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尘土在西北干燥的风中打着旋儿,混着驼铃声和粗犷的方言,飘进这间位于河西走廊要冲的“悦来酒家”。李长生一身不起眼的灰布长衫,坐在靠窗的角落,面前摆着一碟卤牛肉,一壶劣质的烧刀子,慢条斯理地自斟自饮。

他的气息收敛得极好,如同路边一颗被风沙磨平了棱角的石头,与酒肆里其他行色匆匆、满身汗味的旅人并无二致。耳朵,却将周遭的喧嚣一字不落地纳入耳中。

“听说了吗?六大派这回是动真格的了!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崆峒、华山,高手尽出,浩浩荡荡杀奔昆仑山光明顶去了!”一个满脸络腮胡的镖师拍着桌子,声音洪亮,引得众人侧目。

“可不是!明教那群魔头,平日里行事诡秘,嚣张跋扈,这回总算要遭报应了!”旁边有人附和道,语气中带着快意。

一个看似有些见识的老者捋着胡须,忧心忡忡:“唉,正邪之争,历来血流成河。此番六大派联手,声势固然浩大,但那明教经营光明顶多年,根深蒂固,教中高手如云,杨逍、韦一笑、五散人,哪个是易与之辈?怕是一场龙争虎斗,两败俱伤啊。”

“怕什么?正道武林同气连枝,定能铲除魔教,还江湖一个朗朗乾坤!”那镖师不以为然,“我还听说,那魔教教主阳顶天失踪多年,如今群龙无首,正是剿灭他们的天赐良机!”

“阳顶天…”李长生端起粗糙的陶碗,抿了一口辛辣的烧刀子,酒液入喉,带来一丝灼热,却丝毫影响不了他古井无波的心境。这个名字,以及围绕光明顶即将发生的一切,在他脑海中清晰得如同亲历。

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跌落山崖,得遇奇缘,习得九阳神功……即将在光明顶秘道中获得乾坤大挪移心法,于六大派围攻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一战成名,被推举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这些剧情脉络,他早已烂熟于心。

这是位面之子的舞台,是命运齿轮轰然转动的重要节点。而他,一个依靠“躺平”苟了近百年的穿越者,一个刚刚从汝阳王府的麻烦中脱身、正准备返回惊神峰秘境继续修炼的旁观者,似乎与这一切毫无干系。

酒肆里的议论还在继续,充满了对正邪之辨的激情,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憧憬或恐惧。这些情绪如同热浪,烘烤着这间小小的酒肆。

李长生却只觉得有些吵闹。

他放下酒碗,目光透过窗户上积着的薄尘,望向西南方向。那里,是昆仑山绵延的轮廓,在湛蓝的天穹下显得肃穆而遥远。他的惊神峰秘境,就在那片广袤山脉的深处,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

【心境平稳,身处纷扰,如如不动。符合“躺平”奥义,内力微幅增长。】

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暖流在丹田处滋生,融入他日益深厚的内力湖泊中。效果依旧微弱,但胜在持续不断,细水长流。

面对这场即将席卷整个武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元末明初历史走向的巨大风波,内心真的毫无波澜吗?

李长生仔细体察着自己的心绪。有的,并非热血沸腾的参与感,也非冷眼旁观的漠然,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近乎超然的……了然。

他知道那里会发生什么,知道哪些人会死,哪些人会活,知道英雄如何诞生,也知道阴谋如何酝酿。就像是一个早已读过剧本的观众,坐在台下,看着演员们按照既定的台词和走位,演绎着悲欢离合。

他曾距离这些“演员”很近。在松鹤楼下闻过酒香,在杏子林外听过喧嚣,甚至与乔峰迎面相遇,与洪七公同桌而食。但每一次,他都选择了退开,选择了继续自己的路。

“躺平”并非懦弱,而是一种基于对自身实力和世界认知的清醒选择。在实力不足以横扫一切、逍遥自在之前,贸然卷入主角的因果洪流,无异于螳臂当车。他的系统,他的《长生诀》,他的“龟息功”,都指向一条需要耐心和时间的水磨工夫之路。

更何况,他深知张无忌能处理好这一切。这位未来的明教教主、武功盖世的张真人徒孙,心地仁厚,气运加身,自有其缘法和责任。他李长生何必去凑这个热闹?万一他的出现,引发了不可预知的蝴蝶效应,扰乱了既定的“剧情”,导致更坏的结果,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想到这里,他心中最后一丝因“知晓一切”而产生的微妙躁动,也彻底平复下来。继续旁观,静待其变,回归秘境,提升自我,这才是最符合他利益和“道”的选择。

他召来伙计,结清了酒钱。那几枚铜板落在柜台上的声音,轻不可闻,如同他此刻的决定,悄无声息。

走出酒肆,干燥而炽热的阳光扑面而来。他拉了拉头上的斗笠,遮住大半面容,辨明方向,便迈开步子,不紧不慢地向着昆仑山的方向行去。他的步伐沉稳,速度却丝毫不慢,看似寻常的行走,实则暗合某种韵律,将《踏雪无痕》的轻功精髓化入日常,在地面上只留下极浅的足迹,很快就被风沙掩盖。

身后,是关于光明顶烽烟的议论声,越来越远。

身前,是通往昆仑山的漫长道路,以及道路尽头,那个只属于他的、安静祥和的惊神峰秘境。

他就像一个悄无声息的过客,从一场即将到来的史诗级风暴边缘,平静地绕行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