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子借着宽大袖袍的遮掩,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微声回道。

“儿臣未曾透露半分。只是……父皇您特意下旨让知知以公务为先,不必入宫贺寿,以阿清的机敏,怕是猜到了今晚不同寻常。成王妃也恰巧染了风寒也未出席……他应是起了疑心。”

景和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没有丝毫意外。

他对自己这个儿子向来心中有数,人虽然不算聪明,但该有的政治敏锐度还是不欠缺的。

景和帝没有再就此事追问,仿佛这只是宴席间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插曲。

他的目光重新变得深沉而锐利,缓缓扫过殿内济济一堂的文武百官、宗室勋贵,那些看似恭敬的笑容之下,不知藏着多少心思。

他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再次看向太子时,眼神里已不带任何情绪,只剩下帝王的冷静与决断。

他无声地动了动嘴唇,用唇语向太子传递了最终的确认:

“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太子迎上父皇的目光,眼神坚定,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他袖中的手,悄然握紧。

太和殿内,一片盛世华章、金碧辉煌,觥筹交错,笙歌曼舞。

各地封疆大吏、边镇将帅、京中重臣齐聚一堂,脸上洋溢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喜悦,为龙椅上的景和帝祝寿。

太子端坐于御座下首,面容温润如玉,唇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浅笑,仿佛也沉浸在这普天同庆的欢愉之中。

唯有那双低垂的凤眸深处,透着来的好啊的疯劲……

太子在心中无声地冷笑。

若不是借着父皇整寿这个冠冕堂皇、无人敢缺席的由头,如何能将那些盘踞地方、手握权柄、平日里轻易不会齐聚京城的老狐狸们,如此名正言顺地请到眼前?

正是将这几年来暗中标记的隐患,一网打尽的绝佳时机!

他想了想那些没来的人,没关系,一些残余势力而已,连京畿都心虚不敢来的鼠辈罢了。

太子嘴角勾起一丝笑容,他安排的人应该已经动手了吧。

这几年,他从未有一刻放下过。

前世大昭倾覆的惨痛教训如同烙印刻在灵魂深处。

他利用监国之便,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精心挑选、确保忠诚的官员与将领,如同下棋般,一点点安插进北疆乃至各地关键位置,尤其是那些在七年前“云水班血案”中,暂时动不得的北疆派系,七年时间够他动个七进七出了。

想到北疆,他脑海中浮现出呈在他案前关于楚鹤轩的详细情况。

那小子,不愧是前世能在绝境中挣扎出孤狼凶名的家伙,在北疆军中凭借着实打实的军功和那股不要命的狠劲,迅速崭露头角。

很好,他正是需要这样一把锋利且与旧势力没有瓜葛的“刀”,去撕开、去分化北疆那些盘根错节、尾大不掉的派系。

太子轻轻晃动着手中的玻璃盏,琥珀色的酒液荡漾出细碎的光晕。

成王的玻璃确实不错。

他抬眼,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席间某些谈笑风生的面孔,这些人用倒是浪费了。

这些人有的是他国余孽暗中扶持的,有的是与地方豪强勾结过深的,有的是在他前世记忆中最终倒戈的……

啧。

十几年安稳,是不是让有些人忘了……

还是以为天下太平,孤和父皇提不动刀了呢,斩不断那些腐枝烂叶了?

太子笑了笑,没关系,今天就再回忆回忆吧。

明若清战战兢兢眼神不敢偷瞄,却私下四处留意着。

扫到他哥这个笑容。

完了!他哥的病怎么看着越发重了?

今天是得死多少人啊?

早知道今天在格物院加班了!

明若清欲哭无泪。

太子愉快的看了看殿中的人。

这天下,是明氏的天下,更是他明若昊的天下!

大梦一场以来的蛰伏与经营,多年的暗中梳理与布局,到如今,朝堂、军队、财政、舆论……一切都在他与父皇的掌控之中逐步收紧。

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早已悄然撒下,而今晚,便是收网的时刻。

在一切尽在掌控之后,所有该清算的,无论藏得多深,伪装得多好,都得一一清!算!

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甘醇的酒液滑入喉中。

御街上,最后一轮、也是最盛大的一轮烟花在夜空中轰然绽放……万千光华将整个京城映照得如同白昼,百姓的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天际。

知知五人和其他所有人一样,仰着头,张大嘴巴,被这璀璨夺目的景象震撼得暂时忘却了一切。

太和殿内

就在最后一朵巨大的烟花在最高点炸响,光芒最盛、声响最隆,彻底掩盖住所有细微声音的刹那——

景和帝端坐龙椅,面容在明灭的光影中看不真切。

成王心中那根弦绷到了极致,他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擂鼓般的声音。

殿门处,数道如同鬼魅般的黑影,借着烟花爆炸声的完美掩护,悄无声息地疾速潜入。

他们动作迅捷如电,目标明确,直扑席间一些看似毫无防备的官员与勋贵!

几乎是同时,殿内侍候的某些“内侍”与殿外值守的部分“禁卫”,骤然发难,以与其身份截然不符的凌厉身手,配合那些黑影,瞬间将目标人物制住!

动作干净利落,捂嘴、反剪、卸去可能藏匿武器的腰带发冠,整个过程在烟花持续的轰鸣中完成,甚至没有惊动邻近仍在仰头赏景的官员。

被制住的那些人,脸上还残留着观看烟花时的惊叹表情,转瞬便被难以置信的惊恐取代,他们徒劳地挣扎,却发不出任何像样的声音,只能瞪大眼睛,望向御座上那道如同磐石般的身影。

烟花渐熄。

夜空重归深邃,只余下淡淡的硝烟味和人们视网膜上残留的光斑。

殿内众人的视线也自然而然地从窗外收回,重新落回歌舞和酒宴上时,一种微妙的不协调感,如同冰水般悄无声息地浸染开来。

好像……少了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