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工厂的工作危机,林晓棠本想安心投入试用期考核,没成想家里又出了档子事——家属院的王婶,半年前借走了刘桂兰的老式缝纫机,说要给孙子做几件棉衣,当时承诺“用完就还”,可如今半年过去,不仅没还,每次刘桂兰上门提,王婶都找各种理由推脱,最近更是干脆躲着不见人。
这天晚饭时,刘桂兰看着女儿画齿轮设计图,忍不住叹气:“那缝纫机还是你外婆当年留下的,虽说旧了点,但缝厚布料特别好用,现在手工坊缝毛衣边也能用得上,可王婶总拖着不还,我实在不好意思跟她闹僵……”
林晓棠放下笔,心里瞬间有了主意:“妈,您不好意思说,我去要。缝纫机是咱们家的东西,她借了不还本就没道理,咱们凭什么委屈自己?”
第二天一早,林晓棠没去工厂,直接去了王婶家。王婶开门看到是她,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晓棠啊,有事吗?我正要去买菜呢。”
“王婶,我是来要缝纫机的。”林晓棠开门见山,“您半年前借走的,说用完就还,现在我们手工坊要用,您今天就还回来吧。”
王婶侧身挡住门,语气敷衍:“哎呀,缝纫机还没收拾好呢,我孙子的棉衣还没做完,等我做完了就还,你再等等。”
“您半年前就说快做完了,现在还没做完?”林晓棠不依不饶,“我昨天还看到您孙子穿新棉衣出门,您要是还想用,可以跟我商量,但不能一直霸占着不还。”
王婶被戳穿谎言,顿时恼了:“林晓棠,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不就是个旧缝纫机吗?我借几天怎么了?你家现在条件好了,还在乎这点东西?”
“条件好也不能让您白用啊。”林晓棠语气坚定,“缝纫机是我外婆的遗物,对我们家很重要,今天您必须还。”
“我就不还!你能怎么样?”王婶索性耍起无赖,“有本事你告我去!”说完“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林晓棠没生气,反而冷静下来——她知道王婶是觉得母亲好欺负,才敢这么嚣张,这次必须拿出态度,不然以后还会有人欺负她们母女。
从那天起,林晓棠每天早上都去王婶家敲门要缝纫机,王婶躲着不开门,她就站在门口等,遇到邻居路过,就主动说:“王婶半年前借了我家缝纫机,说用完就还,现在我们要用,她却一直不还,大家评评理,这事到底谁不对?”
邻居们听了,都觉得王婶理亏。有位大妈劝王婶:“老王,人家晓棠家要用缝纫机,你就还了吧,借东西哪有不还的道理?”
王婶躲在屋里,听着外面的议论声,心里又气又急,却还是不肯妥协。直到第三天,林晓棠带着手工坊的张婶、李嫂一起上门——张婶手里拿着之前王婶借缝纫机时的证人证词,李嫂则帮着跟邻居解释情况。
“王婶,您开门吧。”林晓棠的声音传遍家属院,“您要是今天还不还缝纫机,我们就只能找街道办的同志来评理,到时候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屋里的王婶终于慌了——她知道街道办最近刚处理过赵莉莉诬陷林晓棠的事,肯定会站在有理的一方,要是真闹到街道办,不仅要还缝纫机,还得落个“借东西不还”的坏名声。
犹豫了半天,王婶终于打开门,脸色难看地说:“缝纫机在里屋,你们自己搬吧,真是晦气!”
林晓棠和张婶、李嫂一起走进里屋,把落满灰尘的缝纫机搬了出来。刘桂兰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看到缝纫机,眼眶一红:“总算要回来了……”
“妈,以后咱们家的东西,谁借都得有借条,到期就还,再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林晓棠帮母亲擦去缝纫机上的灰尘,语气坚定。
周围的邻居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称赞:“晓棠这孩子,不仅能干,还敢维护自己的权益,真是好样的!”“以后谁也别想欺负她们母女了,人家可不是好惹的!”
王婶看着大家的眼神,又羞又恼,只能关上门,再也不敢出来。
从那以后,家属院再也没人敢随便欺负林晓棠母女。之前跟赵莉莉一起造谣的几位大妈,看到林晓棠都会主动打招呼;有人想借东西,也会提前说清楚归还时间,再也不敢拖延。手工坊的邻居们更是对林晓棠刮目相看,觉得她“有骨气、有主见”,跟着她干手工活更放心了。
晚上,林晓棠把缝纫机擦得锃亮,试了试,针脚依旧均匀。刘桂兰看着缝纫机,欣慰地说:“晓棠,妈以前总怕你太刚会吃亏,现在才知道,该强硬的时候就得强硬,这样别人才不会欺负咱们。”
“嗯,”林晓棠点点头,“之前我总想着忍让,可换来的却是更多的欺负。现在我明白,只有自己立住威信,别人才会尊重你。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会守住自己的底线,该争取的绝不退让。”
沈廷舟听说林晓棠要回缝纫机的事,特意来家里看望,看到擦得干净的缝纫机,笑着说:“你这次做得很好,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以后要是再遇到这种事,不用客气,我会支持你。”
林晓棠心里暖暖的,笑着说:“谢谢您沈科长,有您的支持,我更有底气了。试用期考核我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肯定能顺利通过。”
沈廷舟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我相信你,等你转正了,咱们技术科又能多一位得力的帮手。”
月光下,缝纫机静静地摆在屋里,像是在见证林晓棠的成长。她知道,这次要回缝纫机,不仅是拿回了一件旧物,更是为自己和母亲立住了威信。未来,她会带着这份底气,继续在工作和生活中稳步前行,用实力和勇气,赢得更多的尊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