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执政官 > 第288章 骤雨将至风满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帝决意推行“上策”,以雷霆手段清查天下田亩、重整册籍的旨意,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在帝国的权力阶层中引发了剧烈的、连锁式的爆炸反应。

最先感受到切肤之痛的,自然是江西乃至整个江南的士绅阶层。吴永年被破格擢升为按察使司佥事,总领吉安府清丈事宜,并获赐可调动卫所兵力的钦差节杖!

这一信号再明确不过——皇帝不仅要清丈,还要用最强的武力为清丈保驾护航,任何武力对抗或煽动民变的企图,都将遭到无情的军事镇压。

吉安府内,刘文炳面如死灰,手中的来自他在省城的故旧密信飘落在地。

他知道,刘家完了。

皇帝的态度已然鲜明,周遇吉的骑兵尚未离开,如今又多了吴永年这块金牌,任何反抗都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现在考虑的,已不是如何阻挠清丈,而是如何尽可能保住家族不被连根拔起。

他连夜召集族老,紧急商议,是壮士断腕,主动交代部分问题以求宽大,还是……另寻他路?

然而,并非所有士绅都如刘文炳这般“识时务”。

更多的豪强,在短暂的恐慌之后,是滔天的愤怒与不甘。

他们世代经营,通过种种手段积累的财富和特权,岂能因皇帝一纸诏书就拱手让出?

反抗的暗流开始以更隐蔽、也更危险的方式汇聚。

几乎在圣旨下达的同时,数封内容大同小异的密信,从江西、南直隶等地,通过各种隐秘渠道,被送入了南昌的宁王府。

信中无不痛陈皇帝“与民争利”、“苛待士绅”、“信用酷吏”、“动摇国本”,字字泣血,句句诛心,将朱厚照描绘成一个背离祖制、残害忠良的暴君。

他们恳请宁王殿下,“念及宗藩与士林一体,社稷安危系于一线”,能够“上达天听”,“为民请命”。

南昌,宁王府。

宁王朱宸濠,年近四旬,面容白皙,一双狭长的眼眸中时常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他仔细阅读着这些来自各地士绅的密信,嘴角渐渐勾起一丝冰冷的笑意。

他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太久。

皇帝年轻气盛,锐意改革,早已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如今这清查田亩之举,更是将整个江南的士绅阶层推到了对立面。

“好啊,真是天助本王!”

朱宸濠放下密信,对身旁的心腹谋士李士实道。

“本王这位皇侄,到底是年轻,不知轻重。他以为有杨廷和、有几个能打仗的将军,就能为所欲为了?这天下,可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李士实捻须道:

“王爷,此确是千载难逢之机。皇帝此举,已失江南士林之心。王爷若能挺身而出,振臂一呼,必能赢得士绅拥戴。只是……眼下皇帝兵锋正盛,周遇吉尚在江西,京营亦在其掌控,此时起事,恐非良机。”

朱宸濠阴冷一笑。

“起事?不急。本王要先看看,这位皇侄,如何应对这天下士绅的怒火!你立刻代本王起草奏章,以‘体恤民艰、保全善类’为名,恳请陛下暂缓清丈,勿使‘良善士绅’寒心。同时,暗中联络各地对朝廷不满的卫所军官、江湖豪杰,加紧储备粮草军械。还要……让刘养正(宁王府另一重要谋士)去一趟京城,多带金银,务必结交几位能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的宦官、勋贵,就算不能改变圣意,也要给杨廷和、吴永年这些人,多使些绊子!”

他不仅要利用这次危机笼络人心,更要借此机会,进一步试探皇帝的底线,并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在北京,风暴同样在酝酿。

皇帝重用锦衣卫、派遣“清丈御史”赋予密折专奏之权,这等于是绕开了部分常规的官僚体系,直接加强了皇权的垂直控制,这引起了文官集团内部,尤其是那些秉持“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理念的官员的极大不安和抵触。

都察院内,几位之前就弹劾过吴永年的御史,再次联名上奏,这一次,他们的矛头不再仅仅指向吴永年,而是直指皇帝的新政本身。

他们引经据典,大谈“仁政”、“宽刑”、“不与民争利”,抨击派遣“清丈御史”是“信任鹰犬,监视百官”,破坏朝廷纲纪,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虽然杨廷和利用首辅权威,强行压下了这份措辞激烈的奏章,但文官集团内部的裂痕,已然公开化。

甚至在内阁和六部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一些官员虽然支持清理弊政,但对皇帝如此激烈、如此依赖特务和军事力量的手段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杨廷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次陛下的选择,是真将他放在了这火山口上了。

他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行皇帝的意志,又要小心翼翼地平衡朝堂各派势力,防止改革因内耗而夭折。

他频繁召见各部重臣,反复陈说利害,试图弥合分歧,但效果甚微。

朱厚照身处西苑,通过石文义的密报,对外面的风风雨雨了如指掌。

他站在精舍的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知道,自己已经点燃了引线,剧烈的爆炸即将发生。

他并不后悔,积弊已深,非猛药不能去疴。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刀把子(军队)和钱袋子(即将清理出来的财源),准备好迎接这场必将到来的、席卷整个帝国上下的惊涛骇浪。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的是属于开拓者的、混合着凝重与兴奋的光芒。

骤雨将至,风已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