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黑魂之灰烬之瞳 > 第293章 巡逻中的发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王宫的部署完成后,我仍未放松警惕,数日后便率巡逻队来到了南部的河湾密林进行巡查。

南方百里之外,晨露尚未散尽,我已率巡逻队穿行于河湾密林的荒径。脚底踩碎的枯叶发出脆响,湿冷的泥土黏在靴底,每一步都拖出浅浅的印痕。昨夜无雨,但空气沉得如同浸过水的布,压在肩头,令人呼吸不畅。

我停步于渡口残桥前。桥板早已腐朽,半截沉入水中,露出几根断裂的木桩,像溺死者伸出的手。一名士兵蹲在岸边,手指抚过泥地,低声禀报:“大人,这里有脚印——不是我们的。”

我俯身细看。两道并行的凹痕自西而来,深浅不一,似有人负重而行。足迹止于水边,再无延续。岸边石堆旁,一簇灰烬被落叶半掩,尚带余温。我拨开残叶,指尖触到几片未燃尽的布角,焦黑卷曲,边缘泛着暗红光泽——不是寻常衣物,更像是军用裹布。

“几时留下的?”我问。

“至多两个时辰。”士兵答,“风向偏北,若有人渡河,应是往南去了。”

我未语,只将那片焦布收入袖中。渡口以南,便是鹰喙岭隘道,贯通三处哨卡。若敌踪潜入,必择此路。我回望身后两名猎户出身的亲兵,他们已换上粗麻短衫,背起柴刀,脸上抹了泥灰。

“沿足迹往西追,莫过十里。”我低声吩咐,“若见人踪,勿近,只记其行止方向。天黑前回返。”

二人点头,悄然没入林间。我则带余部折返河湾哨塔。途中,一名士兵从灌木丛中拾得一物递来——半截骨哨,断裂处参差,表面刻有螺旋纹路。我接过细看,指腹摩挲过那纹路,心头一沉。此物我在小隆德战后见过,叛军祭祀时用以召聚残部,声如夜枭,闻者心悸。如今它沾满泥水,却未被丢弃,说明使用者仍需联络同党,且急于隐蔽行迹。

哨塔内,火盆微燃,地图摊于木案。我将骨哨置于地图西侧渡口位置,又以炭笔勾出足迹走向。若此为斥候,其目的绝非流窜劫掠,而是探查防线虚实。我凝视地图良久,终提笔在渡口至鹰喙岭一线画下三道横线——封锁令即刻生效,凡无令符者,不得通行。

三日后,晨雾如纱,笼罩河湾。我立于临时哨帐之中,帐帘微掀,湿气渗入。两名猎户亲兵悄然归来,衣衫尽湿,面色凝重。

“找到了。”年长者低声禀报,“北岭半山有处岩洞,藏身五人,皆穿旧军服,佩短刃,无旗号。”

“可有交战?”

“未近身。我们绕至后崖,见洞口有暗哨轮守,每半个时辰换岗一次,极有章法。”

我颔首。流民不会设岗,逃兵更无此纪律。此人必为叛军残部,且仍有指挥体系。

“洞中有何痕迹?”

“火塘边有半张烧毁的地图残片,”另一人取出油布包裹,“我们拼了大半,认出是南部三哨卡布局,鹰喙岭标注最重。”

我接过残片,铺于案上。炭迹斑驳,但哨卡位置清晰可辨,尤其鹰喙岭西侧一处缓坡,被反复描画,似为突破口。我心中已明:此非偶然流窜,而是有组织的侦察,意在寻隙突袭。

我正欲下令增兵封锁,目光忽扫过亲兵递来的另一物——一块剥落的洞壁石片,背面刻有一道螺旋符号,与骨哨纹路相似,却更为复杂,中心嵌有一只闭合的眼形刻痕。

我盯着那符号,片刻未语。此非军用标记,亦非小隆德旧部所用。我曾在边陲异端村落见过类似图纹,彼时未深究,只知与某种隐秘教派有关。如今它出现在叛军据点,意味着什么?

“抹去。”我下令,“勿声张。”

亲兵领命退下。我独坐帐中,手指轻叩案角。若此为残党卷土重来,为何不北上投靠威尔斯?反而南下潜入我防区?除非——他们另有主使,或本就不属威尔斯一系。

黄昏将至,我登临哨塔最高处。夕阳沉入林海,余晖将树影拉得极长,如铁栅栏横亘大地。我取出战报,以火漆封缄,交予信使。

“快马加鞭,直送王宫。”我叮嘱,“若三日未至,改道寻翁斯坦。”

信使抱令转身,铁靴踏过石阶,渐行渐远。我立于塔顶,凝望那背影消失在暮色中。风自南来,带着湿土与腐叶的气息,却在我鼻尖掠过一丝异样——极淡的腥气,似铁锈,又似陈血。

我未动,只缓缓抬手,按住腰间剑柄。剑未出鞘,但掌心已渗出冷汗。

塔下,一名守兵弯腰拾起一物,举至眼前。那是一枚铜钉,锈迹斑斑,钉帽上刻有细小纹路。他正欲开口,忽听远处林间传来一声极轻的摩擦声,像是藤条被缓慢拖动。

我猛然转身,望向林缘。

林影深处,一道低矮的藤网横贯小径,原本挂满铜铃,此刻却有一段被整齐割开,断口平滑,如刀裁。