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儿,陆庭州遭遇的那场诬陷危机,算是彻底翻篇了,连一点尾巴都没留下。不仅洗清了所有冤屈,没给军旅生涯留下半点污点,还因为这事,让他和苏青的日子过得更红火,自己在部队的路也走得更稳当。
现在的陆庭州,在部队里别提多受认可了。战友们提起他,都竖大拇指:“陆营长这人,是真靠谱!遇事沉得住气,不抱怨不退缩,还能从事儿里琢磨出改进的法子,跟着他干,心里踏实。”领导也把他当成骨干培养,不管是日常的后勤保障工作,还是紧急任务,都愿意交给她挑大梁。之前他提的“采购流程公开化、账目明细电子化”,在部队推广后效果特别好,没再出现过类似的漏洞,上级还特意表扬了这个举措,说为全军后勤管理提供了好例子。
他现在的工作状态,用“顺风顺水”形容一点不为过。每天按部就班推进各项工作,和战友们配合得默契十足,之前因为诬陷产生的那点小隔阂,早就变成了更深厚的战友情。训练场上,他带头摸爬滚打;办公室里,他细心梳理工作流程;遇到年轻战士有困惑,他也耐心指导,俨然成了部队里的“定心丸”。大家都看得出来,经历过那场风波,陆庭州更成熟、更稳重了,身上的担当也更足了,后续的晋升之路,就等着水到渠成。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苏青。这对夫妻,经过这场风雨的考验,感情不仅没受影响,反而比以前更深厚、更默契了。以前陆庭州出差,只会简单报个平安;现在出门前,会把工作安排、行程路线一一跟苏青说清楚,遇到拿不准的事,还会主动问她的意见。苏青呢,也依旧每天晚上给她打个电话,分享家里的琐事、工厂的进展,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却句句都是牵挂。
陆庭州心里清楚,自己能安心在部队干事业,全靠苏青在后方撑着。家里的老人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自己遇到坎儿的时候,苏青不仅没慌,还帮着收集证据、想办法,做他最坚实的后盾。有一次他休假回家,看着家里井井有条,孩子们懂事听话,苏青虽然忙得脚不沾地,却依旧笑着给他做爱吃的菜,他心里满是感激,拉着苏青的手说:“青燕,这些年,辛苦你了。没有你,我走不到今天。”
苏青只是笑着摇摇头:“咱们是夫妻,说这些干啥?你在部队保家卫国,我把家里和工厂打理好,都是应该的。”
如今的苏青,早已不是只围着家庭转的普通军属,而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女强人”。在家里,她是丈夫的定心丸、孩子们的好妈妈、老人们的贴心棉袄,把一家老小的生活照顾得舒舒服服;在工厂,她是说一不二的苏总,把“青燕服装加工厂”经营得有声有色,订单越来越多,工人也从几十人发展到上百人,产品在当地小有名气,大家都说“苏青的工厂,质量靠谱、价格公道”。
更让人佩服的是,她还当起了部队的“军属权益保护编外顾问”,只要军属们遇到困难,不管是家庭矛盾、劳资纠纷,还是被人冤枉,找她准没错。她会耐心听大家倾诉,手把手教大家收集证据、跟相关部门沟通,帮不少人解决了难题。军属们都把她当成主心骨,没事就愿意跟她聊聊天、问问意见,都说“有苏青姐在,心里就有底”。
有一次,邻县的军属听说了她的名气,特意赶来请教,说自己在工地打工被拖欠工资,老板还耍赖不认账。苏青没嫌麻烦,帮她梳理了证据,教她怎么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还帮她联系了律师。最后那位军属成功要回了工资,特意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有勇有谋,为民解忧”。
苏青的能干,不仅让她在军属圈和当地赢得了好口碑,也给陆庭州带来了不少无形的支持。部队领导都夸陆庭州有福气,娶了个这么能干的妻子;战友们也羡慕陆庭州,家里有这么个靠谱的后盾,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现在的日子,对陆庭州和苏青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圆满。陆庭州在部队的事业稳步推进,晋升的基础打得扎扎实实;苏青的工厂越办越红火,还能帮着更多人;孩子们健康成长,老人们安享晚年,一家人其乐融融。
回头看看那场诬陷风波,虽然当时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但现在想来,也算是一场“好事多磨”。它让陆庭州学会了更谨慎地工作、更坦然地面对挫折;让苏青的智慧和担当被更多人看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更让这对夫妻的心贴得更近,学会了更好地互相支持、互相成就。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陆庭州和苏青都不怕。他们知道,只要夫妻同心,坚守着正直做人、踏实做事的底线,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陆庭州会在部队继续好好干,争取更大的进步,守护好国家和人民;苏青会继续打理好家庭和工厂,做他最坚实的后盾,也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