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在顶级豪门当咸鱼 > 第129章 星刃空天战机方案震惊专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章 星刃空天战机方案震惊专家

年末前两天,凌小渊抱着星刃空天战机的完整方案,跟着张委员、凌耀祖走进中科院军工专家团的会议室。会议室里二十多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坐得整整齐齐,桌上从歼 - 10 到歼 - 20 的战机模型摆了一排,气氛严肃得能冻住空气,连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李院士接过方案,翻到 “15 万米升限” 那页,推了推老花镜:“小伙子,理论上这套方案没问题,但这是 7 代空天战机,蓝星现在连 5 代机的发动机都没完全吃透,怎么造?”

旁边的王院士也跟着点头,手指在 “碳硼化钪 - 钛合金” 那栏停住:“钪在蓝星的储量比黄金还少,一吨稀土矿里才提取几克,造整机机身根本不够;还有冷聚变反应堆,磁约束的稳定性、1.2 亿c等离子体的控制,都是世界性难题,你拿什么解决?”

凌小渊刚要说话,凌耀祖突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各位老师,我是凌耀祖,夏芯国际碳基芯片生产线的总设计师,当年接触过众多军工项目。小渊是我孙子,他的方案,绝不是纸上谈兵。”

这话一出,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李院士抬头打量凌耀祖,突然想起什么:“您是当年资助我们夏国军工的凌总?难怪看着眼熟!可比冷聚变的实现不是靠钱就能解决的啊。”

张委员趁机补充:“各位专家,创世纪超算的核心设计者就是小渊,1 纳米碳基芯片是他带队量产的,还有东升集团的新型发动机也是小渊团队设计的,战机这些难题肯定有办法。”

王院士赶紧翻到方案最后一页,看见 “凌小渊” 三个字,突然拍了下桌子:

“原来是你!去年夏芯突破碳基芯片技术的就是你?那这方案不一样了!你能把纳米级激光雕刻玩明白,冷聚变的细节肯定也考虑到了!”

专家团全票通过方案,张委员当场给红楼打了电话,半小时后就传来消息:

“燕山特勤军区的闲置武器库即刻划拨,明天就能交接!所有材料由军方全权供应,安保级别最高,驻燕部队负责全天候守卫!”

凌小渊第一时间给李东打了电话,电话那头的李东刚收完最后一批废品,声音都在发抖:

“凌同学,我…… 我去管工厂?我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那些高科技设备我哪懂啊?”

“放心,” 凌小渊笑着说,“

工厂现在还是空仓库,先不用管设备,你主要负责材料运输和后续巡检,比收废品简单。”

第二天一早,凌小渊带着李东、陈工和凌耀祖驱车前往燕山。车子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最终停在一处不起眼的山体观测站旁 —— 这里便是特勤军区武器库的入口,伪装得与周围山林融为一体,若不是张委员提前给了专属通行码,外人根本无从察觉。

凌小渊在观测站的密码锁上输入一串数字,厚重的钢筋混凝土闸门缓缓向两侧开启,露出内部幽深的通道。通道内壁光滑平整,顶部的防爆照明灯自动亮起,暖白色的光线照亮了前方的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防锈剂气味,听不到半点风声。

一行人沿着通道走了约两百米,尽头又是一道防爆门,凌耀祖上前刷了军方特制的身份卡,门体发出 “嘀” 的一声轻响,缓缓向内开启。当众人踏入门内的瞬间,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眼中满是惊叹 —— 这哪里是 “闲置武器库”,分明是一座设施完备的地下核心工事。

整个空间开凿在山腹深处,挑高足有十米,面积超过两千平方米,完全看不到露天仓库的破旧感。地面是整体浇筑的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平整得没有一丝裂缝,原本用于固定重型武器的预埋钢槽清晰可见,间距规整;墙面同样是加厚装甲混凝土结构,外层还覆盖着一层防辐射涂层,用手敲击时发出沉闷的实心声响,显然具备极强的抗冲击和防爆能力;顶部的通风管道、照明线路和消防系统一应俱全,管道外壁包裹着隔热保温层,线路则隐藏在专用线槽内,整洁有序。

这里早已被彻底搬空,没有任何废弃杂物,只在角落预留了消防栓和应急通道标识,地面的灰尘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只有空气里还残留着淡淡的军工设施特有的气息。站在空间中央,能清晰感受到山腹结构带来的厚重与稳固,即便外面发生剧烈冲击,这里也能安然无恙。

“这地方也太隐蔽了,难怪保密级别这么高。” 李东忍不住感慨,伸手摸了摸身旁的墙面,指尖能感受到装甲层的坚硬质感,“藏在山肚子里,外面根本看不出半点痕迹,安全性绝对拉满。”

陈工则走到预埋钢槽旁,蹲下身仔细观察,又用脚踩了踩地面,起身时眼中满是赞许:“墙体是 c100 级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还加了双层装甲板,抗冲击性和承载能力完全够支撑重型设备;地面的预埋钢槽间距刚好,后续安装真空电弧炉、等离子体炉时,直接固定在钢槽上就行,不用额外加固;通风管道的口径也足够,设备运行时的散热完全能排出去,不用再额外改造风道。”

作为团队里负责设备安装的技术骨干,陈工的判断专业且精准,一番检查后,他看向凌小渊:“小渊总,这地方现成的条件就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电路是军区专用专线,从主电网独立分出,功率储备充足,设备同时启动也不会跳闸;消防、应急通道都是按最高标准配置的,我们只需要把设备运过来安装调试,再布置一下物流通道和总控台,就能直接投入使用,省了大量改造时间。”

凌耀祖绕着空间走了一圈,目光扫过墙面的防辐射涂层和顶部的防爆照明,点头附和:“军区的工事果然靠谱,结构强度、保密性能、基础配套都没话说,比我们自己找场地新建工厂省心多了。” 他看向凌小渊,语气沉稳,“后续设备运输和安装协调的事,我来对接军方,确保流程顺畅,不耽误原型机的制造进度。”

凌小渊看着眼前规整坚固的空间,心里也放下了最后一丝顾虑。这里藏在山腹深处,既隐蔽又安全,基础条件完全契合 “星刃” 战机的制造需求,不用额外改造就能直接使用,刚好符合他快速推进项目的计划。

他转头对李东说:“李叔,接下来辛苦你盯紧设备运输和现场巡检,所有设备运过来后,先按规划好的区域摆放,和陈工配合好,确保安装过程中不出现纰漏;军方的安保人员只负责外围警戒,内部的设备和技术资料要重点看管,不能让外人靠近。”

“放心吧小渊,我一定盯紧!” 李东用力点头,眼神里满是干劲。之前帮团队运输材料时,他就见识过这些设备的精密,如今能参与到空天战机的制造中,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山腹深处的灯光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这座曾经的特勤军区武器库,即将摇身一变成为制造空天战机的核心工厂。凌小渊站在空间中央,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设备安装完成后,星刃战机原型机逐步成型的画面 —— 冷聚变反应堆嵌入机身,磁约束线圈平稳运行,碳硼化钪 - 钛合金的机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即将承载着突破蓝星技术天花板的使命,翱翔于空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