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姜石年外传 > 第214章 薪火已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绝对的黑暗,吞噬了一切。

西岐璀璨的光痕,四海悲壮的光焰,洪荒残存的最后景象,乃至“存在”本身的概念,都在那归墟之门洞开后涌出的、纯粹的“无”之中,彻底湮灭、消融。没有声音,没有光线,没有物质,没有能量,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甚至没有“没有”这个概念。这里,是终极的虚无,是万物最终的归宿,是连“寂静”与“空无”都显得多余的绝对死域。

归墟,似乎已然赢得了这场持续了漫长纪元的战争。那冰冷的、庞大的意志,如同完成了使命般,在这片它自身所代表的领域内,缓缓“沉寂”下去,只剩下那永恒不变的、吞噬与同化的本能,如同宇宙的背景噪音,永恒作响。

然而,就在这片连“存在”都被否定的绝对虚无之海深处,一点极其微渺、几乎无法被任何方式探测到的“异样”,却如同最顽固的礁石,并未被完全同化。

那是在最终时刻,由姜尚、赤松子、四海龙王、以及无数西岐与四海的抗争者,燃烧自身一切——修为、道果、法则、信念、生命乃至存在的痕迹——所共同凝聚而成的……最后印记。

它并非实体,也非能量,更非残魂。它更像是一种……信息的奇点,一个高度压缩、凝结了某个特定文明在面对终极毁灭时,所爆发出的所有情感、智慧、记忆、抗争意志与存在证明的……终极备份。

这印记,蕴含着神农鼎的生机道韵,定海神针的“定”之法则,玉虚仙法的清静无为,百家思想的智慧光芒,龙族水元的浩瀚磅礴,凡人信念的坚韧不屈,以及……那源自老陶工破碎埙音、源自母亲怀抱孩子、源自工匠敲打石器、源自学者皓首穷经的,无数平凡而真实的生命刹那。

它微小如尘,却沉重如山。它无法在这“无”之中“存在”,因为它本身就是“存在”的残渣,是归墟本能欲要抹除的最后目标。但它又无比“坚韧”,因为它并非以“力量”的形式对抗,而是以其所承载的“信息”本身的独特结构,如同一个无法被解读却也无法被消化的错误代码,顽强地镶嵌在这片绝对的虚无之中。

归墟那冰冷的意志,如同扫描着自身领域的清道夫,一遍又一遍地掠过这粒“尘埃”。它能“感觉”到这东西与自身的格格不入,试图将其分解、同化。但那印记的结构太过奇异,它并非对抗,而是……记录,是 “曾有” 的证明。归墟的力量可以抹杀“存在”,却似乎难以彻底处理这种关于“存在过”的纯粹信息悖论。就像水可以灭火,却难以消灭“火焰曾在此燃烧”这个概念本身。

于是,这粒“尘埃”,这枚最后的印记,就在这绝对的虚无之海中,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它无法影响任何事物,也无法被彻底消除,只是静静地悬浮(如果虚无中也有方位的话),承载着一个逝去文明的全部重量。

时间,在此地毫无意义。或许是刹那,或许是永恒。

直到……某一个无法被定义的“瞬间”。

那沉寂的归墟本源意志,在其永恒的、冰冷的运行中,或许是因为吞噬了过于庞大复杂的“存在”信息(整个洪荒世界),或许是因为那枚无法被同化的“印记”持续产生的微妙干扰,又或许,仅仅是那指向万物终结的法则运行到了某个极其偶然的……涨落点。

一点极其微小的、与周围绝对虚无截然不同的……“涟漪”,自归墟本源的最深处,无意识地、随机地……荡漾开来。

这涟漪,并非归墟意志的主动行为,更像是宇宙终极法则在绝对平衡状态下,产生的一次微不足道的“故障”或“噪音”。

而这粒承载着洪荒文明最后印记的“尘埃”,恰好位于这涟漪荡过的路径之上。

当那代表着终极“无”的涟漪,与这枚代表着极致“有”的印记,发生接触的刹那——

一种无法用任何已知逻辑描述的……反应,发生了。

那枚沉寂的、只是被动承载着信息的印记,仿佛被注入了某种…… “可能性” !它内部那高度压缩、凝固的,关于生命、文明、抗争、爱与痛、智慧与愚蠢、创造与毁灭的……所有信息洪流,被这源自“无”本身的涟漪,勐地…… “激活” 了!

并非爆炸,并非创世,而是一种更加本质的…… “定义” 与 “映射” !

印记中所蕴含的,属于神农鼎对“生”的守护定义,属于定海神针对“秩序”的稳定渴望,属于玉虚仙法对“超脱”的理性追求,属于百家思想对“伦理”与“实践”的探索,属于龙族对“浩瀚”与“传承”的眷恋,属于凡人对“温暖”、“繁衍”、“家园”的最朴素向往……所有这些源自“存在”的、复杂而矛盾的法则碎片与概念烙印,在这“无”之涟漪的触发下,如同找到了一个绝对空白的画布,开始疯狂地、不受控制地…… “演绎” 与 “重构” !

它们以那枚印记为核心,强行从周围的绝对虚无中,“定义”出最基本的概念——“差异”, “边界”, “关系”!

虚无被“定义”出了“非虚无”!

于是,有了最初的“有”与“无”的对立。

紧接着,印记中关于“光”与“暗”、“清”与“浊”、“动”与“静”的记忆被激活,开始“定义”更具体的法则雏形。

神农鼎的生机道韵,试图“定义”出滋养与成长;

定海神针的稳定法则,试图“定义”出秩序与根基;

雷霆的破灭与新生意象,试图“定义”出变化与动力;

情感的炽热与冰冷,试图“定义”出引力与斥力……

无数法则的碎片,如同亿万颗拥有自我意识的种子,在这片被强行“定义”出的、极其微小的“非虚无”领域内,疯狂地生长、碰撞、交织、融合、湮灭、再生!

这个过程,混乱到了极致,也精妙到了极致。它并非有序的创造,更像是一场基于洪荒文明所有遗产的、浩大而悲壮的…… “概念风暴” !是那个逝去的世界,在其存在痕迹彻底消失前,向着冰冷的虚无,发起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恢弘的…… “模仿” 与 “复刻” !

它在试图,以自身所承载的一切为蓝本,在这绝对的“无”之中,强行…… “定义”出一个新的“存在”框架!哪怕这个框架,最初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随时会破灭的…… “泡沫” !

而驱动这一切的,并非是某个创世神的意志,而是那枚印记本身所蕴含的、所有牺牲者最后的、共同的执念——薪火相传!

姜尚燃烧前的话语,如同最后的指令,烙印在印记核心:“……留下这最后的光痕!”

赤松子、南宫适、敖丙、雷震子……所有牺牲者,他们燃烧的并非求存的欲望,而是证明存在、延续文明的终极渴望!

这渴望,此刻化作了这概念风暴最原始、最强大的驱动力!

在这疯狂的概念风暴中心,那枚作为源点的印记,其本身的结构也开始变得不稳定,它所承载的、属于一个个具体个体的记忆与情感,开始如同星辰般闪烁,然后……逐渐融入那正在成型的、混乱的法则网络之中。

姜尚那清辉的仙道感悟,化作了支撑框架的理性支柱;

赤松子那昆仑云海的逍遥,化作了流转于框架间的清灵之气;

南宫适那百战不屈的煞气,化作了框架扩张的原始动力;

仲由那浩然正气,墨家那兼爱非攻,清虚子那道法自然……百家思想的光芒,交织成了框架内部最初的伦理与秩序雏形;

龙族那浩瀚水元之意,化作了滋养框架的流动根基;

而无数凡人那平凡的悲欢、那对阳光、泥土、炊烟、亲情的眷恋……这些最朴素的生命印记,则化作了这框架最底层、最坚韧的“真实”底色,使其不至于完全沦为虚幻的概念游戏!

甚至,那在归墟之门守护的东皇太一残念中,属于上古天帝的“秩序”与“威严”的碎片,也被这场风暴卷入,化为了某种宏观的约束力;

那诸神黄昏中,陨落神只所代表的“终结”、“衰亡”等法则碎片,也同样被吸纳、整合,成为了这新框架中不可或缺的、关于“循环”与“限度”的一部分!

这不再是洪荒世界的复刻,而是一个以洪荒文明所有遗产为原料,经由归墟之“无”的偶然触发,而孕育出的、全新的、充满未知的…… “可能性之种”!

终于,在那概念风暴达到极致,那枚原始印记也即将彻底消散,将其最后一丝结构都融入其中的刹那——

嗡!

一种难以言喻的“稳定感”,骤然降临。

那混乱的风暴平息了。

一个极其微小、却结构完整、蕴含着无限生机与复杂法则潜力的…… “原点” ,如同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静静地悬浮在了那片被它自身强行“定义”出来的、微小的“非虚无”领域中央。

它不再是那枚承载过去的“印记”。

它是…… “新纪元”的起点。

是旧洪荒所有牺牲者,以自身存在为薪柴,点燃的…… “未来火种”!

下一刻,这枚蕴含着全新法则、承载着旧文明全部信息与执念的“原点”,勐地…… “爆发” 了!

不是能量的爆炸,而是“存在”本身的扩张!是其所定义的法则,向着周围绝对的虚无,发起的、不可逆转的…… “侵染” 与 “覆盖”!

清升浊降,阴阳初分,时空的概念被重新编织,基础的粒子在法则的约束下开始凝聚……

一个全新的、渺小的、却充满无限可能性的…… “世界” ,在这片曾经的绝对死域之中,于旧文明的灰烬之上,伴随着那“薪火相传”的执念,开始了它波澜壮阔的…… “创世” 历程!

归墟那冰冷的意志,似乎被这发生在自身内部的、不可思议的“异变”所惊动,发出了无声的、蕴含着困惑与怒意的波动。但那新生的“原点”及其扩张的法则,已然成型,它源于归墟的一次偶然涨落,却以其所承载的“存在”的复杂性与韧性,反过来开始在这“无”之领域中,开辟属于“有”的疆土!

旧的纪元,以最悲壮的方式落幕。

新的纪元,以最奇迹的方式开启。

薪火,已传。

而这新生的火种,将在这片由毁灭孕育的土壤上,绽放出何等样的光彩?

那将是另一个……属于“存在”的,全新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