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工业导师 > 第328章 新君新气象 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厚照的眉头越皱越紧,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掐出深深的印子。这些话像针一样,刺破了少年意气里的想当然——朱厚照只想着要做什么,却没细想谁会真正跟着自己做。

“照你这么说,朕竟是孤家寡人了?”朱厚照的声音有些发闷,带着少年人受挫后的失落。

“陛下并非孤家寡人,只是需得亲手攒起一支‘上下同欲’的力量。”

张锐轩语气恳切,“就像太祖爷起于淮西,先有汤和、徐达、常遇春这些生死相托的兄弟,再有李善长、刘基这些运筹帷幄的谋臣,才敢逐鹿天下。

陛下如今要做的,便是找到自己的‘徐达’‘常遇春’,看清谁是真正可用之人,谁是只会空谈之人。”

张锐轩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天下大势无非就是钱粮二字,老百姓需要生存,勋贵和官僚们想要生活,都离不开钱粮,陛下想要北伐鞑靼也需要钱粮。”

朱厚照沉默了许久,殿内只余烛火噼啪的轻响,朱厚照这个人不蠢,相反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

朱厚照走到张锐轩面前,拍了拍张锐轩的肩膀,方才的恼怒早已散去,眼底多了几分清明:“你说得对,朕是急了。这‘全局’二字,朕记下了。那你说,这第一步,该先从哪拨人里找‘同欲者’?”

张锐轩躬身道:“京营之中,必有久受压制却心怀忠勇的将官,各部衙门,也定有洁身自好却不得志的文吏。

陛下不妨先暗中观察一段时间,让子弹飞一会儿。昔日楚庄王十年不闻不问,最后一飞冲天。”

朱厚照眉峰一挑,语气里带着少年天子特有的桀骜:“朕贵为天子,还需要忍不成?”

朱厚照负手踱了两步,龙袍下摆扫过金砖地,带起一阵微风:“太祖爷当年在濠州,见那郭子兴鼠目寸光,可不是忍出来的,是直接带着兄弟另起炉灶。朕坐拥万里江山,难道还要学那缩头乌龟,眼睁睁看着底下人糊弄?”

张锐轩垂首道:“陛下,忍非怯懦,是蓄力。楚庄王不是真的沉湎酒色,是在看谁肯在他‘昏聩’时直言,谁在趁机结党营私。京营里的将官,有的是世受皇恩却被文官掣肘的;各部文吏,有的是想办实事却被老油条排挤的。”

张锐轩抬眼看向朱厚照,目光清亮:“陛下若此刻就大张旗鼓去寻,来的怕多是揣着心思的钻营之辈。

不如先冷眼瞧着,看谁在操练时不肯偷懒,谁在查账时不肯徇私,谁在议论朝政时敢说句实在话——这些人,才是藏在沙子里的真金,得等风吹过,才能露出来。”

朱厚照停住脚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殿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沉稳而规律。

朱厚照忽然嗤笑一声:“好一个‘让子弹飞’。行,朕就姑且听你这个狗头军师一回。不过这‘忍’字,朕可记着时限,要是等太久……”

朱厚照没说下去,只眼底闪过一丝锐气,像是蓄势待发的豹,暂时收敛了爪牙,却已盯上了猎物的踪迹。

张锐轩心里有些微微后悔:不知道今天这番话会把这个历史上的正德皇帝带到何处去!会把大明帝国指向何方。

乾清宫内静悄悄的,只有朱厚照和张锐轩两个人,刘锦守在乾清宫的大门外面。

张锐轩想到这里,干脆利索的全部说了:“陛下想要大治,就要平衡,太祖走的是功臣,藩王,文臣平衡路子,建逆听从文臣削藩之后,三去一,天下失衡。

太宗文皇帝文武并重,又有厂卫自成体系,成鼎足之势。

可惜是后来……”张锐轩不敢说了,于谦打破了文武并重的格局,现在大明成了一条腿走路了,虽然英宗搞了一个宦官内廷来平衡内阁,可是宦官总归是有硬伤,宦官能力和手段比文臣差远了。

朱厚照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这里只有你我表兄弟二人,想说什么就说,没有什么好顾虑的。”

“陛下其实还是可以利用起勋贵来,让勋贵们参与进来,大明勋贵经过一百多年,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实力!”张锐轩还是想要给这些勋贵一条出路。

朱厚照闻言停下摩挲玉佩的手,转过身来,眼底闪过一丝兴味:“勋贵?那些领着俸禄在京城里养鸟遛狗的侯爷,伯爷?”

朱厚照嗤笑一声,“当年跟着太祖爷打天下的功臣之后,如今多半成了只会在章奏上画押的酒囊饭袋,能顶什么用?”

“想要强国就要走工业化的路子,只有工业化了才能解决粮食问题和军事实力问题,没有了粮食问题就没有流民问题。”

“要让这些勋贵们参与进来,当这些人都参到工业化来了,那么那些文官们就挡不住这股浪潮了。

定国公徐光左管理的永平府煤铁集团就很好,让勋贵参与进来监督文官执行,形成相互制约力量。”

其实永平府的煤铁集团势头现在还不如京师制造总局,创新不足,大批优秀工匠都出走来到京师制造总局,远没有张锐轩主持的时候有活力。

不过张锐轩还是可以接受,毕竟徐光左,陈知行都是这个时代的土着,他们没有张锐轩这种超越时代知识,不知道工业发展方向,能够维持就很不错。

朱厚照召见张锐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四个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还有各个勋贵耳朵里面。

作为朱厚照登基后第一个召见臣子,谈话内容保密,就是内阁首辅李东阳也打探不到究竟两个人说了什么。

一时间京城议论纷纷,勋贵们都说,这个寿宁侯还真是荣宠不减先帝时期呀!

李东阳也是忧心忡忡,看着皇宫方向。这个张锐轩一向是胆大妄为,年轻不懂事,先帝老成持重,张锐轩蛊惑不了。

可是,如今上年轻气盛,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李东阳最害怕张锐轩胡乱开口,到时候闹出事来一发不可收拾。

一想到这里,李东阳再也忍不住了,从床上爬了起来,去穿朝服。

李妻看到李东阳的样子,说道:“有什么要紧事,就不能明天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