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执政官 > 第164章 铁索横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贵阳府外京营大寨,东南角一处看似堆放杂物的营房,此刻戒备森严,由周遇吉的亲兵与锦衣卫混编把守,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半步。内部已被改造成临时的审讯场所,灯火通明,映照着骆千户那张毫无表情的脸。

那名被密捕的金筑卫指挥佥事,名叫赵克柱,此刻被绑在木桩上,脸色惨白,汗出如浆,兀自强作镇定地叫嚷:“尔等是何人?安敢擅捕朝廷命官!我要见周参军!我要见沐公爷!”

骆千户并不理会他的叫嚣,只是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桌案上的几件物事:一叠空白供纸,一支小楷,一碗清水,还有一盏油灯。他没有使用任何骇人的刑具,这种异常的平静,反而带给赵克柱更大的心理压力。

“赵佥事,”骆千户终于开口,声音平直得像一条拉紧的线,“你是聪明人,当知若无确凿证据,我等不会请你到此。说说吧,那位常与你交易的苗药商人,真实身份是什么?你们传递的那些关于我军粮草、巡防路线的消息,送给谁了?”

赵克柱眼神闪烁,咬紧牙关:“什么苗药商人?本官不知!尔等休要血口喷人!”

骆千户也不动怒,只是拿起那盏油灯,将灯芯拨亮了些,橘黄色的火苗跳跃着。“正德三年四月,你纳的第三房小妾,是贵阳府‘永丰号’东家的女儿,嫁妆是城西一处三进宅院,价值不下两千两。以你正五品佥事的俸禄,不吃不喝二十年,可能置办得起?”他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在聊家常。

赵克柱身体一颤,强辩道:“那…那是岳家赠与!”

“哦?”骆千户拿起一张纸,念道:“正德四年七月,你委托‘永丰号’从湖广购入一批上等丝绸,价值八百两,货款却是由都指挥使司的经历官王显,通过‘德昌票号’替你支付的。这,也是你岳家赠与?”

赵克柱的脸色由白转青,嘴唇开始哆嗦。

骆千户放下纸,又拿起另一张:“去年李巡抚征剿杨友,你部奉命驻守‘黄杨坡’,按兵不动,致使友军侧翼暴露,损失惨重。战后,你上报的理由是‘遭遇瘴气,士卒病倒大半’。可据我所知,你营中当时并无大规模疫病记录,反倒是……你麾下一名把总,在战后于贵阳赌场一夜输掉三百两银子,还清赌债后,还在‘醉仙楼’连摆了三天酒席。赵佥事,你治军甚严,麾下把总何来如此巨款?”

一条条,一件件,看似不相干的琐碎信息,被骆千户用冷静的声音串联起来,织成一张细密的大网,将赵克柱牢牢罩在其中。没有严刑拷打,只有精准无比的数据和逻辑链条,一点点碾碎他的心理防线。

“是王显!是王显指使我干的!”赵克柱终于崩溃,涕泪横流地嘶喊道,“他……他抓住了我贪墨军饷、倒卖军械的把柄!他说只要我听他的,不但旧账一笔勾销,还能……还能分润杨友送来的好处!消息都是通过那个苗药商人传递的,我真的不知道上面还有谁啊!饶命!参军饶命啊!”

骆千户示意记录口供,继续追问细节,包括每次联络的方式、暗语、资金往来。直到赵克柱再也榨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他才让人将其带下去严加看管。

另一边,对那名苗药商人的审讯则顺利得多。

锦衣卫稍加手段,他便全盘招供,其真实身份是杨友安插在贵阳的细作头目之一,专门负责与王显、赵克柱等人联络。

他提供了更多王显参与泄密、甚至主动为杨友设计埋伏官军路线的具体证据,包括几封王显亲笔所写、用了暗语的指令残片。

口供、物证、人证,链条已然完整。

骆千户带着整理好的卷宗,再次面见周遇吉。“周参军,王显此人,官职不高,但位置关键,且是世袭的军户出身,在都指挥使司乃至各卫所盘根错节。动他,必会引起巨大震动。”

周遇吉仔细翻阅着卷宗,面色冷峻。

王显的所作所为,已然是通敌行为,死不足惜。但他也明白骆千户的顾虑,王显背后,是否还有更高层级的人?沐崑对此,是真不知情,还是有意纵容?

“不能再等了。”周遇吉合上卷宗,眼中闪过决断,“王显必须立刻拿下!否则我军任何动向,都无异于在杨友眼前裸奔。至于是否会惊动更大的鱼……正好,我也想看看,这潭水底下,到底还藏着些什么!”

他看向骆千户:“骆千户,烦请你亲自带人,以核查军务为名,前往都指挥使司衙门,当众锁拿王显!不必遮掩,就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倒要看看,谁敢阻拦!”

“是!”骆千户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光芒。这种公开拿人,最能震慑宵小。

次日清晨,都指挥使司衙门内一如往常的喧嚣忙碌。经历官王显正坐在值房里,盘算着如何将京营下一步可能的动向传递给杨友,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不寻常的骚动。他刚起身想查看,值房大门被人“砰”地一声踹开!

骆千户带着一队如狼似虎的锦衣卫闯了进来,冰冷的目光瞬间锁定王显。

“经历官王显,通敌谋财,泄露军机,证据确凿!拿下!”骆千户厉声喝道,根本不给王显任何反应的机会。

两名锦衣卫上前,熟练地卸掉王显的官帽,用铁链将其牢牢锁住。王显面如死灰,想要挣扎呼喊,却被一块破布死死塞住了嘴。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等衙门内其他官员闻讯赶来时,只看到王显如同死狗般被拖走的背影,以及骆千户那冷冽如冰的眼神扫过全场:“奉旨办案,无关人等,退避!”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贵阳官场。一时间,与王显有过往来的官员人人自危,以往那些与土司势力勾连密切的卫所将领,更是寝食难安。周遇吉这一手“铁索横江”,不仅锁拿了叛徒,更是在整个贵州官场的头顶,悬起了一柄寒光闪闪的利剑。

肃清内患的第一步,以最猛烈、最公开的方式,迈了出去。接下来,就看这潭被搅动的浑水,会泛起怎样的沉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