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虞朝的故事 > 昊天封神(帝俊东皇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帝俊定天干:十日分序定乾坤

鸿蒙初辟,天地未稳,时序如乱丝无绪。日月错行,星辰失轨,先民耕无定时,种无定序,寒来暑往全凭直觉,常遇青苗遭霜、熟谷遇涝之祸,饿殍遍野,悲声彻天。

帝俊,执掌天道秩序之神,居于昆仑墟顶的琼华宫,左拥日月精华,右揽山川灵气。他凭栏俯瞰人间疾苦,银须垂胸,眸中映着大地的疮痍,一声长叹震得殿宇梁柱轻鸣。“苍生何辜,受此时序之苦?”

话音未落,殿外光影流转,一身金红罗裙的羲和缓步而入。她发髻高挽,簪着扶桑花枝,裙摆扫过地面时,竟留下点点金光——这位乃是帝俊之妻,十日之母,执掌日月升落的女神。她手中捧着一只玉盘,盘中盛着十颗圆润的金丹,正是十日的本源真火所凝。

“夫君,”羲和声音温柔却带着忧色,将玉盘递至帝俊面前,“你看十子的真火,近来愈发躁动。汤谷扶桑树上,他们时而争着巡天,九轮烈日同耀,焦土千里;时而赌气蛰伏,数月不见天光,冰封万里。我虽日夜劝说,他们终究是孩童心性,不肯循规蹈矩。”

帝俊指尖轻抚玉盘上的金丹,只觉掌心灼热,那是十日与生俱来的阳刚之气,却因无章可循而失了分寸。他忽然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十指屈伸间,忽然灵光一闪:“你看这双手,十指各有其用,或握或取,或推或举,依序而动方能成事。天地间万物,小至蝼蚁,大至星辰,皆有次序。非是孩童顽劣,实是天地间少了定序之法。”他抬眼望向羲和,目光深邃,“你我身为父母,既赐他们太阳之躯,便该教他们如十指般各司其职;身为天神,既受苍生祭拜,便该仿十指之序,为人间定立纲纪。”

羲和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十指,若有所思:“夫君是说,以十指为序,定十子巡天之道?”

“正是。”帝俊颔首,“人有十指,日有十轮,这本就是天地暗合之理。我当取十指分工之妙,合天地精气之玄,为十子立名定序,让他们如十指协作般轮流巡天,既不重叠,亦无空缺。”

二人携步出琼华宫,只见昆仑墟下,建木参天,枝干直插云霄,顶端触及天枢星位,根部深扎地脉龙宫。“此木为天地之桥,上承天则,下通地灵,正可借其灵气,将十指之序与天地精气相融。”帝俊说着,携羲和纵身跃起,足尖轻点建木枝桠,拾级而上。

沿途云雾缭绕,仙禽啼鸣。行至建木中段,羲和望着下方田野中因无序暴晒而枯黄的禾苗,轻声道:“若十子能如十指般依序而动,一日一轮,互不干扰,便不会有这般惨状了。”

帝俊抬手屈伸十指,指尖泛起微光:“十指之用,非仅轮流,更在分工。拇指粗壮,可承重任;食指灵活,可探精微。我欲仿此理,取天地间十种核心精气,凝为字符,对应十指之序,既作十子名号,又定巡天职责,如此方能让时序分明,万物有序。”

羲和闻言大喜:“夫君英明!只是这十种精气,该如何取舍?”

二人继续攀登,直至建木顶端。此处云雾散尽,天光澄澈,可俯瞰四海八荒,仰望星辰罗列。帝俊闭目凝神,周身泛起淡淡的金光,神识扩散开来,遍历天地山川,指尖则依序屈伸,仿佛在描摹十指与天地的共鸣。羲和静立一旁,掌心托着十日真火,以自身神力护住夫君的神识,以防天地精气反噬。

良久,帝俊睁开双眼,眸中闪过十种异彩,十指依次抬起,每抬一指,便有一道金光自指尖射出,在空中凝成字符:“我已悟得天地十气,合于十指之序!”

他伸开拇指,第一道金光化作“甲”字,形如破土之芽:“甲为春之萌动,如拇指承力,启万物生机,对应初阳始升,护草木破土。”

食指微屈,“乙”字如曲伸之枝:“乙为夏之曲伸,似食指探微,助枝干舒展,对应朝日初盛,促禾苗拔节。”

中指直立,“丙”字若燃烧之火:“丙为夏之炎上,如中指居中,聚烈日之威,对应日中鼎盛,助五谷灌浆。”

无名指轻颤,“丁”字像跳跃之光:“丁为夏之明耀,似无名指协动,散炎光之力,对应午后骄阳,促果实饱满。”

小指微翘,“戊”字如大地厚重:“戊为秋之孕育,如五指收束,敛天地精华,对应暮夏余温,保仓廪初实。”

左手拇指抬起,“己”字似仓廪藏物:“己为秋之收纳,似拇指再承,固丰收之果,对应秋日沉光,助谷物归仓。”

左手指屈伸,“庚”字若锋芒出鞘:“庚为秋之肃杀,如食指断物,令草木凋零,对应夕照渐沉,促万物敛藏。”

左手中指挺起,“辛”字如霜雪凝刃:“辛为冬之淬炼,似中指持重,凝霜雪之净,对应寒日淡光,清世间浊气。”

左手无名指轻弹,“壬”字像雨露润下:“壬为冬之润下,如无名指协济,化冰雪为泽,对应暖阳微露,滋冻土之下。”

左手小指微收,“癸”字若长夜闭藏:“癸为冬之闭藏,如五指归拢,蓄生机于内,对应寒日隐没,护种子蛰伏。”

十个字符悬浮于空,熠熠生辉,恰合十指屈伸之序,又含天地生灭之理。羲和仔细端详,只见字字皆与天地意象相合,不由得赞叹:“夫君所凝字符,形意兼备,既合十指之序,又应天地之道!”

帝俊握住羲和的手,将她掌心的十日真火引向十个字符:“这十气既为天地所生,便该与十子的真火相融。你我一同注入神力,让字符与十子心神相通,日后他们便以字符为号,按十指之序巡天,一日一轮,如十指交替劳作,永不紊乱。”

羲和点头,二人同时发力。帝俊的阳刚神力与羲和的阴柔神力交织缠绕,化作一道金红相间的光柱,连接十日真火与空中字符。只见“甲”字符率先吸附一缕真火,化作一个身着青衫的童子模样,蹦跳着喊道:“我乃甲,春之使者!”

紧接着,“乙”字符也吸附真火,化作绿衫童子:“我乃乙,长之使者!”

丙为红衫童子,烈如火光;丁为橙衫童子,明如朝露;戊为黄衫童子,厚如大地;己为褐衫童子,稳如仓廪;庚为白衫童子,肃如秋霜;辛为银衫童子,净如冰雪;壬为蓝衫童子,润如雨露;癸为黑衫童子,静如长夜。

十个童子现身,围着帝俊与羲和行礼,声音稚嫩却充满力量。羲和看着十个儿子,眼中满是慈爱,轻声道:“你们虽为太阳之身,却不可肆意妄为。日后需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次序巡天,如十指分工,一日一换,十日一轮。春分之后,甲、乙、丙、丁四子多巡东方,助万物生长;秋分之后,庚、辛、壬、癸四子多巡西方,助万物敛藏;戊、己二子居中调和,确保寒暑适中。”

帝俊补充道:“为防你们途中贪玩失序,便由母亲羲和为御,驾金车护送你们巡天。每日清晨,在东方汤谷扶桑树下启程,傍晚在西方崦嵫山落下,不得有误。”他顿了顿,又道,“这十个字符,我赐名‘天干’。自今日起,不仅是你们的名号与巡天次序,更将成为人间纪年、纪时的根本。人间便以天干循环为纪,甲年始,癸年终,十载一轮,再复甲年,如此百姓便知岁月流转,耕猎有凭。”

十日童子闻言,纷纷点头。甲童子上前一步:“父亲母亲放心,我们定当遵从业障,如十指般协作,守护人间时序。”

羲和从袖中取出一辆金车,车身由扶桑木打造,镶嵌着无数宝石,车轮滚动时发出金石之声。“此车名为‘曦和车’,可抵御天地罡风,承载太阳真火。”她转身对十日童子道,“日后我便驾此车,陪你们巡天。若有违者,便罚回汤谷扶桑树上闭门思过,不得外出。”

帝俊抬手一挥,十个天干字符化作一道金光,融入天地法则之中。顿时,四海八荒之上,响起阵阵惊雷,祥云汇聚,甘霖普降。枯黄的草木抽出新芽,冰封的河流解冻流淌,苍生纷纷走出居所,跪地叩拜,高呼“天神庇佑”。而人间智者观天象流转,见十日依序而行,便取天干记年,甲年播种,乙年耘田,庚年收割,癸年藏粮,从此有了明确的岁月刻度。

羲和驾起曦和车,对十个童子道:“今日便由甲儿先随我巡天,其余九子在扶桑树上静候,明日依次更替。”

甲童子兴奋地跳上金车,羲和挥动缰绳,金车化作一道金光,朝着东方汤谷而去。清晨时分,金车从扶桑树梢升起,甲字天干的光芒洒向大地,温暖而不灼热,草木复苏,鸟儿欢唱。人间百姓见状,纷纷走出家门,向着太阳跪拜,开始了甲年的春耕劳作。

帝俊立于建木之巅,望着曦和与甲童子的身影,对身旁的羲和道:“你看,这便是秩序的力量。十指分工,方有妙用;十日有序,方有丰年。”

羲和依偎在帝俊肩头,眼中满是欣慰:“有了天干定序,十子不再顽劣,人间不再疾苦。夫君以十指悟天地,以天干定乾坤,这都是你我共同的功德。”

此后,十日严格遵循天干次序,在羲和的护送下轮流巡天,如十指交替劳作,有条不紊。甲日萌动,乙日生长,丙日炎炎,丁日灼灼,戊日饱满,己日收纳,庚日肃杀,辛日清净,壬日润泽,癸日闭藏。十日一轮,周而复始,人间时序井然,天干纪年的循环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各有其时。

而天干字符,不仅成为十日的名号与纪年之法,更融入了人间的方方面面。圣人取天干纪时,甲年播种,庚年收割,百姓依此劳作,五谷丰登;卜者以天干辨阴阳,预测吉凶祸福,指引百姓趋利避害;医者以天干配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辨证施治,救死扶伤。

数千年后,天干与后世所立的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六十甲子,成为华夏历法的根基。百姓在天干地支的指引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安居乐业。而帝俊仿十指之序定天干、正时序的故事,也被先民代代传颂,载入《山海经》《楚辞》等典籍之中,成为华夏文明中关于秩序与守护的千古佳话。

每当春日来临,甲日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百姓便会想起帝俊凝视十指时的顿悟,感念那借十指之序定乾坤的智慧,让岁月有痕,生机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