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158章 朝堂毒杀惊四座,暗器溯源牵旧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朝堂毒杀惊四座,暗器溯源牵旧案

寅时的火光早已熄灭,灰烬被晨露压住。陈砚立于章台宫丹墀之上,指尖摩挲着袖中那片机械鸟残翅的凹槽。昨夜虎符裂开的铜片上,“甲子日”三字如钉入骨。他知道,对方不会等那么久。

朝会钟响第三通,百官列班。赵高立于偏阶,月白深衣纤尘不染,玉带钩整饬如初。他未被押走——东阁软禁只是名义,影密卫尚未收缴其印绶。陈砚默许了这一点。棋局未终,过早提子反而惊散残局。

冯去疾乘辇而至,左手裹麻布,面色青灰。他低首入殿,未与任何人对视。药盏由小宦捧着,紧随其后。陈砚目光微动,记下那盏沿一道浅痕——昨日尚无。

司礼官宣读奏报,不过寻常赋税折算之事。赵高忽轻咳一声,抬手抚过双陆棋盘边缘,缓缓道:“昨夜星象复乱,妖气聚于紫微西垣。臣闻右相连日服药不断,恐……”

话音未落,冯去疾猛然呛咳,一口黑血喷在案前竹简上。药盏脱手,倾倒在地,残液渗入砖缝,腾起一缕淡腥白烟。

百官哗然退避。赵高皱眉后退半步,掩袖道:“果然中毒!此毒必出自楚人之手,惯用乌头炼剂,阴损狠辣——”

陈砚未动。他袖中竹片匕首早已滑至掌心,只待一个动作。此刻却按兵不动,任那烟气升腾。

“云姜。”他开口。

殿外应声而入一人。素纱禅衣覆鼠皮裘,腰间铜制听诊器轻晃。她俯身拾起药盏残片,以银针探入残液,又取一小片滴于指尖轻嗅。片刻后,她抬头:“非楚地乌头。此为西域雪乌,需经三年窖藏,配以硝石提纯,方得此色烟。”

赵高眼神微凝:“西域?那等荒僻之地,岂能涉我朝中枢?分明是故布疑阵!”

“未必。”陈砚终于起身,缓步走下丹墀,“若有人借旧党之手,引外毒入内廷,倒是一步好棋。”

他转向冯去疾。老人已陷入昏厥,嘴角仍不断溢出黑沫。云姜伸手探其脉,指腹在腕间停顿片刻,忽而翻转其手掌,露出掌心一道细小划痕——像是被硬物刮破。

“他中毒已久。”云姜低声,“不止今日这一盏。”

陈砚点头。昨夜火场,冯去疾咳血蚀金,已是征兆。三年慢性中毒,非一日可成。而能持续供药者,必在其身边。

“封锁大殿。”陈砚下令,“未经许可,不得出入。”

影密卫迅速封门。韩谈未现身,但十名黑衣卫已隐于廊柱之后,弩机上弦。

“取冯去疾书房九口甬钟。”陈砚道。

赵高瞳孔微缩:“陛下此举,可是怀疑右相勾结外敌?”

“本是在查谁给他下毒。”陈砚看着他,“你方才急于定论为楚人所为,是不是太急了些?”

赵高整理玉带钩,三次,动作一丝不苟。然后才道:“臣只是据实推断。”

“据实?”陈砚冷笑,“那便让证据说话。”

片刻后,九口青铜甬钟被抬入殿中,一字排开。钟体苍绿,形制古朴,对应秦国九代先王。陈砚执铜槌,逐一轻敲钟壁。每响一声,群臣皆震。

至第七口钟时,他骤然停手。

“诸位可听见?”他问。

无人作答。那钟声余韵与其他并无二致。

陈砚将铜槌递向云姜:“你来。”

云姜接过,以听诊器贴于钟内壁,再轻敲。片刻后,她点头:“第七钟内壁有夹层,声波回荡异常。”

陈砚亲自持刀撬开钟底暗格。一层薄铜片脱落,露出内壁刻痕——一枚篆体“吕”字,旁附私印纹样,与二十年前吕不韦府中公文印鉴完全一致。

殿内死寂。

赵高脸色不变,但左手小指微微颤动,紫金护甲轻叩掌心。

“若为楚人下毒,为何右相随身重器尽染吕门印记?”陈砚环视群臣,“若为外敌入侵,为何毒源偏偏来自他每日服用的药囊?”

他挥手。一名影密卫呈上冯去疾随身药匣。云姜打开,逐层查验,最终从底层取出一枚蜜丸。外皮完好,内里却泛出青灰色泽。她掰开,以银针挑出少许粉末,投入清水,瞬间沉底,水色转墨。

“雪乌研末,混以蜜膏,伪装补药。”云姜道,“服用者自以为续命,实则日积月累,血脉尽腐。”

陈砚盯着赵高:“你说是楚人所为。可楚人如何能让冯去疾连年服用吕氏特制药丸?如何能让他书房重器刻满吕门私印?”

赵高沉默。他不再整理玉带钩,而是缓缓抬头:“陛下既然认定吕党余孽作祟,那臣斗胆一问——如今吕氏凋零,门徒星散,谁还能调动西域毒源?谁又有 motive 在此时发难?”

“ motive?”陈砚向前一步,“因为他知道,自己快撑不住了。”

他指向冯去疾:“三年前,他提议焚百家书,推行五德终始说,意在动摇新政根基。那时我就在想,一个法家遗老,为何执着于黄老之术?直到昨夜,他在火场吐血蚀金,我才明白——他早已被控制。这毒,不是要杀他,是要让他听话。”

赵高嘴角微扬:“所以陛下是说,我与吕党勾结,借毒控人,图谋不轨?可您有何证据?”

“证据不在你身上。”陈砚淡淡道,“而在他选择何时发作。”

他转身,俯视昏迷的冯去疾:“昨夜地道引爆,虎符现世,你赵高看似失势,实则仍在朝堂发声。冯去疾若真忠于新政,该趁势揭发。可他没有。他选择了今早,在众目睽睽之下中毒倒地——时机太过精准。”

“这不是刺杀。”他缓缓道,“是献祭。用他的身体,为幕后之人洗清嫌疑,将祸水引向楚国,引向我这个‘逆天改命’的君王。”

赵高终于动容。他盯着陈砚,眼中闪过一丝极深的忌惮。

“那你打算如何收场?”他问。

“收场?”陈砚抬手,从袖中取出一片薄铜——正是昨夜机械鸟腹中残片,“我已经拿到了信号卡槽。只要追查到上次信息发出的位置,就能找到下一个传递者。”

他将铜片递给云姜:“比对吕氏文书用铜规格,查近十年流入关中的西域金属来源。”

云姜接过,指尖抚过铜面纹路,忽然一顿:“这铜……不是新铸。”

“哦?”

“表面氧化层不均,有反复刮削痕迹。”她抬头,“有人曾在这上面刻过别的字,后来削去重写。”

陈砚目光一冷。

赵高静静看着,忽然道:“陛下若真想查清旧案,不如翻开二十年前的骊山陵簿录。当年负责监工的,可不是吕不韦一个人。”

陈砚未答。他盯着那片铜,脑中浮现昨夜灰烬中捡起的竹片——“戌时启程,经蓝田,交项氏余部”。

两条线,一明一暗,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

殿外传来铁甲踏地之声。章邯率玄甲军已封锁宫门外围。朝会未散,但权力的流向已在无声中改道。

陈砚将铜片收回袖中,目光扫过群臣。

“传太医令,全力救治冯去疾。”他道,“若他能醒,我想亲口问他——是谁给了他第一枚毒丸。”

云姜合上药箱,听诊器边缘轻轻擦过唇角。

赵高站在原地,月白深衣依旧洁净如雪。

陈砚转身走向御座,袖中竹简悄然展开一角,上面墨迹未干:**“吕氏印记三十七处,皆与骊山陵墓文书相符。”**

他的笔尖正点向第八个标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