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工业导师 > 第329章 新君新气象 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东阳系着玉带的手微微发颤,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灼:“明日早朝?等不到明日了。少年郎初掌乾坤,眼里容不得沙子,偏生张锐轩又是个敢开先河的,这二人凑在一处,天知道会冒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念头。”

李东阳抓起案头的象牙朝板,指尖在冰凉的牙雕上划过:“先帝在时,还能压着张锐轩的性子,如今新君正欲展拳脚,若被他撺掇着动了京营或是户部的根基……”

李妻见李东阳鬓角汗湿,取过帕子递去:“老爷为官做窄三十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便是真有什么事,内阁和六部诸公还能拦不住?”

“拦?”李东阳苦笑一声,推开房门踏入夜色,“你当如今的朝堂还是十年前?张锐轩那番‘钱粮论’若是入了陛下的耳,第一个要动的就是各地士绅的田,”李东阳没有说的是,这些人闹起来可比勋贵和宗室厉害多了,大明养士百年,社会方方面面都被士绅给控制了。

街面上的灯笼在风里摇晃,将李东阳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李东阳回头望了眼沉沉夜色中的皇宫,喃喃道:“得去寻谢迁和杨廷和合计合计,无论如何,得先把陛下的心思稳住。”

说罢,李东阳加快脚步,官靴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笃笃的声响,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夜鸟。

尤其是今年黄淮地区旱灾还没有结束,蝗灾又起,波及了几个州府。

朱厚照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神色一凛,快步走回龙椅坐下,开口问道:“陕北的油田如何了?”

张锐轩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躬身回道:“回陛下,陕北的油田勘探已有进展。臣回京之前已经打了五口井,一天出油能有百吨之多,只是陕北运输困难,一时之间还没有办法运输。”

朱厚照手指敲击着扶手,追问道:“朕不要这些细枝末节,朕只要你当初答应了的收益。”

朱厚照停了停问道:“张卿觉得如今朝堂之中谁是勇于任事之人。”

张锐轩想了想说道:“微臣觉得户部员外郎李梦阳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朱厚照颇感意外:“他不是几年前当街阻拦你,被你压断了腿吗?你怎么举荐他了。”

张锐轩有些尴尬的说道:“是压伤了,不是压断了,没断。”

张锐轩脸上泛起赧色,欠身道:“陛下说笑了,当日不过是臣年少孟浪,一时失了分寸。此事先帝早已知晓,当时便罚了臣一年的俸禄,还申斥了臣遇事不够沉稳。”

朱厚照闻言挑了挑眉,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点着:“这么说,你倒是记着先帝的教诲。那李梦阳呢?他被你伤了,就没点怨言?”

“有没有怨言臣也不知道,不过此人于北方士林声望高,能力也有陛下可以细细勘合,以备后用。”

朱厚照指尖在扶手上顿了顿,心里暗自琢磨:这张锐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梦阳……当年当街拦他马车,被他伤了腿,如今反倒举荐此人?是真心觉得李梦阳可用,还是另有所图?

若说真心举荐,那日街头冲突闹得不小,北方士林多少人骂张锐轩跋扈。

张锐轩如今举荐李梦阳,就不怕对方记恨,将来处处掣肘?

可若说别有用心……是想借举荐仇人,显自己胸襟宽广,堵悠悠众口?

还是看中李梦阳在北方士林的声望,想借他拉拢那群酸儒?

朱厚照眯了眯眼,目光落在阶下躬身的张锐轩身上。算了,不管那么那么多,回头让丘聚去查一查这个李梦阳的底。

就在这个时候,李东阳带着杨廷和、谢迁、徐文渊一路来到乾清宫外伏阙扣见朱厚照。

乾清宫的夜格外静,檐角的铁马在风里偶尔叮当作响,衬得殿外那几声“臣等叩见陛下”格外沉重。

朱厚照正对着张锐轩的举荐犯嘀咕,听见这动静,眉头瞬间拧起。

朱厚照隔着窗纸望出去,只见月光下四个身影跪在丹墀上,为首的正是李东阳,身后跟着杨廷和、谢迁、徐文渊——这几位可是内阁最稳重的角色,深更半夜一同伏阙,绝非小事。

“宣他们进来。”朱厚照沉声道,指尖在扶手上敲得更快了些。张锐轩也觉出不对,悄然退后半步,垂手立在一旁。

片刻后,四位老臣躬身入内,袍角还沾着夜露。

李东阳领头跪下,声音带着连夜奔波的沙哑:“臣等深夜叨扰,死罪死罪,只是事关国本,不得不冒死进言。”

朱厚照看着他们花白的鬓角,心里已有几分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李爱卿有话但说无妨,深夜请见,莫非是为黄淮灾情?”

李东阳叩首道:“灾情固然紧急,但若只是赈灾,臣等自会料理,不敢惊动陛下。只是……臣听闻陛下深夜召见张世子所谓何事?尚书有云:父丧三年不改其志!请陛下明察”

李东阳抬眼看向朱厚照,目光里满是恳切,“陛下初登大宝,当以稳定为重!”

杨廷和随即附和:“李阁老所言极是。如今黄淮动荡,陕北初定,此时真的是不宜大动干戈。”

谢迁也道:“陛下初掌大政,当以稳定为要。张大人锐意进取是好事,只是操之过急,恐适得其反。臣等愿为陛下分忧,先理灾情,再徐图良策。”

朱厚照默不作声地听着,目光在几位老臣脸上转了一圈,又瞥了眼身旁的张锐轩。这几位显然是得了消息,连夜赶来拦的。

朱厚照忽然想起方才张锐轩举荐李梦阳的事——李梦阳不正是北方士林的人?张锐轩这步棋,莫非早就料到会有今日?

张锐轩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诸公误会我了,今日和陛下讨论的是流民安置问题,去年远洋捕捞公司开垦了十万亩盐碱地,经过这两年的排盐改造。

臣建议明年分给流民,一户分十亩,这种就可以安定一万户流民了。臣计划再新开三十万亩盐碱地,将来用于安置更多流民。”张锐轩对着朱厚照眨了眨眼睛。

朱厚照心头一动,顺着张锐轩的话头接道:“嗯?是这么回事?”

朱厚照指尖在扶手上轻轻一叩,目光扫过阶下四位老臣,“张卿方才正与朕说,那改良后的土地种上玉米、棉花,十亩之地也足够一家支用了。黄淮地区十年九灾,实在是不适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