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226章 热气球再探敌情,硫磺线索连全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6章 热气球再探敌情,硫磺线索连全局

头顶石板轰然掀开的瞬间,吊篮底部的竹架发出轻微震颤。陈砚没有抬头,手指已按在浑天仪边缘,指节微收。云姜伏在吊篮一侧,听诊器铜面紧贴竹管接口,另一只手迅速解开药囊扣环。

热气球开始上升。

风从北面压来,吊篮晃了两下。陈砚低声下令:“点火。”两名影密卫掀开燃料袋封皮,火折子一碰即燃,火焰窜入气囊下方。热流推动球体上浮,偏离的航线渐渐拉回。

云姜屏住呼吸。听诊器里传来杂音,风声混着远处钟鼓台的余响,地底信号被撕成碎片。她将铜管换到竹架另一侧孔洞,调整角度,让传导路径避开吊篮接缝处的松动部位。震动清晰了些。

“有节奏。”她说。

陈砚点头。他盯着赵高府屋顶的瓦片排列,手指在浑天仪刻度盘上轻移。章邯此前布下的三组烽火信标在地面亮起,红光呈三角分布。他对照方位,再次下令:“再加半袋燃料。”

火势增强,热气球缓缓向正南偏移,稳稳悬停于赵高府上方。

云姜闭眼,指尖搭在听诊器边缘。地下震动每隔十二息出现一次,持续七息,与排水渠阀门启闭周期一致。她取出一片薄如蝉翼的青铜片,贴在听诊器膜面。这是她在少府监调试连弩时留下的共振片,能放大特定频率的脉冲。

震动变得更沉。

她睁开眼:“不是水流。是爆破。”

陈砚目光一凝。他取过竹简,用炭笔记下时间标记。这种爆破不会用于开凿普通地道,只能是为突破坚硬岩层准备的短距冲击。对方正在接近某个关键位置。

“方向?”他问。

云姜没答话,只把听诊器换到左耳。右耳仍能听见风噪,但左耳捕捉到的震动延迟更长。她计算了一下:声波传到此处需耗时约三息。结合风速与地形坡度,终点应在皇城西门下方三十丈内。

陈砚放下竹简。这个位置,正是九鼎基座所在的地宫外围。

他伸手摸出一枚铁令牌,递给身旁影密卫:“传令章邯,封锁西门内外通道,禁止任何车辆出入。”

影密卫接过令牌,拉动滑索,一只信鸽从气囊旁的笼中飞出,直扑地面。

云姜仍在听。震动频率略有变化,间隔缩短了一息。施工进度加快了。她忽然想起那间岩室里的老匠人,手中刻刀敲击石板三响——那是信号。现在地下每一次爆破,都像是回应。

“他们在校准时间。”她说,“寅时三刻整,会有一次强震。”

陈砚看着天色。距离寅时还有两个时辰。足够做一次验证。

他转向另一名影密卫:“投灯。”

影密卫拉开吊篮底部活门,取出一支长形火炬。火炬外层裹着松脂布条,内芯掺有陨铁粉末。他点燃引信,挥手掷下。

火炬划出弧线,坠落西郊荒地。

触地瞬间,强光炸开。

地面焦痕浮现,呈放射状延伸。有些痕迹极淡,几乎看不见,但在强光灼照下显出深褐色轮廓。云姜立即从袖中抽出一张羊皮图,对照多日前校场演武时绘制的“三叠弩阵”路线。

线条重合。

她抬头看向陈砚:“他们烧过这里。”

陈砚眼神不变。他知道这不是随意焚烧。焦痕分布有规律,外围曲线与弩阵轮射轨迹完全一致,中心点直指皇城西门。赵高不是在试探兵力部署,是在复刻作战路径。

目的只有一个:在胡亥生辰当日,以火雷引爆地宫,制造“天罚”假象,同时让外界误以为秦军弩阵存在致命破绽,引发军心动摇。

他下令:“再投两支。”

第二、第三支火炬接连落下,照亮更大范围。焦痕越来越多,拼合成一个巨大火焰图案。边缘锯齿分明,像燃烧的盾牌。

地面传来号令声。章邯带着玄甲军赶到,士兵们抬着石灰桶,沿焦痕外缘撒粉勾边。图案更加清晰。

陈砚俯视下方,手指无意识敲击浑天仪基座。三下短,一下长——这是他记录关键节点的习惯节奏。

云姜收起听诊器,发间银簪沾了一层细灰。她低头吹了吹,发现簪尖附着微量黄色颗粒。她捻了捻,颗粒易碎,带硫味。

“不是普通燃烧。”她说,“用了硫磺混合硝石。”

陈砚接过她递来的粉末,放在鼻下一嗅。气味刺鼻,残留时间比寻常火药更久。这种配方不会用于实战,只适合长时间埋设后一次性引爆。

他看向皇城方向。西门守军尚未察觉异常,巡逻队仍按旧路线行走。若不及时调整布防,一旦地下爆破启动,火焰会顺着预烧路径迅速蔓延,形成无法控制的连锁反应。

“通知章邯。”他说,“在图案外围挖断沟,深八尺,宽五步,填沙土。所有弩机重新校准,目标锁定西门至赵高府之间的地下走向。”

影密卫记录命令,再次放飞信鸽。

云姜忽然抬手:“等等。”

她重新将听诊器贴上竹架。地下震动变了。原本稳定的十二息周期被打乱,提前了两息。施工方察觉到了什么。

“他们知道我们发现了。”她说。

陈砚盯着赵高府院墙内的庭院布局。那里有一座假山,位置恰好对应地道主轴线出口。他记得冯去疾曾在奏报中提过,赵高每逢寅时三刻必整理玉带钩,而后进入密室。

时间快到了。

他下令:“保持高度,关闭所有火源。吊篮静默。”

热气球缓缓熄灭火囊下方的余焰,依靠残存热力维持悬浮。风减小了,吊篮几乎不动。

地面,章邯指挥士兵加速挖沟。石灰线已围成闭环,连环弩阵地开始搭建。每架弩车都装填了特制箭矢,尾部嵌有陨铁平衡块,可穿透厚土层。

云姜蹲在吊篮边缘,手握听诊器,眼睛盯着怀中的炭笔。笔尖悬在竹简上方,等待下一个震动信号。

寅时三刻将近。

钟鼓台传来第一声铜响。

地下震动如期而至。

这一次更强,持续时间延长至十息。云姜迅速记录传播延迟,反推得出地道终点比先前估算更近三丈——已逼近地宫外墙。

陈砚站起身,手扶吊篮边缘。他的视线落在皇城西门上方的旗杆。那里本该悬挂军旗,此刻却空着。

旗杆底座有异。

他眯眼细看。旗杆插入石座的缝隙周围,泥土颜色略深,像是近期翻动过。若不从高空俯视,根本无法察觉。

“那里被挖过。”他说。

云姜凑近看。她取出最后半包紫粉,准备投下测试土质。就在这时,吊篮底部竹架突然一震。

听诊器掉落。

她弯腰去捡,指尖刚触到铜面,耳边传来一声闷响。

不是来自地下。

是头顶。

气囊外壁裂开一道口子,热气急速外泄。吊篮开始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