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夏的晚风带着栀子花香,漫进“青燕服装加工厂”的办公室。苏青刚核对完新一批工装的订单明细,抬手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晚上七点半,比平时下班晚了半小时。她收拾好文件,心里惦记着家里的晚饭,更惦记着最近有些反常的儿子陆晓阳。

晓阳今年十二岁,上小学六年级,正是活泼好动、叽叽喳喳的年纪。以前每天放学,他都会像只小麻雀似的冲进家门,把学校里的趣事、同学间的打闹一股脑儿说给苏青听,书包一扔就去厨房找吃的,饭桌上更是话匣子不停,从课堂上的难题说到操场上的比赛,热闹得很。

可这半个多月来,晓阳像是变了个人。每天放学都要比平时晚一个多小时回家,问他去哪儿了,只含糊地说“在学校写作业”“跟同学一起复习”;身上的校服也总带着莫名的污渍,有时是褐色的泥印,有时是擦不掉的墨渍,领口偶尔还沾着几根杂草,洗起来格外费劲;饭桌上更是沉默寡言,以前抢着夹菜的手现在只是慢吞吞地扒拉着米饭,苏青问他学校的情况,他要么低头“嗯”“啊”应付,要么干脆说“没事”,眼神躲躲闪闪,不敢直视她。

苏青不是没试过细问。有一次晓阳又是快七点才到家,校服裤膝盖处破了个洞,裤脚还沾着湿漉漉的泥点。苏青心疼地拉过他的手,柔声问:“晓阳,裤子怎么破了?是不是跟同学打架了?还是摔着了?”

晓阳猛地抽回手,往后退了半步,低着头小声说:“没有,就是不小心在操场摔了一跤,没事的妈妈。”

“摔着哪儿了?疼不疼?”苏青想掀开他的裤腿看看,却被他用力躲开。

“真没事,妈妈你别问了!”晓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耐烦,说完就抓起书包冲进了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留下苏青愣在原地,心里满是疑惑和不安。

她知道晓阳不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性格有些内向但很懂事,以前就算犯了错也会主动承认,绝不会这样遮遮掩掩。这半个多月的反常,让苏青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总觉得儿子在瞒着什么。

回到家,苏青先走进厨房准备晚饭。锅里炖着晓阳爱吃的排骨玉米汤,滋滋地冒着热气,可她却没心思品尝。她想起晓阳最近吃饭时的样子,眉头总是皱着,眼神飘忽,扒了几口饭就说吃饱了,以前能喝两大碗的汤,现在一碗都喝不完。还有一次,她半夜起来喝水,路过晓阳的房间,隐约听到里面有翻东西的声音,她轻轻敲门,里面立刻没了动静,过了好一会儿晓阳才应声:“妈妈,我没事,就是睡不着。”

种种异常的细节在苏青脑海里串联起来,让她越来越不安。她担心晓阳在学校受了欺负,又怕他跟坏孩子学坏了,可每次追问,晓阳都紧闭心扉,不肯透露半个字。苏青知道,硬逼是没用的,只会让孩子更加抵触,她决定暗中观察,看看晓阳到底在隐瞒什么。

第二天一早,苏青特意提前半小时送晓阳上学。路上,她装作随意地问:“晓阳,最近复习压力大吗?要不要妈妈给你报个辅导课?”

晓阳摇摇头,望着窗外,轻声说:“不用,我们老师会讲的。”

“那你最近跟同学相处得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苏青试探着问。

晓阳的身体僵了一下,很快恢复自然,语气平淡地说:“没有啊,大家都挺好的。”

到了学校门口,晓阳说了句“妈妈再见”,就急匆匆地跑进了校园,连回头看一眼都没有。苏青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停在不远处的树荫下,看着晓阳的身影消失在教学楼门口,心里的疑虑更深了。

下午四点半,是小学放学的时间。苏青提前关掉了工厂的门,开车来到学校附近的隐蔽处等着。五点整,学生们陆续走出校门,三五成群地说说笑笑,可苏青一直等到五点半,都没看到晓阳的身影。她心里一紧,难道晓阳真的留在学校写作业了?

又等了半个小时,六点刚过,晓阳才背着书包,独自一人走出校门。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往家的方向走,而是拐进了学校旁边一条僻静的小巷子。苏青立刻下车,远远地跟了上去,尽量不让晓阳发现。

小巷子两旁是老旧的居民楼,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路上没什么行人。晓阳走得很快,脚步有些匆忙,时不时回头张望。苏青跟在后面,心脏怦怦直跳,既担心又好奇,不知道儿子要去哪里。

走了大概十分钟,晓阳在一处废弃的仓库门口停了下来。仓库看起来已经很久没人用了,大门虚掩着,上面锈迹斑斑,墙角堆着一堆废弃的纸箱和破旧的家具。苏青躲在不远处的树后,看着晓阳推开大门走了进去,心里的不安瞬间放大——这么偏僻的废弃仓库,晓阳来这里做什么?

她犹豫了一下,悄悄靠近仓库,顺着门缝往里看。只见仓库里光线昏暗,只有几束阳光透过屋顶的破洞照进来,扬起漫天灰尘。晓阳正蹲在地上,面前放着一个破旧的工具箱,他手里拿着一把螺丝刀,正在摆弄一个看起来很旧的自行车零件。他的校服袖子挽着,手上沾着黑色的油污,膝盖处又多了一块新的泥印。

苏青愣住了,她没想到晓阳竟然在这里摆弄自行车零件。可他为什么要瞒着自己?为什么每天放学都来这里?

就在这时,仓库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两个和晓阳年纪差不多的男孩走了进来,手里也拿着一些工具和零件。其中一个男孩看到晓阳,笑着说:“晓阳,你今天来得挺早啊!我们找的那个齿轮找到了吗?”

晓阳摇摇头,有些沮丧地说:“还没,昨天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合适的。”

“别急,我们再找找,肯定能找到的。”另一个男孩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我们把这辆自行车修好,就能送给留守儿童之家的小宇了,他肯定会很开心的。”

苏青的心猛地一揪。留守儿童之家?小宇?她想起前阵子社区组织捐款捐物,她还让晓阳捐了一些旧书和玩具,当时晓阳回来后,就提过一句留守儿童之家有个叫小宇的男孩,腿有残疾,一直想要一辆自行车。

原来,晓阳每天晚回家,是为了来这里修理旧自行车,想要送给小宇?那他为什么要瞒着自己呢?

苏青没有立刻进去,而是悄悄退了出来,坐在车里等着。她想听听孩子们到底在做什么,也想知道晓阳为什么不肯告诉她。

大概一个小时后,晓阳和那两个男孩从仓库里走了出来。晓阳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里却有掩饰不住的期待。他对另外两个男孩说:“明天我们再去废品站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齿轮。”

“好!我们明天放学后在这里集合。”两个男孩点点头,然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晓阳背着书包,慢慢往家的方向走。苏青发动车子,远远地跟在后面,心里五味杂陈。她既为儿子的善良感到欣慰,又有些心疼他每天偷偷跑来这里,还不肯告诉自己。

回到家,晓阳看到苏青已经做好了晚饭,有些惊讶地说:“妈妈,你今天回来得挺早啊。”

“嗯,工厂没什么事,就早点回来了。”苏青装作若无其事地说,给晓阳盛了一碗排骨汤,“快尝尝,今天炖得很烂。”

晓阳接过碗,低头喝了一口,没说话。

苏青看着他手上还没洗干净的油污,轻声问:“晓阳,你手上怎么这么脏啊?是不是在学校做手工了?”

晓阳的动作顿了一下,连忙把手往身后藏了藏,含糊地说:“嗯,老师让我们做手工,不小心沾到的。”

苏青没有拆穿他,只是温柔地说:“下次做手工小心点,洗手再吃饭。来,多吃点排骨,补补身体。”

晓阳抬起头,看了苏青一眼,眼神里有些复杂,然后低下头,默默地吃起了饭。

接下来的几天,苏青依旧暗中观察。她发现晓阳每天放学都会去那个废弃仓库,和那两个男孩一起修理自行车。他们有时候会去废品站找合适的零件,有时候会凑钱买一些需要的工具,晓阳身上的污渍,都是修理自行车时沾上的油污和泥土。

有一次,苏青看到晓阳和那两个男孩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刹车零件而发愁,晓阳甚至想把自己自行车上的零件拆下来换上。苏青心里一阵暖流,她没想到十二岁的儿子竟然有这么一颗善良、热心的心。

但她还是不明白,晓阳为什么要瞒着自己。是怕她不同意?还是觉得这件事不值得说?

这天晚上,晓阳又很晚才回家,身上的校服沾满了油污,看起来疲惫不堪。苏青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他赶紧吃饭,而是拉着他坐在沙发上,温柔地说:“晓阳,妈妈知道你最近每天都在忙什么。”

晓阳的身体瞬间僵住,脸色变得有些苍白,眼神躲闪着不敢看苏青:“妈妈,我……”

“你在帮留守儿童之家的小宇修理自行车,对不对?”苏青轻声说,语气里没有责备,只有心疼。

晓阳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苏青,眼睛里满是疑惑:“妈妈,你怎么知道的?”

“妈妈看到你和你的小伙伴们在废弃仓库里修理自行车,也听到你们说要把自行车送给小宇。”苏青摸了摸晓阳的头,“晓阳,你能这么善良,愿意帮助别人,妈妈很为你骄傲。可是,你为什么要瞒着妈妈呢?”

晓阳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小声说:“我怕你不同意,觉得我耽误学习。而且,我们找零件、修理自行车都很辛苦,我不想让你担心。”

苏青的心一下子软了,她把晓阳搂进怀里,轻声说:“傻孩子,妈妈怎么会不同意呢?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妈妈支持你。但是,你不该瞒着妈妈,每天这么晚回家,妈妈很担心你。而且,修理自行车需要工具和零件,你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可以帮你啊。”

晓阳靠在苏青的怀里,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妈妈,对不起,让你担心了。我就是想给小宇一个惊喜,他腿不方便,有了自行车,就能自己出去玩了。”

“妈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苏青擦了擦晓阳的眼泪,“以后有什么事,都要告诉妈妈,不要一个人扛着。你想帮助小宇,妈妈支持你,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把自行车修理好,送给小宇。”

晓阳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泪光,用力地点了点头:“嗯!妈妈,谢谢你!”

“跟妈妈还客气什么。”苏青笑了笑,“快去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妈妈给你热饭。明天我们一起去废品站看看,找你需要的刹车零件。”

晓阳开心地答应着,跑进了浴室。听着浴室里哗哗的水声,苏青的心里豁然开朗。原来,儿子的异常背后,是一颗善良、纯粹的心。她为儿子的成长感到欣慰,也为自己一开始的担心和怀疑感到有些好笑。

洗完澡,晓阳坐在餐桌前,又恢复了以前的活泼,叽叽喳喳地跟苏青说起了修理自行车的事情,说起小宇的情况。苏青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给他夹菜,心里满是温暖。

她知道,这次暗中观察没有白费。不仅解开了心里的疑惑,还让她看到了儿子内心的善良和担当。作为母亲,她为儿子感到骄傲,也明白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责备和怀疑。

第二天,苏青果然兑现了承诺,和晓阳一起去了废品站。在废品站老板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刹车零件。回到家,苏青还联系了工厂里的维修师傅,让他帮忙指导晓阳和他的小伙伴们修理自行车。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没过几天,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就被修理得焕然一新。当晓阳和小伙伴们把自行车送到留守儿童之家,交到小宇手里时,小宇开心得合不拢嘴,拉着晓阳的手不停地说谢谢。

看着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苏青的心里也满是幸福。她知道,这一次的经历,不仅让晓阳学会了帮助别人,也让他感受到了付出的快乐。而对她自己来说,也更加明白了作为母亲的责任和意义——陪伴孩子成长,理解他们的内心,支持他们的善良,这才是最珍贵的。

从那以后,晓阳再也没有晚回家,也没有再隐瞒什么。他会主动跟苏青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也会告诉她帮助小宇的进展。饭桌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那个活泼开朗的小麻雀,又回来了。

苏青看着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心里充满了欣慰和满足。她知道,孩子的成长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秘密和小烦恼,作为母亲,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多一些理解和信任,就能走进孩子的内心,陪伴他们走过每一个重要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