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都市纵横:从影视签到开始 > 第106章 冰层下的暗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六章 冰层下的暗流

那条匿名的信息,像一枚冰冷的针,刺破了短暂占据上风的表象。林凡没有回复,也没有试图追踪——对方既然敢如此直接地发来,必然做好了反追踪的万全准备。这更像是一种宣告,一种将博弈从代理人层面提升至更高层级的信号。

他将其内容同步给了安迪和SSG总指挥,只附加了一句批示:“提高所有核心人员及设施的安全等级至‘深蓝’。”

“深蓝”级别,意味着潜在的威胁已从商业间谍或政治骚扰,升级为可能包含物理性、战略性打击的范畴。SSG的部署将更加隐蔽且具有攻击性,而“暗影”的信息过滤网将收缩到极致。

压力并未因初战告捷而减轻,反而变得更加沉重和无形。

与此同时,小型化聚变堆的耐压材料测试成功,标志着“启明”技术从宏大的示范堆,向着实际应用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林凡批准了下一阶段——微型堆芯集成测试的计划。他需要更快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不可动摇的现实壁垒。

王漫妮那边传来了新的进展。在dSm刻意表现的“矜持”下,那五家欧洲资本终于拿出了更大的诚意,不仅放弃了之前苛刻的监管权要求,甚至愿意接受dSm主导的、更为苛刻的利润分成和技术使用框架。资本的天平,在绝对的利益和失去机会的恐惧面前,彻底倒向了dSm。

“接受他们的条件,”林凡指示,“但要求资金在协议签署后四十八小时内到位。同时,将他们的资本引导至我们规划中的非洲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让他们亲眼看看,‘启明’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他要将这些资本牢牢绑上自己的战车,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可见的成果,固化同盟。

然而,冰层下的暗流依旧汹涌。安迪监测到,尽管欧盟那个临时委员会名存实亡,但另一种形式的阻力正在形成。数个欧洲老牌科研机构(背后多有政府或传统企业资助)联合发表了一份措辞谨慎的声明,呼吁对“任何未经国际科学共同体广泛验证的颠覆性能源技术”采取“审慎负责”的态度,并建议成立一个由“中立”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评估团。

“这是换了个马甲,想把水搅浑,拖延时间。”安迪分析道,“他们试图将技术问题重新拉回漫长的学术争论轨道。”

林凡对此并不意外。旧秩序的守护者绝不会轻易退场,他们会不断变换策略,寻找新的支点。

“启动‘学术共鸣’计划的第二阶段。”林凡命令,“邀请那三位签署了保密协议的诺奖得主,在不违反协议的前提下,以个人名义发表他们对能源未来的看法,重点强调技术突破对解决人类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贫困)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同时,安排我们资助的、在顶级期刊上具有影响力的独立科学家,发表关于聚变技术安全性与经济性的正面分析报告。”

他要在学术舆论场上,正面击溃那些被利益驱动的“审慎”论调。

处理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林凡感到一种深层次的疲惫,并非来自身体,而是源于精神层面持续的高强度运筹。他需要片刻的抽离。

他走出书房,顾佳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就着一盏落地灯看书。柔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宁静的剪影。她没有问他工作上的事,只是在他坐下时,很自然地往他身边靠了靠,将头轻轻倚在他的肩膀上。

林凡伸手揽住她,鼻尖萦绕着她发丝间清淡的香气。他没有说话,只是闭上眼睛,感受着这片刻的安宁与依靠。

他知道,冰层下的暗流不会停止,下一个浪头或许很快就要打来。但此刻,拥着怀中的温暖,他仿佛又能汲取到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前方的一切未知与挑战。

(第一百零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