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柔的提示音在客舱内回荡,如同水滴落入宁静的湖面,将步高峰从深沉的冥想状态中唤醒。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一丝流转的幽光悄然隐没,那是体内已与暗物质初步融合的气核在感知外部环境变化时的自然反应。透过椭圆形的强化舷窗,一颗被柔和翠绿色光晕笼罩的星球正缓缓旋转,逐渐占据整个视野。其表面并非元祖星熟悉的蔚蓝与褐色,而是大片大片浓郁得化不开的翠绿,其间纵横交错着如同血脉般流淌的银色光带,那是高度发达的能量传输网络,彰显着与元祖星截然不同的科技树。
“各位代表,我们即将抵达本次星际能源论坛的举办地——翠星。飞船将在三十分钟后降落于环翠城空港。请各位再次确认已阅读并理解《星际交流行为准则》及元祖星相关涉外法律法规。翠星大气成分与元祖星相似度达98.7%,但存在少量特有能量活性微粒,请务必佩戴好发放的环境适应手环。”
代表团团长,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名叫李振华的老者,通过内部通讯系统沉稳地提醒道,声音带着学者特有的严谨。他是元祖星能源研究院的资深院士,此次代表团的领队。
步高峰低头看了看腕部那个不起眼的银色手环,它能中和空气中那些可能对元祖星人体质产生轻微影响的异种能量粒子。他悄然运转体内气核,毛孔舒张,以超越常规感官的“冥我期”感知力,细细体会着飞船逐渐切入翠星大气层时,外部环境能量的细微变化。
这里的“气”,与他熟悉的元祖星大气截然不同。元祖星的空气厚重而稳定,蕴含着工业文明沉淀的气息与海洋的湿润。而翠星的“气”则更显“活泼”甚至“狂野”,充满了勃勃生机,仿佛每一缕风都蕴含着未加驯服的自然之力,其中掺杂的那些微弱却独特的能量粒子,如同调皮的精灵,试图穿透一切屏障。他默默调整着自身的能量场频率,使其与外界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适应过程本身,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修炼。
“高峰,快看!那些发光的……是树还是建筑?”坐在旁边的陈浩忍不住压低声音惊呼,手指着舷窗外越来越清晰的地表景象。
步高峰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广袤的翠色大地上,矗立着无数巨大的、形态各异的晶簇结构,它们并非死寂的矿物,表面流淌着柔和而规律的能量光晕,如同呼吸般明灭。更为奇特的是,无数散发着翠绿、幽蓝或莹白光芒的巨型藤蔓,如同有生命的网络,缠绕、攀附在这些晶簇建筑之上,有的甚至直接构成了桥梁或空中走廊的主体。整个环翠城,仿佛不是建造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的。
“资料显示,环翠城的主体建筑材料是一种被称为‘生命晶石’的特殊有机-无机复合体,它能吸收储存并转化太阳能、地热以及某种翠星特有的背景辐射能。那些荧光藤蔓也并非装饰,它们是城市能量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并释放净化后的生命能量。”坐在前排的林雪回过头,扶了扶眼镜,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她早已做足了功课。
苏晓也凑过来,惊叹道:“生物技术与能量科技结合到这种程度……简直是把城市本身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活着的能量枢纽!这技术层级……”
步高峰没有说话,他的心神更多地沉浸在感知这座城市能量运行的宏观“脉络”上。在他的“感知”中,脚下的大地深处,奔涌着浩瀚而温和的能量流,如同星球的血脉,为整座城市提供着源源不绝的基础动力。那些晶簇建筑和荧光藤蔓,不仅是结构单元,更是一个个精密的能量接收、转化、储存与释放的节点,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庞大、复杂却又和谐统一的能量循环网络。这种网络并非元祖星上那种依靠管线与泵站强行输送的模式,而更像是一种自然的生态循环,高效、低耗且对环境扰动极小。
“利用星球本身的生命力与地热作为主要能源基底,辅以高度发达的生物能量科技……”步高峰默默对比着元祖星主要依赖恒星能源和传统核聚变能源的思路,“效率极高,近乎永续,对环境几乎零污染……但这种模式,似乎对星球本身的生命层次和能量活性有极高的要求,并非所有文明都能复制。”
飞船平稳地降落在由某种暗色吸能材料铺设的空港。舱门开启的瞬间,一股清新中带着独特甜腻植物芬芳的空气涌入,同时涌入的,还有远比元祖星浓郁数倍的生命气息和一种迥异而活跃的能量背景波动。步高峰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体内气核在这种新环境下的微微雀跃,仿佛久旱逢甘霖。
空港内部同样令人震撼。支撑穹顶的并非冰冷的金属骨架,而是粗壮且自然弯曲的发光木本结构,柔和的光线从木质纹理中透出,照亮了整个空间。引导机器人是类似蒲公英种子的发光绒球,安静地漂浮在空中,用柔和的光频变化指引方向。来自不同星系的旅客形态各异,步高峰看到有通体覆盖着细密鳞片、呼吸间带着微弱硫磺气息的爬行类文明成员;有如同巨型水母、在半空中漂浮移动、通过色彩变幻交流的胶质生物;更有甚者,直接以一团不断变幻形状的纯净能量聚合体的形态出现,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
元祖星代表团一行人在这种环境中,显得格外“朴素”和“低调”。陈浩瞪大了眼睛,努力不让自己显得像个乡巴佬,但不断左右张望的脑袋出卖了他的好奇。林雪则迅速打开随身记录仪,开始扫描分析周围环境的能量读数。苏晓和赵刚等人也低声交流着,对眼前的一切感到不可思议。
步高峰注意到,不少高等文明的代表,其周身自然萦绕的能量场都极为凝练和深邃,远超他目前接触过的任何元祖星能力者。他们对于能量的运用,似乎已经融入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成为一种本能。他甚至看到一个来自植物类文明的代表,只是随意地伸手拂过路边一株有些萎靡的观赏性荧光藤蔓,那藤蔓便瞬间焕发生机,翠绿的光芒大涨。那不是简单的生命能量灌注,步高峰凭借其“冥我期”巅峰的感知,清晰地捕捉到那一瞬间对方引动了周围空间中某种惰性能量粒子,将其精准转化为藤蔓可吸收的特定频率生命能量,整个过程举重若轻,对能量本质的理解和操控精度,令人叹服。
代表团下榻的酒店同样是由活体晶簇构筑,名为“青晶之冠”。踏入酒店大堂,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水晶洞窟,但内部却明亮、舒适,充满未来感。房间内的设施大多由纯净的能量构型而成,心念一动即可改变形态——床铺的软硬、桌椅的高度、甚至墙壁的透明度和显示内容,都可以随意调节。科技感与自然感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安顿好后,代表团集体前往论坛注册中心报到。路上,他们乘坐的是一种利用反重力技术悬浮、无声滑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外形模仿翠星特有的鸟类,流线型的身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在注册中心,他们遇到了更多形态各异的文明代表。负责接待的翠星工作人员态度友好,效率极高,很快就为元祖星代表团办理好了所有手续,并发放了论坛专用的多功能身份识别卡,这卡片同时也是一台微型翻译器、导航仪和信息终端。
“步高峰先生,您的房间号和论坛日程已同步至您的身份卡。欢迎来到翠星,祝您在论坛期间有所收获。”一位面容温和、耳朵尖长的翠星工作人员用流利的星际通用语说道,同时好奇地多看了步高峰一眼,显然认出了这位在预提交资料中标注为“新风能理论核心贡献者”的年轻代表。
步高峰礼貌地道谢,心中却并无多少波澜。他知道,在这里,年龄和资历或许会引来好奇,但真正的尊重,只能靠实力和智慧赢得。
论坛的欢迎晚宴在环翠城中心的“穹顶花园”举行。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奇迹之地。巨大的透明穹顶之外,是翠星独特的、拥有两颗大小不一、散发着青白色和橙黄色光辉的卫星的夜空,星月同辉,清辉漫洒。穹顶之下,则是一个微缩的生态奇观,汇聚了来自数百个文明的代表性植物,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能量泉眼汩汩流淌,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波动。来自不同文明、形态各异的代表们穿梭其间,手持由本地特色植物汁液酿造的饮品,交流氛围热烈而友好。
步高峰端着一种散发着清冽竹香的翠星饮品,与陈浩、林雪、苏晓等人一起,谨慎而礼貌地与邻近座位的几个文明代表进行着初步交流。他们主要谈论的是各自星球在能源应用领域的一些普遍性技术和挑战,避开了元祖星尚未完全公开的“新风能”核心技术。
期间,一位来自以精密机械科技闻名的“铁砧星系”的代表,一位身材高大、肌肉虬结、皮肤泛着金属光泽的大汉,对元祖星能派出如此年轻的代表团成员表示了些许好奇。“嘿,元祖星的朋友,你们让这么年轻的小伙子挑大梁?不怕他把事情搞砸吗?”他的话语直率,带着些许质疑,但并无恶意。
陈浩脸色微红,想要反驳,被步高峰用眼神制止。步高峰从容上前一步,微微颔首,用流利的星际通用语回应道:“尊敬的铁砧星系代表,感谢您的关心。在元祖星,我们相信知识和潜力并不完全与年龄挂钩。我们鼓励年轻一代尽早接触前沿领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向各位先进的文明学习,汲取经验。至于能否担起重任,”他顿了顿,脸上露出谦逊而自信的微笑,“或许可以在接下来的论坛交流中,用我们的表现来回答。”
他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及将对方质疑转化为展示机会的巧妙回应,让那位铁砧星系的代表愣了一下,随即发出洪亮的笑声:“有意思!年轻人有胆色!好,那我就期待你们的表现了!”周围几个文明的代表也投来善意的目光。
晚宴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中结束。返回“青晶之冠”酒店的房间,步高峰没有立刻休息。他站在能量构成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这座在夜色中愈发璀璨、如同巨大生命体般呼吸着的异星城市,心潮起伏。
差距……比想象中更大。
不仅仅是科技水平的差距,更是对能量认知和运用层次的差距。在元祖星,他的“新风能”理论,他凭借系统(虽已锁死)和自身摸索获得的个人能力,或许已算顶尖,足以引起轰动。但放在这浩瀚星际,放在这些动辄传承数万年、数十万年的高等文明面前,他引以为傲的成就,或许只是对方早已走过、甚至超越的初级阶段。高等文明对能量的理解和操控,早已深入到法则层面,润物无声,与生命、与环境完美融合。
他想起了自己孤独摸索修炼的点点滴滴。从最初感应“气”,到凝聚气核,掌握气甲、空爆拳,再到御风而行,领悟真空领域、风暴领主……直至感知到“虚无”的暗物质背景,并成功驱动它们,形成“无形之手”,甚至如今生命形态都开始向暗物质化蜕变,触及“冥我期”的门槛。
这条路,他走得艰难而孤独,全靠自己摸索、知识融汇和那现已锁死的系统推演。若非那份坚韧与几次关键的机缘,恐怕早已迷失在力量的岔路或认知的迷雾中。
“如果……如果有一种成熟的、普适的、安全的体系,能够引导后来者,系统地认知和掌控这些宇宙本源力量,从最基础的‘气’开始,打下坚实根基,再到感知和融入那无形的‘暗’之海洋,乃至最终,去触摸和理解那驱动宇宙膨胀、最神秘的‘虚’之力量……”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在他脑海中翻腾,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
“那么,元祖星的人类,乃至更多像元祖星一样处于上升期、渴望星海的文明,是否就能少走许多弯路?是否就能更快地拥有在这广袤星海中立足、探索、甚至为这片宇宙图景增添独特色彩的资本?”
创立一个道派!一个真正意义上,探索并传授宇宙本源力量运用之道的组织!这个念头,在此刻目睹了星际文明的多样性与高度后,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强烈。
它不应仅仅是“新风学会”那样偏重理论与技术应用的学术团体,而应该是一个承载着修炼传承、哲学思想、技术实践,乃至文明责任与道德规范的道统!它需要有清晰的层次指引,有心性的锤炼要求,有严格的力量约束准则(正如他为“新风学会”制定的规章),更要有海纳百川、不断自我更新的学习能力。
他将自己迄今为止的所有感悟,对“气”的掌控,对“暗”的初探,乃至对那驱动宇宙膨胀的“虚”的模糊感知与敬畏,在脑海中缓缓梳理。一条模糊但潜力无穷、由浅入深、由实入虚的道路轮廓,渐渐显现。这条道路,或许能称之为……他脑海中闪过一个源自系统、却仿佛直指核心的名称,但又被他迅速压下。
“不,时机远未成熟。”他冷静地告诫自己,“理论框架尚是雏形,无数细节亟待填充;实践路径需要反复验证和优化;我自身的实力,在这星际尺度下,还远远不够支撑一个道统的创立与传播。贸然提出,只会被视为妄人,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知道,这必将是一条布满荆棘、需要耗尽心力甚至可能永无止境的漫漫长路。但他眼中没有丝毫退缩,反而燃起更加炽烈和坚定的光芒。见识了更高处的风景,便再也无法安于现状。
“法治是框架,是保障,确保力量不会失控,道统不会偏斜。个人的力量终有极限,但思想与道统的传承,可以燎原,可以汇聚成照亮一个文明前进方向的恒星。”他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那与暗物质交融、愈发深邃而内敛的力量,“先从这次论坛开始,沉下心来,学习、吸收、验证、思考。然后,回去将‘新风学会’真正打造成未来道派的坚实基石和试验田。”
窗外,翠星的双月高悬,清冷与温暖的光辉交织,洒落在晶簇之城上,映照出一个年轻守望者坚定而远眺的身影。星海无涯,道途初显,步高峰知道,他心中的那颗名为“传承”与“超越”的种子,已然在这异星的风貌与文明的碰撞中,汲取了足够的养分,找到了破土而出的方向与无可动摇的决心。前方的路或许迷雾重重,但他已看清了自己必须前往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