来乍到,非常希望能与本地优秀的同行交流学习。”
林晓与他握手,感受到对方手掌干燥而有力的触碰。“霍华德先生客气了。贵中心的理念和成就,让我们大开眼界。”
“美食的世界足够广阔,容得下不同的道路。”霍华德意味深长地说,“只是,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的。有些过于陈旧的东西,或许注定要被更高效、更先进的事物所取代。林主厨认为呢?”
他没有提及任何威胁,也没有表现出丝毫敌意,但话语间的锋芒,却比直接的挑衅更为刺骨。他是在宣示一种基于“先进”与“落后”判断的、理所当然的取代权。
短暂的、表面和谐的会面结束了。林晓三人走出那栋冰冷的建筑,重新沐浴在自然的阳光和略带尘嚣的空气里,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感被驱散了些许。
“妈的,笑面虎。”孙炜低声啐了一口,“说话拐弯抹角,听着比直接骂人还难受。还有他们那些东西,看着花里胡哨,能吃吗?”
石磊深吸了几口气,才感觉缓过来一些,他喃喃道:“那里面的‘味道’……很干净,但也很‘假’。那个霍华德身上,有一种……混合了很多东西的气味,很复杂,很……冷。”
林晓回头,再次望向那座蓝黑色的建筑。它像一个精心打造的堡垒,不仅拥有资本和技术的外壳,更拥有一种自成体系的、极具诱惑力和侵略性的“理念”。霍华德这样的人,比古堡里那些纯粹的科研疯子或武装人员,更难对付。
“他说的不对。”林晓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车轮向前,不代表就要碾过一切。真正的未来,应该是多元共生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取代。”
然而,对方显然不这么想。
就在这时,孙炜的手机弹出了一条本地新闻推送。他点开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林主厨,你看!”
林晓接过手机,屏幕上赫然是“环球美食文化交流中心”刚刚发布的官方公告,标题加粗醒目:
「颠覆味蕾,定义未来——‘未来美食博览会’暨全球餐饮创新峰会,将于下月隆重启幕!现面向全城征集传统餐饮伙伴,共襄盛举,携手迈向美食新纪元!」
公告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技术进步主义的傲慢,并将“传统”置于一个需要被“携手”、被“迈向”的、从属和被动的位置。
这不仅仅是一场博览会。这是一封战书,一场在本土舞台上,针对“山海”及其“共济联盟”理念的、公开的、居高临下的宣战。
林晓握着手机,指节微微泛白。他意识到,与这个拥有光鲜外壳和庞大资源的“巨人”之间,一场无可避免的、关于本土餐饮话语权与未来道路定义的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而对方的第一波攻势,就是试图用“未来”与“传统”的对立框架,将他们彻底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