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五章 投石问路

林凡的反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数颗石子,在不同的层面荡开了截然不同的涟漪。

首先掀起波澜的是欧洲的媒体圈。两家素以调查报道闻名的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于其网络平台发布了关于欧盟“临时评估委员会”某核心成员的深度报道。报道并未直接涉及能源政治,而是详尽披露了该委员与其选区内某大型传统能源企业之间“过于密切”的财务往来,以及其名下房产来源的疑点。证据链清晰,引用的多是公开或半公开信息,但经过巧妙的串联和 timing 精准的发布,立刻引发了舆论哗然。

紧接着,第二天,另一家媒体曝光了另一位强硬派委员早年学术论文中存在的数据“瑕疵”问题,以及其利用职务影响力为亲属企业谋取科研补贴的指控。

这两篇报道如同两颗精准的子弹,并未直接攻击委员会,却瞬间动摇了其核心成员的道德基石。布鲁塞尔的政客们嗅觉灵敏,立刻意识到风向不对,原本在委员会中态度暧昧的几位成员迅速“因病”或“因故”请假,首次会议尚未召开,便已呈现分崩离析之态。

资本市场的反应则更为直接。就在那五家欧洲资本还在观望之际,dSm与中东某主权基金即将就模块化能源核心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不胫而走。同时,亚洲两家巨型财团也公开表达了对参与“启明”生态的“强烈兴趣”。资本的嗅觉远比政治更为敏锐和无情,看到更大的蛋糕即将被他人分食,那五家资本的代表几乎在消息传出的同一时间,重新主动联系了王漫妮,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急切和谦卑。

王漫妮按照林凡的指示,并未立刻给予明确答复,只是表示“dSm需要重新评估合作伙伴的坚定性”。这种矜持的态度,反而加剧了对方的焦虑。

而在网络的阴影世界里,SSG投放的“漏洞利用工具”大礼包也开始生效。几个活跃的虚拟Ip在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后,非但没有获取到dSm的核心数据,其自身的行为轨迹反而被反向追踪,并触发了国际反黑客组织的警报。一时间,这几个Ip背后的实体(经“暗影”分析,与之前那家商业侦察公司及某竞争对手有关联)陷入了涉嫌非法网络入侵的麻烦之中,不得不暂时收敛,忙于撇清关系。

林凡在书房里,冷静地审视着这些反馈。安迪、王漫妮和SSG的汇报接踵而至,显示他的非对称打击取得了显着效果。欧盟的委员会尚未正式运作便已名存实亡,资本的围墙出现裂痕,暗处的窥探者暂时缩回了爪子。

然而,他脸上并无得意之色。他深知,这只是第一回合的较量。对手的根基深厚,绝不会因一次受挫而放弃。更凶猛的反扑,必然还在后面。而且,这种精准打击的方式,也向外界清晰地展示了他林凡以及dSm的行事风格——不惹事,但绝不怕事,反击精准而狠辣。

这会使得后续的博弈,变得更加直接和危险。

他拿起一份刚刚送抵的、关于小型化聚变堆耐压材料首次极限测试成功的报告,仔细翻阅着。技术层面的每一次突破,才是他真正的底气所在。

也就在这时,他的私人加密线路收到了一条来自未知编码的信息,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句话:

“林先生,好手段。期待下次交流。”

没有落款,没有来源标识。

林凡看着这条信息,眼神微眯。

投石问路之后,真正的对手,似乎要浮出水面了。

(第一百零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