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177章 红沙埋血债,春芽破仇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红沙埋血债,春芽破仇恨

达尔富尔的风是热的,卷着掺血的红沙打在脸上,像无数根细针在扎。李伟的骆驼队刚翻过黑火山岩构成的山梁,就看见成片焦黑的茅草屋——富尔族的村落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墙面上弹孔密布,一只秃鹫正啄食着半埋在沙里的山羊尸体,翅膀扇起的沙粒中,混着暗褐色的血痂。

“中国人来了!”山脚下突然响起嘶哑的呼喊,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富尔族人举着长矛奔过来,为首的长老艾哈迈德手里攥着加蓬的鱼皮信,信角被沙砾磨得卷边,他的左眼缠着渗血的布条,右眼布满血丝:“加蓬的信上说,你们能种出会喝水的绿芽?阿拉伯人的‘马帮队’昨天刚来过,抢走了我们最后一口蓄水窖,还杀了六个守窖的男人,其中有我的儿子。”他指向村落西侧,红沙地上插着六根削尖的木棍,上面挂着染血的头巾——那是富尔族男人的信物。

沈亦舟刚掏出土壤检测仪,就被艾哈迈德的孙子穆罕默德扑过来抱住腿,男孩的脚掌被骆驼刺扎得全是血洞,却死死抓着沈亦舟的裤腿哭:“他们还抢走了我的妹妹法图玛!说要是我们敢种茶苗,就把她扔进沙漠喂胡狼!”远处的沙丘突然扬起一股黄烟,艾哈迈德猛地拽住李伟的胳膊往沙坑躲:“是‘马帮队’的侦察兵!他们的首领‘独眼’奥马尔最残忍——不仅堵死我们的水源,还喜欢把俘虏的孩子绑在骆驼后拖死,法图玛的妈妈为护女儿,被他用弯刀砍断了手臂!”

周小雨趴在沙坑里架起直播架,镜头刚对准远处的侦察兵,弹幕就炸了。“光伏专家阿阳”的蓝色认证瞬间置顶:“我捐30套光伏提水设备、50吨耐贫瘠春芽茶籽!从苏丹港走骆驼队转运,12天到尼亚拉,设备配了沙漠专用电池板,晒两小时就能抽两吨水!”紧接着“民族学博士阿伊”冒泡,头像挂着“非洲研究院”标识:“我研究达尔富尔部落冲突十年,‘马帮队’是阿拉伯游牧部落组成的武装,靠抢水抢粮为生,我联系了联合国难民署的朋友,带10车救济粮过来,8天必到!”“退伍工兵阿岩”甩来设计图:“我备了20套防爆掩体和排雷铲,走法希尔公路护航,路上能帮着修被炸毁的桥梁!”

晓茶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关键信息,笔尖在颤抖:“艾哈迈德说,‘独眼’奥马尔在北边干河床上建坝截水,放话‘达尔富尔的红沙只配埋尸体,不配长绿芽’。”她抬头看向村落,几个妇女正用烧黑的陶罐煮沙棘汤,汤里飘着枯草,断臂的哈迪娅蜷缩在角落,怀里抱着女儿法图玛的花裙子,眼泪滴在裙上晕开深色印记——她正是为护女儿被奥马尔砍伤的母亲。

“先建临时水源和避难所!”李伟扯开骆驼背上的物资袋,里面是阿汐寄来的保水黏土和湘西的“血芽”茶籽——这种茶籽在贫瘠土壤里的发芽率比普通品种高30%,“沈亦舟,你带艾哈迈德教村民搭光伏提水站的基座,按阿阳的图纸来,钢筋要埋进岩层里,防‘马帮队’的炸药;周小雨,直播教大家做‘沙枣烤沙鸡茶球’,用沙漠里的东西活命;我去勘察干河床,阿阳说河床南岸的淤积土厚,适合种茶苗固沙,还能绕到水坝后面断奥马尔的后路。”

沈亦舟刚领着村民搬起钢筋,就听见哈迪娅的哭喊声——她怀里的花裙子被风吹到沙地上,正朝着“马帮队”侦察兵的方向飘。穆罕默德疯了似的冲过去抢,艾哈迈德刚要拽住他,远处就传来枪声,子弹打在沙地上溅起红沙,擦着穆罕默德的耳朵飞过。“趴下!”沈亦舟扑过去把男孩按进沙坑,自己的胳膊被碎石划开一道口子,血瞬间渗出来,“阿战的急救包呢?先给哈迪娅处理断臂感染,她的伤口已经化脓了!”

李伟带着三个富尔族青年往干河床走,红沙没到脚踝,每走一步都要陷下去半尺。他的军靴被火山岩磨破,脚趾渗出血,却跪在河床南岸喊:“茶苗要种在距河床5米的位置,根部裹三层保水黏土,再用火山岩垒成半米高的埂,这样能接住山洪时的雨水!”青年们举着铁锹挖沙,铁锹头撞在岩层上“当啷”响,一个叫卡里姆的青年突然哭了:“这里埋着我的弟弟,他是守水窖时被奥马尔的人打死的,我们把他埋在这儿,希望他能喝到水。”

周小雨的直播镜头对准沙地上的沙鸡窝——三只沙鸡正护着一窝蛋,羽毛被沙砾染成红褐色。“李老师邪修菜课堂达尔富尔限定版!”周小雨举着刚抓住的沙鸡,“沙漠沙鸡含蛋白质25%,配沙枣泥和春芽茶粉做球,烤着吃抗饿还能补能量,比啃沙棘刺强一百倍!”她刚说完,就看见阿凯蹲在旁边,正把一块带刺的骆驼刺往嘴里塞,“阿凯吐出来!这东西的刺会扎破食道,你想变成沙地里的仙人掌吗?”

弹幕里“阿凯食材黑洞”的表情包刷成了瀑布。“营养师阿梅”的留言跳出来:“沙鸡要去毛去内脏,把沙枣煮软去核捣成泥,和茶粉混合塞进鸡肚子里烤,这样肉更入味!沙漠里的野洋葱别扔,切碎撒在表面,能去腥还能补维生素!”“阿阳”补充:“光伏板要朝东南方向摆,角度35度,达尔富尔的日照时间长,这样每天能多抽半吨水!”阿凯吐掉骆驼刺,红着脸跑去捡野洋葱:“沈老师说我再乱吃东西,就把我绑在光伏板上晒成肉干!”

李伟在干河床种了九个小时茶苗,手掌被沙棘刺扎得全是小洞,血珠滴在黏土上,很快与红沙混在一起。第一片茶苗刚种完,穆罕默德就喘着粗气跑过来,脸上全是沙和泪:“中国叔叔!‘马帮队’来了!带着火箭筒!”远处沙丘上,五十多辆骆驼车卷着红沙扑来,车斗里的人举着弯刀和炸药包,“独眼”奥马尔探出身子嘶吼:“把茶苗和中国人交出来!否则烧平营地,让孩子全喂胡狼!”

“别慌!早有部署!”阿锐的连麦申请秒通,屏幕弹出无人机航拍图,红圈清晰标注“马帮队”动线与水坝位置,“我黑进他们对讲机,水坝炸药库仅20人看守!中国维和装甲车队距此8公里,直升机30分钟内抵达!”他顿了顿,调出另一张图,“阿伊联系的富尔族其他部落,500名勇士已绕到水坝北侧峡谷,专等奥马尔回援!”

周小雨立刻将航拍图放大铺满直播画面,火箭礼物瞬间刷屏。“老茶客”团长的留言带着实时定位:“李老师稳住!苏丹中资矿企20辆重型卡车刚过尼亚拉,拉着建材和防暴枪,20分钟内到!”“工兵阿岩”紧随其后:“我的防爆机器人已在茶苗地排查地雷,奥马尔敢炸光伏站,我就掀了他的水坝!”

“马帮队”的骆驼车刚冲到村落边缘,就被突然出现的富尔族勇士包围了。艾哈迈德举着加蓬的鱼皮信嘶吼:“这些是乍得湖来的朋友,你们敢动他们,就尝尝富尔族的毒箭!”他身后的勇士举起弓箭,箭头上涂着深紫色的毒液——那是沙漠茄的汁液,见血封喉。

“独眼”奥马尔的脸在头巾后扭曲,他的左眼是个黑洞,右脸上刻着阿拉伯部落的图腾,手里的弯刀还在滴着血。“中国人滚出达尔富尔!”他突然下令开炮,火箭弹“嗖”地飞向光伏提水站,沈亦舟眼疾手快,拽着旁边的钢筋挡住炮弹,“轰”的一声,钢筋被炸开弯,他的后背被气浪掀得撞在岩石上,吐出一口血。就在这时,天空中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中国维和部队的直升机低空掠过,机炮对准骆驼车队,飞行员用阿拉伯语喊:“放下武器!缴械不杀!”

奥马尔骂了句脏话,调转骆驼车就往水坝逃,车轮碾过茶苗地,刚种好的茶苗被压得东倒西歪。穆罕默德哭着扑过去扶茶苗,却发现沙地里藏着个小女孩——是法图玛!她的手腕被绳子绑着,嘴里塞着布,是趁“马帮队”混乱时逃出来的。“妹妹!”穆罕默德抱住她哭,法图玛从怀里掏出个银手镯,那是妈妈哈迪娅给她的,手镯上刻着富尔族的水纹图腾。

村民们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哈迪娅拖着断臂冲过来,抱住法图玛哭得浑身发抖,断臂处的伤口裂开,血染红了法图玛的花裙子。李伟赶紧递过急救包,沈亦舟忍着疼帮哈迪娅包扎:“先撒止血粉,再用绷带缠紧,阿战的医疗组已经到法希尔了,明天就能来给你做清创手术。”法图玛拽了拽李伟的衣角,把银手镯举到他面前,用生硬的阿拉伯语说:“妈妈说,戴这个的人,会带来水。”

骆驼队刚进临时营地,眼前的景象就让人攥紧拳头:二十多个孩子蹲在沙地上舔舐光伏板露水,老人解下腰带蘸雨水喂孙子,妇女在干河床裂缝里挖湿润沙土——那是他们能想到的“水”。穆罕默德用木炭在岩壁上画水坝,画里的水坝塌了,清水流进村落,孩子们捧着陶罐接水,岩壁被他的眼泪泡得发黑。这绝望场景,正是艾哈迈德口中“五年冲突”的缩影——奥马尔部落抢地种骆驼草,富尔族守水窖活命,两百多男人战死,剩下的人只能在沙漠里啃沙棘。

“仇恨和干旱,把我们逼上绝路。”艾哈迈德把李伟拉到一座炸毁的水窖前,窖壁弹孔密布,泥土板结如石,“以前干河床每年发洪水,我们能种高粱;现在沙化严重,洪水变沙尘暴,连沙棘都长不出了。”他抓起一把红沙,沙粒从指缝漏光,“再这样下去,富尔族就要从达尔富尔消失了。”

李伟蹲下身,用手指抠了抠河床的土壤,指尖被磨得生疼。他掏出阿阳寄来的土壤检测仪,探针扎进岩层缝隙的土中,屏幕立刻“滴滴”报警:“沙化速率5.2米\/年,有机质含量0.01%,含水量0.05%。”他把屏幕转向艾哈迈德:“这不是宿命,是能解决的危机。我们带来的‘血芽’茶苗能在岩层缝隙里扎根,根系能扎进20米深的地下吸水,配合光伏提水站和水坝改造,两个月就能让干河床边缘长出绿带,四个月后就能种高粱,让你们重新有粮食吃。”

“真的能行吗?”法图玛突然举起银手镯走到李伟面前,小脸被风沙吹得皲裂,眼睛却亮如星:“我爸爸说,干河床上长绿芽时,他会变成胡杨守护我们。”她指着岩壁上穆罕默德的画,“你看,画里爸爸在打水,我和哥哥摘沙枣,妈妈煮高粱饭——这是我们的家。”

周小雨的镜头对准那幅画,弹幕里全是“破防了”“眼泪止不住”。“阿战”的视频连线突然弹进来,背景是维和部队的医疗帐篷:“李老师,抗生素和血浆都到法希尔了!我带着10个医护人员坐装甲车过来,还有300套儿童防护服,能防沙漠里的毒虫和紫外线!”他举着个保温箱,“这里面有专门给哈迪娅准备的镇痛剂,手术时能减轻痛苦。”

“我补充关键信息!”阿伊的留言带着专业背书,“两族矛盾根源是水源,我设计了‘春芽共享计划’——在边界种茶苗固沙带,建共享光伏提水站,让奥马尔部落也能用水!已联系阿拉伯长老,三天后在茶苗地谈判,茶苗作中立象征,安全有保障!”她附了谈判场地示意图,标注着两族入口和维和部队警戒区。

当天下午,种茶仪式在干河床的老胡杨树下举行——那是达尔富尔仅存的三棵胡杨之一,树干上刻满了富尔族男人的名字,树枝上挂着牺牲者的头巾和孩子的银饰。艾哈迈德用没受伤的右眼盯着铜铃,围着茶苗跳祈福舞,嘴里唱着古老的歌谣,歌词大意是“水神啊,让红沙变绿,让干河流水”。跳完舞,他接过李伟递来的茶籽,撒向干河床的缝隙:“达尔富尔的神灵啊,这些东方来的绿芽,是你们派来的救星!从今天起,我们守护它们,就像守护法图玛的银手镯!”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连拄着拐杖的老人都过来帮忙搬运茶苗。法图玛抱着一把小铲子,在李伟的指导下挖种植坑,铲子把比她的胳膊还粗,她却咬着牙一下下刨,红沙溅到脸上,像涂了层胭脂;穆罕默德帮着递光伏设备零件,身上的衣服被铁丝划开了大口子,露出的背上全是被鞭子抽过的伤痕。艾哈迈德走到李伟身边,指着北边的水坝:“奥马尔的人躲在那里,他们说要在夜里炸掉光伏站和茶苗地,把我们的希望埋进红沙里。”

“我们有办法。”沈亦舟突然开口,他掏出卫星电话,屏幕上是阿锐发来的文件,“阿锐查到,奥马尔的炸药库在水坝的机房下面,里面有他们的火箭筒和地雷。我们可以联合中国维和部队和联合国难民署,端掉他的炸药库,同时用‘春芽共享计划’拉拢他的部落成员,让他众叛亲离。”他指了指地图上的红点,“而且阿岩的工兵队带了防爆机器人,能找出他们埋在茶苗地的地雷。”

天黑时,阿阳带着光伏提水设备和茶籽赶到了。他穿着防沙服,脸上蒙着防尘面罩,只露出两只眼睛,一落地就扛着检测仪往干河床跑:“这里的岩层太硬!光伏提水站的基座要用‘爆破打孔法’,先在岩层上炸出孔,再灌混凝土,这样能固定住设备!”他掏出张图纸,“我设计的‘节水灌溉管’,能把水直接送到茶苗根部,比普通灌溉省60%的水!”

“今晚开沙漠宴,教做‘沙枣烤沙鸡茶球’!”李伟盯着阿伊送来的沙枣眼神发亮,“达尔富尔沙鸡肉紧实但有沙腥味,茶梗鞣酸刚好中和,沙枣糖分能增香——这是‘红沙邪修法’。”他掏出茶梗粉,“我示范捣沙枣泥时,沈亦舟补安全要点,比如沙鸡必须烤透防寄生虫。”

沈亦舟拎着处理干净的沙鸡回来,手里串着晒干的沙棘果:“艾哈迈德说这果泡软做酱,富含维生素c,配茶球能防坏血病。”他指着沙鸡内脏,“鸡肝和头部必须扔,藏着沙漠寄生虫;烤时离火25厘米,避免烤焦产生致癌物——这是保命的规矩。”

阿阳凑过来看了眼沙枣泥,突然眼睛一亮:“我带的光伏板密封胶里有可食用的植物胶,磨成粉少量添加到茶球里,能让球更有弹性,放四天都不会硬!”他从背包里掏出个小袋子,“这是我特意留的,知道村里没粮食储存条件,专门准备的‘耐储神器’。”

周小雨把直播架架在篝火旁,镜头里李伟正往沙枣泥加茶梗粉,动作利落:“家人们看仔细!李老师邪修菜达尔富尔限定版,抗沙抗饿抗中暑!沈老师安全兜底,阿阳技术加持,专业团队保证好吃不中毒!”

“周小雨你可别吹过头!”阿梅的视频连线跳出来,背景是她的厨房,“我的‘春芽高粱粥’才是主角!我加了达尔富尔的沙枣和埃塞俄比亚的鹰嘴豆,煮开后浓稠香甜,比李伟的茶球更适合老人和孩子!”她举着个砂锅,“上次乍得的小米粥你们都催更,这次的高粱版我加了核桃粉,营养更丰富,艾哈迈德长老你说是不是?”

艾哈迈德刚要接话,突然指向北边:“‘马帮队’来了!”四十多辆骆驼车冲往茶苗地,奥马尔举着扩音器嘶吼:“交出土里的绿芽和中国人!否则炸平营地,把孩子喂胡狼!”妇女们抱着孩子往岩石后躲,法图玛吓得攥紧李伟衣角,银手镯掉在沙地上“叮当”响。

“别慌!”阿锐的声音再次从直播里传来,“我已经联系了中国维和部队和联合国难民署,他们的联合车队已经绕到‘马帮队’的后面,断了他们的退路!”他发了张联合车队行军的照片,“而且阿岩的工兵队带了闪光弹和催泪弹,能把他们的人逼出来!”

果然,骆驼车刚开到茶苗地,就被联合车队包围了。奥马尔刚要下令点燃炸药包,工兵队就扔出闪光弹,刺眼的白光瞬间笼罩了骆驼车队。维和部队士兵举着枪喊:“放下武器!缴械不杀!”“马帮队”的人瞬间乱作一团,不少人扔下武器投降——他们大多是被奥马尔胁迫的阿拉伯牧民,早就不想打仗了。奥马尔见势不妙,骑着骆驼往沙漠逃,却被阿伊联系的阿拉伯长老拦住,长老们举着弯刀喊:“奥马尔,你为了自己的野心害了多少人!跟我们回去接受审判!”

村民们爆发出震耳的欢呼,艾哈迈德激动地抓住李伟的胳膊,他的断臂处因为用力而泛红:“我们赢了!奥马尔被抓住了,达尔富尔的神灵显灵了!”法图玛从李伟身后探出头,捡起地上的银手镯,举得高高的喊:“爸爸,你看到了吗?坏人被抓住了,茶苗能长大了,我们有水喝了!”

“茶球熟了!”李伟突然喊了声,他掀开烤沙鸡的石板,里面的茶球金黄油亮,茶梗的清香混合着沙枣的甜味,飘得整个营地都是香味。“沈亦舟,把阿梅的春芽高粱粥倒进铁锅,再撒点沙棘果,做成粥泡茶球,分给老人和孩子吃!”

“粥泡茶球的做法记好了,回去你们自己也能做。”李伟一边示范把煮好的高粱粥倒进锅,一边讲解,“沙棘果要最后放,煮久了会酸,而且要分两次加,第一次提味,第二次增色。”沈亦舟在一旁补充:“沙鸡一定要彻底烤透,最少烤25分钟,不然里面的寄生虫没杀死,吃了会得寄生虫病,这步千万别省,不然要出人命!”

弹幕里笑成一片。“老茶客”团长留言:“李老师这教学太硬核了!我都记好笔记了,回家就用鹌鹑代替沙鸡试试,沈老师的安全提示我设成手机壁纸了!”“阿锐”跟着打趣:“建议李老师开个‘春芽邪修菜沙漠求生课’,我第一个报名当助教,负责讲反武装分子小技巧,保证没人踩地雷!”

孩子们捧着陶碗,小心翼翼地吃着粥泡茶球,法图玛吃了五个还想要,她的奶奶坐在旁边,用衣角擦着眼泪,泪水滴进碗里和红沙混在一起:“法图玛的爸爸被奥马尔杀了后,孩子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每天只吃捡来的沙棘和喝脏水,瘦得一阵风就能吹倒。”艾哈迈德捧着陶碗,一口一口地吃着,嘴里念叨着:“达尔富尔的神灵终于显灵了,干河床有救了,孩子们有救了。”

就在这时,阿阳突然跑过来,手里举着光伏提水站的压力表,声音激动得发抖:“李老师,你看!”压力表上的数字从“0”变成了“0.3mpa”,“光伏提水站刚启动就出水了!茶苗的根系也开始吸水,你看这嫩叶,都舒展了!”他指着茶苗的根部,“根系上已经长出了白色的须根,这就是抓住岩层、吸收水分的关键!”

村民们立刻围过来看,艾哈迈德举着压力表,用富尔族语高声喊:“东方的绿芽唤醒了干河床!”老人们蹲下身,用布满老茧的手轻轻触摸茶苗嫩叶,年轻人则捧起混着茶根的湿沙贴在额头——这是见证希望的感恩,而非盲目跪拜。李伟赶紧扶起艾哈迈德:“这不是神灵的功劳,是我们一起拼出来的——以后种更多茶苗沙棘,让达尔富尔的红沙变绿土。”

第二天清晨,法图玛和穆罕默德拉着李伟跑到干河床——茶苗嫩叶挂着晨露,根系周围的红沙已变得湿润,光伏提水站的水正渗透土层。“李老师你看!”法图玛指着茶苗旁的小沙堆,“我种了高粱种子,要和茶苗一起长大。”她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爸爸的弯刀柄——那是爸爸守水窖战死前留给她的,“我把它埋在茶苗旁,让爸爸陪着绿芽长大。”

李伟的眼睛湿润了,他蹲下来,轻轻摸了摸法图玛的头:“你的爸爸会看到的,他会变成胡杨树,在干河床边扎根,守护着你和绿芽。”他从背包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个用茶木做的胡杨挂件,“这是我特意给你做的,挂在脖子上,就像爸爸在你身边一样。”

法图玛接过挂件,紧紧抱在怀里,突然对着干河床喊:“爸爸,你看到了吗?我有胡杨挂件了,茶苗也长大了,水坝里有水了!”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干河床回荡,远处真的传来胡狼的叫声,像是在回应她的呼唤。

沈亦舟的卫星电话突然响了,秦大山的声音激动得发抖:“小沈!‘春芽计划’成全球种族冲突修复范例,要在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推广!达尔富尔将建‘春芽农业技术中心’,你们当技术总指导!阿花寄来湘西‘抗旱血芽’茶籽,在岩层缝里都能发芽!”

“还有个事,”秦大山突然压低声音,“阿锐查到,‘独眼’奥马尔的残余势力正在联系利比亚的军火商,想购买便携式导弹,炸毁我们的茶苗基地和光伏提水站,他们的武器交易地点就在三天后的朱奈纳港!”

李伟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看着干河床的茶苗,又看了看正在和胡狼说话的法图玛,握紧了拳头:“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的。这些茶苗是村子的希望,是孩子们的希望,我们必须守住它们,守住达尔富尔的生机。”

“我有办法。”阿阳突然开口,他掏出朱奈纳港的地图,“朱奈纳港的码头建在干河床支流上,地基不稳。我们可以联合中国维和部队,在码头周围设置‘茶苗防波堤’,用春芽茶苗和火山岩做成防护带,既能挡住骆驼车,又能作为隐蔽工事。”他在地图上圈出设伏位置,“而且我联系了达尔富尔的骆驼商队,他们可以配合维和部队,从沙漠包抄。”

“好主意!”沈亦舟立刻拿出笔,在地图上标注防波堤位置,“我们可以让周小雨开直播,曝光奥马尔残余势力和军火商勾结的阴谋,让国际社会关注这件事,军火商们投鼠忌器,就不敢轻易交货了。”

就在这时,卡里姆带着一群富尔族和阿拉伯族的勇士跑了过来,他们的脸上都涂着红赭石,手里举着写着“共享绿芽”的木牌:“李老师,我们都准备好了!不管奥马尔的人派多少来,我们都要守住这片茶苗,守住我们的水源和家园!”阿拉伯族的长老也走过来,握住艾哈迈德的手:“以前是我们糊涂,为了水打架,现在有了春芽和光伏站,我们要一起守护达尔富尔。”

李伟举起手机,直播镜头对准整片干河床——茶苗在红沙上扎根,沙棘在旁边生长,富尔族和阿拉伯族的村民一起铺设灌溉管、种高粱种子,阿阳在一旁指导大家操作光伏提水站,远处的中国维和部队装甲车正在巡逻,阳光洒在红沙上,泛起金红色的光。“家人们,”他的声音带着哽咽,“达尔富尔的春芽,扎根了!”

弹幕里,阿明的火箭礼物带着合同截图刷屏:“‘达尔富尔春芽茶’‘沙枣干’成欧洲有机食品指定产品!每公斤茶240欧元,沙枣干35欧元!利润95%建学校和农业合作社,让孩子上学学技术,村民安全种粮!”“支教老师阿书”附设备清单:“150套多媒体设备、500箱课外书已到维和营地,明天送达!设备能连卫星网,课外书有沙漠保护、农业技术和儿童绘本。”

“我捐的教学设备到了!”粉丝Id“支教老师阿书”跳出来,头像带着“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认证,“我捐的一百五十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五百箱课外书,二十天前从苏丹港出发,因为部落关卡延误了七天,现在已经到维和部队的营地,明天就能送到村里!这些设备能让孩子们通过网络学习,课外书里有很多沙漠保护和农业技术的知识。”

“太感谢了!”周小雨的声音带着激动,镜头里能看到她的眼睛红红的,“家人们,我们的春芽计划越来越强大了!有阿阳老师的技术,阿锐老师的安保,阿梅的美食,还有阿战医生、阿书老师的支持,不管奥马尔的残余势力派多少人来,我们都不怕!”

艾哈迈德长老走到李伟身边,手里拿着一个刻着胡杨图腾的火山岩。“这是富尔族的‘沙魂岩’,”他把火山岩递给李伟,“部落的祖先说,谁能守护达尔富尔的生命,谁就有资格拥有它。你把它和湘西的茶籽一起种下去,达尔富尔的魂会保佑你们。”火山岩上刻着胡杨和河流的图案,边缘用羊油涂过,带着沙漠的温热气息。

李伟接过火山岩,沉甸甸的,上面的胡杨图腾和乍得湖的湖魂贝壳、马里的沙魂驼骨隐隐呼应。他走到干河床中央,挖了个深坑,把火山岩放进去,再种下一株“抗旱血芽”茶籽,然后捧起混着保水黏土的红沙,一捧一捧地盖上去。“我以春芽全球行动的名义发誓,”他轻声说,“会守护达尔富尔的干河床,守护这里的孩子和每一株茶苗。”

就在这时,远处的天空突然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直升机来了!机组人员从飞机上搬下检测设备和农业技术文件,领队的官员走到李伟面前,握住他的手:“李教授,我们奉命来协助你们推广春芽茶苗的种植和农业养殖技术,同时成立沙漠化监控中心,彻底阻止达尔富尔的沙化。”

周小雨的直播镜头对准直升机,弹幕里刷满了“太帅了”“中国力量”。阿锐的留言带着骄傲:“我已经把奥马尔残余势力和军火商勾结的证据交给国际刑警组织和联合国安理会了,他们的首领很快就会被全球通缉!而且我联系了中国的农业公司,他们会来达尔富尔投资,和两族一起建‘春芽生态农场’,既防沙又能让村民们安全种粮,增加收入!”

三天后,奥马尔的残余势力和军火商的武器交易果然在朱奈纳港进行。但他们刚驶进码头区域,就被中国维和部队和骆驼商队的联合力量包围了,骆驼车被“茶苗防波堤”挡住,车轮陷进湿润的红沙里动弹不得,军火商们只能乖乖投降。与此同时,奥马尔的残余势力被苏丹政府军彻底清剿,参与交易的军火商被国际刑警组织逮捕,达尔富尔地区恢复了平静。

消息传来,村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艾哈迈德长老用没受伤的右眼盯着铜铃,围着干河床跳了整整一天的祈福舞,歌谣的声音在沙漠里回荡。法图玛举着胡杨挂件,带着富尔族和阿拉伯族的孩子们在茶苗旁唱歌,歌词是用两种语言编的,大意是“东方的绿芽,带来沙漠的和平”。艾哈迈德和阿拉伯族长老一起,在干河床种下了第一片茶苗和沙棘混合林,树上挂着写有两族孩子们名字的银饰。

骆驼队驶离村落时,干河床的茶苗已经和沙棘、高粱苗一起,形成了一道绿色的防沙带。艾哈迈德和阿拉伯族长老带着民众站在红沙上挥手,法图玛举着她画的水源图,高声喊:“李老师,我会好好学习,以后当沙漠保护员,守护好这些茶苗和水源!”

驼铃在沙漠里回荡,夕阳把红沙染成金色。李伟摩挲着缝补过的棉布包,里面的信物又添了达尔富尔的沙魂岩——裂谷魂土砖、草原魂牛骨、沙漠魂石板、海魂石板、红土魂石板、水魂牛铃、沙魂驼骨、湖魂贝壳,这些带着土地温度的信物,串起跨越非洲的希望之路,每一件都承载着部落的信任与孩子的梦想。

沈亦舟突然指着前方,喊了声:“你看!”远处的干河床,富尔族和阿拉伯族的村民正在一起修水坝,孩子们在茶苗旁追逐嬉戏;胡杨树下,哈迪娅抱着法图玛,看着光伏提水站流出的清水,脸上露出了笑容;天空中,一群大雁正往南飞,翅膀掠过红沙,像在守护着这片重生的土地。

周小雨的直播还在继续,她的声音带着憧憬:“家人们,下一站我们去哪?不管是沙化还是种族冲突,只要有春芽,就有希望。”她的话刚说完,阿明的留言弹了出来:“下一站去南苏丹朱巴!那里的尼罗河支流因为战乱被污染,难民急需干净水和粮食,我已经联系好当地的丁卡族长老,他们会派独木舟来接你们!”

“朱巴有我的老战友!”艾哈迈德突然骑着骆驼追上来,手里拿着一封用羊皮封缄的信,“他是丁卡族的首领,我给你们写了介绍信,他会帮你们的。”他把信递给李伟,“这是达尔富尔的承诺,走到哪里,都有人帮你们,都有绿芽在生长。”

骆驼队朝着南苏丹的方向走去,身后的达尔富尔红沙渐渐泛起绿色,茶苗的清香混着沙枣的甜味,在风里飘散。李伟摩挲着棉布包里的信物,突然笑了——他知道,春芽的故事还会继续。从埃塞俄比亚的裂谷到苏丹的沙漠,从索马里的海岸到刚果金的红土,从南苏丹的草原到马里的沙海,从乍得湖的盐壳到达尔富尔的红沙,每一株春芽都扎根在苦难的土地上,每一片叶子都吸收着阳光和希望。他和他的伙伴们,会带着这些信物,带着中国人民的情谊,把绿色和希望种遍非洲的每一个角落,让春芽的清香,飘满每一片灾区、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沙漠、每一片湖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茶苗旁欢笑,在土地上奔跑,在河边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