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防镇江的第十天,李昊收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整合江南资源,稳固核心防线,声威震慑四方。】
【达成成就:‘江南砥柱’。】
【奖励发放:【民兵训练手册】(初级)x1,民兵编制上限+5000人。】
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凭空出现在李昊手中。他翻开扉页,上面用古朴的字体写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良将难求,精兵难得。故善战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练之以技,使之万众一心,如臂使指。此为民兵之本。”
李昊如获至宝,立刻躲进军帐,细细研读起来。
这本手册并非什么玄妙的武功秘籍,而是一套极其详尽、可操作性极强的民兵训练方法。从组织架构、思想教育,到体能训练、队列操练,再到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护,甚至包括战场救护、情报搜集、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都有具体的步骤和规范。
“以十人为一伍,设伍长一人;五伍为一队,设队长一人;四队为一哨,设哨官一人;三哨为一营,设营官一人……”李昊一边看,一边对照着自己现有的编制进行调整,“这个‘什伍连坐法’不错,能有效提升士兵的责任感和纪律性……”
他尤其关注“武器训练”部分。手册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最常见的农具改造武器——锄头加装铁刺成为“钉耙枪”,扁担绑上利刃变成“挑刀”,甚至连粪叉都能改造成“三叉戟”。此外,还有如何利用竹子制作简易的弩箭,如何用瓦罐制作燃烧瓶,如何在水中设置陷阱等等。
“妙!真是妙!”李昊忍不住拍案叫绝,“有了这本手册,何愁没有兵源?何愁不能御敌?”
他立刻召来赵刚和王铁锤,将手册的内容向他们做了简要介绍。
“统领,”赵刚听完,眼中精光闪烁,“若依此法训练民兵,我等便可迅速扩军!那些难民,那些乡勇,皆可纳入其中!”
“正是!”李昊点头,“传令下去,即日起在镇江、常州两地开设‘民兵训练营’!凡年满十六至五十岁、身体强健、自愿从军的男子,皆可报名参加!训练合格者,授予‘民兵’身份,享受军饷!”
“军饷?”王铁锤有些不解,“统领,咱们现在粮饷紧张,哪有多余的钱发军饷?”
“不发钱,发粮食!”李昊笑道,“每日训练结束后,可领取半斤糙米和少许咸菜。若能立功,另有奖赏!”
他深知,对于大多数难民和贫苦农民来说,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用粮食作为激励,比空洞的口号更有效。
“另外,”李昊补充道,“从现有部队中抽调一批骨干,担任民兵教官。重点传授队列、纪律、基本武器使用等科目。记住,不求他们成为精锐,但求他们能守住阵地,不临阵脱逃!”
“是!”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镇江、常州地区掀起了一股“从军热”。
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而言,加入民兵营意味着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更有了保家卫国的机会。他们踊跃报名,训练场上人头攒动,喊杀声震天。
李昊亲自到训练营视察。他看到,那些曾经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难民,在经过短暂的队列训练和体能锻炼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挺直了腰板,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李将军!”一个名叫陈二牛的年轻难民跑到李昊面前,激动地敬礼,“俺以前只会种地,啥也不会!可自从进了训练营,学会了打枪,学会了使刀,还学会了怎么挖壕沟!俺觉得……俺也能当个好兵!”
李昊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好样的!好好训练,将来上了战场,说不定能立个大功!”
陈二牛用力点头,黝黑的脸上绽开憨厚的笑容。
在民兵训练的同时,李昊也没有放松对正规军的训练。他根据手册中的“精兵训练法”,对靖南军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强化训练。淘汰了一批体弱多病、意志薄弱的士兵,提拔了一批勇敢机智、忠诚可靠的基层军官。
他还借鉴了戚继光的“鸳鸯阵”和“三才阵”,结合靖南军现有的武器特点,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靖南三叠阵”:
第一叠,由长枪兵和盾牌手组成,负责正面推进,抵御敌人的冲锋;
第二叠,由火枪手和弓箭手组成,负责远程打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第三叠,由刀牌手和钩镰手组成,负责侧翼包抄和后排支援,防止敌人迂回偷袭。
这套阵法灵活多变,攻守兼备,极大地提升了靖南军的战斗力。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成效显着。
民兵方面,镇江、常州两地共招募新兵一万余人,经过初步训练,已能组成十个民兵营,协助正规军防守次要地段。
正规军方面,通过强化训练和装备更新,战斗力提升了至少三成。尤其是火器的运用更加熟练,燧发枪的装填速度和射击精度都有了显着提高。
这天,李昊正在校场观看民兵演练。
李昊心中一动,连忙打开系统界面。
【叮!检测到民兵训练成果显着,新兵战斗力达标率85%。】
【奖励发放:【民兵训练手册】(中级)x1,民兵编制上限+7000人,解锁‘民兵特殊技能’模块。】
一本更厚的手册出现在手中。李昊迫不及待地翻开,发现里面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夜战训练法”、“山地作战要点”、“水网地带行军指南”、“简易通讯手段”……
最让他惊喜的是“民兵特殊技能”模块,里面记载了如何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隐蔽和伏击,如何使用土制炸药和燃烧瓶,如何进行战场急救等等。
“好!太好了!”李昊兴奋地将手册递给赵刚,“有了这本中级手册,民兵的训练将更加系统,战斗力也将大幅提升!”
赵刚接过手册,粗略翻阅了几页,也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统领,照这个进度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我军的兵力就能扩充到两万人!甚至更多!”
“没错!”李昊望着校场上生龙活虎的民兵们,眼中充满了信心,“清军以为我江南兵力空虚,想要一举吞并?哼!他们很快就会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传令下去,继续扩大招募规模,争取在一个月内,将民兵总数扩充到一万二千人!”
“是!”
夕阳下,李昊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他知道,自己手中这支由难民、乡勇组成的民兵队伍,或许在装备和训练上无法与清军正规军相比,但他们有着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有着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训练,他们必将成为抗击清军的重要力量!
江南的防御体系,因为民兵的加入,变得更加坚固,更加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