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 > 第174章 铁马冰河·铁笔诛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铁马冰河·铁笔诛心

多尔衮在摄政王府的书房内,眉头紧锁,手中阿济格的求援信已被他攥得皱巴巴。

此前,为应对陕西的忠勇军,他已派豪格率兵协助阿济格在山西防御。

他心里明镜似的,阿济格和豪格那点心思,这求援信怕是他们应对自己调兵的对策。

但他也清楚,忠勇军此次来势汹汹,宋铁率三万大军进攻山西,绝非儿戏,再加上陕西的忠勇军还虎视眈眈,局势着实棘手。

“这两个家伙,关键时刻竟还耍这些心眼!”多尔衮怒从心头起,将信“啪”地拍在桌上,墨砚都跟着震了一下。

可愤怒归愤怒,他深知此刻不是计较的时候,得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多尔衮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室内格外清晰。

他心里明白,阿济格和豪格不愿分兵回援蒙古草原,是担心自身兵力不足,在山西难以抵挡忠勇军。

但科尔沁部关系重大,一旦忠勇军骑兵突袭得手,满清在草原的根基就会动摇。

他的目光落在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上,河南方向,忠勇军第一军团还有三万人与北直隶对峙;山西这边,阿济格和豪格面临宋铁的强攻;陕西的忠勇军又随时可能发动新的攻势。局势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思索良久,多尔衮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猛地转身,大声传令:“速召兵部尚书!”

片刻后,兵部尚书孟乔芳(洪承畴被俘后,由兵部左侍郎孟乔芳接任)匆匆赶来,一进书房便躬身行礼:“王爷,有何吩咐?”

多尔衮指着地图,语气冷峻地说道:“从北直隶守军里抽调两万精锐步兵,即刻增援山西。但要切记,必须留下足够兵力,严密监视与河南对峙的忠勇军,不可有丝毫懈怠。”

兵部尚书孟乔芳微微皱眉,面露难色:“王爷,北直隶兵力抽调过多,恐有风险。”

多尔衮瞪了他一眼,厉声道:“本王自然知晓,但山西若失,后果更不堪设想。”

兵部尚书孟乔芳忙低头应道:“是,王爷。”

多尔衮接着说道:“再传本王命令,令盛京留守部队挑选一万精骑,日夜兼程赶往蒙古草原,加强科尔沁部的防御。告诉科尔沁部的首领,务必坚守,切勿冲动行事,本王的援军很快就到。”

“遵旨!”兵部尚书领命而去。

多尔衮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思忖:阿济格、豪格,希望你们能守住山西,莫要让本王失望。

而忠勇军,本王定要让你们为今日的行径付出代价!

—————————————————

西安,忠勇军临时行辕的审讯室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默身着一袭简约却不失威严的劲装,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来,身后跟着几名侍卫。

洪承畴坐在椅子上,虽神情疲惫,但眼中仍残留着一丝倔强与倨傲。

李默双手抱胸,冷冷地盯着洪承畴,率先打破沉默:“洪承畴,你可知如今站在你面前的,已不是你曾经认识的那个腐朽大明。”

洪承畴冷哼一声,不屑道:“不过是又一股妄图逐鹿天下的势力罢了,有何不同?”

李默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踱步到洪承畴身前,“你还真是执迷不悟。你看看你自己,本为大明重臣,崇祯待你不薄,委以重任。

可你呢?为了一己私欲,转头就向满清屈膝投降,帮着外族屠戮自己的同胞,你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洪承畴别过头,神色有些不自然,强辩道:“大明气数已尽,我不过是顺应时势,为自己谋条出路。”

“气数已尽?”李默怒极反笑,“那是因为像你这样的蛀虫,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搞得民不聊生,才让大明陷入绝境。

你降清之后,更是为虎作伥,帮着满清推行剃发易服,多少大明百姓因此丧命,这笔血债,你如何偿还?”

洪承畴面色微变,但仍嘴硬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李默眼神如刀,直直地盯着洪承畴,“在我这里,可没有这么简单。我来自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在那里,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都将遭到历史的审判和人民的唾弃。”

洪承畴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哼,你不过是在说些大话罢了,难不成你还能将我怎样?”

李默挺直身躯,一脸严肃地说:“我不但要将你怎样,还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的所作所为。

我会在大明皇家报纸上,将你的罪行一一披露,从你如何在明朝贪污受贿,到你怎样背叛国家投降满清,再到你帮着满清残害百姓的每一件事,都公之于众。

然后,我会对你进行公开审判,让天下人看看,背叛大明的汉奸最终会有怎样的下场。这不仅是对你的惩罚,更是对那些妄图背叛国家的人的警示。”

洪承畴听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但仍强装镇定:“你以为这样就能震慑住其他人?”

李默目光坚定,“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只要让大家看清你们这些汉奸的真面目,就能激发起每一个大明子民的爱国之心,让他们明白,背叛国家的人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你,洪承畴,就是第一个例子。”

洪承畴的瞳孔骤然收缩,手指死死抠住座椅边缘,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

他原本还算镇定的面庞瞬间变得惨白如纸,额头冷汗涔涔而下,顺着鬓角滑落,在囚服上晕开深色的斑点。

喉结上下滚动数次,却发不出完整的音节,干裂的嘴唇颤抖着吐出几个破碎的字:“登报...公审...”

“你不能这样做!”他突然暴起,锁链哗啦作响,“我...我是大明蓟辽总督,我为朝廷平定陕西流寇十七战未尝败绩!松锦之战若非陈新甲...”

“”住口!”李默猛然拍桌,震得油灯火苗剧烈摇晃,“崇祯十五年你兵败被俘,皇太极亲自劝降时你还绝食抗议,结果看到皇太极解下貂裘给你披上就痛哭流涕——这些细节我都会在报纸上写得清清楚楚。”

洪承畴踉跄着后退半步,后背重重撞在石壁上。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鲜血染红了胡须,却浑然不觉:“李首辅...不,李帅!”他扑通跪倒在地,膝盖在青砖上磕出闷响,“我愿为你效犬马之劳!我熟知八旗军虚实,我可以...”

“晚了。”李默抽出怀中的《大明皇家日报》,“头版头条就是《洪承畴降清始末》,明天全中原都会知道你如何在沈阳城头为多尔衮出谋划策,如何建议推行留发不留头。”

“不要!”洪承畴突然尖叫着扑过来,却被侍卫按在地上。他扭曲的脸贴在冰凉的地面,声音里带着哭腔:“我给你黄金十万两!我在江南还有三十万亩良田...”

“我要的是天下人的朗朗乾坤。”李默转身走向门口,在阴影中停住脚步,“对了,报纸会连载《洪经略轶事》,包括你在陕西贪墨军饷导致固原兵变的细节——你猜那些跟着你平叛的老部下看到会怎么想?”

洪承畴的瞳孔彻底涣散,瘫倒在地时发出野兽般的呜咽。

他痉挛的手指在空中抓挠着,仿佛要抓住最后一丝尊严,却只扯下一缕白发,在穿堂风中飘散如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