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执政官 > 第30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帝的亲笔文章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帝国上下激起千层浪。

《京报》所到之处,支持改革的士子与百姓欢欣鼓舞,而旧利益阶层则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与绝望。

这股寒意,最先在江西化作了实质性的暗流。

江西,吉安府,泰和县。

吴永年身着御赐的麒麟服,再次站在了“望天丘”的田埂上。

这身荣耀的官服既是护身符,也是靶子。

张榜公布的“新白册”效果显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私下向他派来的书吏陈情,吐出积压多年的苦水。然而,阴影也随之而来。

“大人。”

老弓手陈二牛压低声音,手按在刀柄上,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寂静的田野。

“这几日,夜里窥探驿舍的人多了,都是生面孔,眼神凶悍,不像是本地佃户,倒像是……江湖亡命。”

吴永年面色不变,只是将手中的泥土碾碎。

看来,张承宗们明面上的抵抗被皇帝和周遇吉牢牢压制后,已然狗急跳墙,开始动用更阴暗的手段。

“告诉祁山将军派来的弟兄,加倍小心。另外,将所有新勘验的田亩图册和苦主供词,抄录三份,一份送吉安府,一份急送周都督大营,最后一份……由你亲自挑选绝对可靠的老人,走小路,秘密送往京城,直呈杨阁老!”

他不能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手既然敢纵火毁册,就敢半路劫杀。

与此同时,吉安府外周遇吉大营。

祁山带来的消息更为严峻:

“都督,侦骑确认,宁藩府仪卫司已停止一切轮换操练,全部收缩回南昌城外几处庄园。我们在南昌的眼线回报,宁藩正在大量招募铁匠和木匠,名义上是修缮王府,但采购的物料远超所需。而且,有漕帮的人暗中在鄱阳湖集结船只。”

周遇吉站在营帐外,遥望南昌方向,天际有乌云汇聚。

“他不是在准备防守,而是在准备进攻。”

周遇吉冷然道。

“我们的‘客人’,快要登门了。”

他转身下令:

“祁山,营中戒备提升至临战状态。所有马匹喂足精料,兵甲擦亮。派人去催问格物院,他们答应拨付给我们的下一批军械,尤其是那批‘正德甲II型’速射炮的样炮和弹药,何时能到?!”

他需要更强大的火力,来应对可能到来的恶战。

京城,格物院。

徐明远此刻正对着工部一位主事拍桌子。

“什么叫‘闽铁库存不足’?!陛下中旨明发,凡格物院所需,优先调配!你我都知道,不是没有铁,是有些人不想把好铁给我们!是不是又要我去敲登闻鼓,请陛下圣裁?!”

那主事满头大汗,连连作揖。

最终,在徐明远近乎拼命的架势下,一批上等闽铁和精炭被火速调往格物院。

炉火熊熊的工坊内,鲁胜赤着上身,汗流浃背地指挥着工匠们浇铸新的炮管模具。

“徐大人,陈小子。”

他嗓音沙哑。

“按咱们新琢磨的‘冷锻强化’法子和调整过的铜钢配比,这II型炮管,韧性定然能超过I型!就是这炮膛的线……太难刻了,废品率太高!”

陈观趴在桌上,对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纸,头也不抬:

“鲁师傅,膛线是提升射程与精度的关键。我已重新计算了拉刀角度与进给速度,新制了一批夹具,可尝试分段拉削,或能降低损耗。请再试一次!”

他的眼中充满了对技术极致的追求。

徐明远看着忙碌的二人,又看了看案头周遇吉催要军械的文书,咬牙道:

“试!必须试出来!陛下和周都督都在等着!”

紫禁城,西苑。

朱厚照听着杨廷和汇报江西最新动向及周遇吉的军报,脸上看不出喜怒。

“宁藩……终于要跳出来了。”

他轻轻敲着桌面。

“也好,脓包挤破了,才能上药。”

“陛下,是否再下旨申饬,或召其入京,以防患于未然?”杨廷和谨慎建议。

“不。”

朱厚照摇头。

“朕若先行下手,倒显得朕不能容人,逼反宗亲。让他先动。朕要天下人看看,是谁在祸乱江山!告诉周遇吉,朕许他临机专断之权!江西一切兵马,皆归其节制!再告诉吴永年,挺住!他每厘清一亩田,便是为大军多备下一份粮草!”

他的目光投向殿外沉沉的夜空,语气森然。

“同时,让石文义动起来。京城里,哪些人和宁藩眉来眼去,该清理一下了。大战之前,先肃清内邸!”

数日后,一队装扮成商旅的锦衣卫,悄然包围了京城某位致仕侍郎的府邸……

山雨欲来,黑云压城。

从江西的田野到京城的深宅,从格物院的工坊到边军的营寨,大明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了那源自权力与利益最深层次碰撞所带来的剧烈震颤。

所有的线索,都已绷紧,指向那即将到来的、决定帝国命运的终极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